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年報盤點:“最優生”比“最差生”多賺近3000億

  • 發佈時間:2015-05-04 02:32:06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文舉

  幸與不幸之間,2014年逝去。A股的2000多家上市公司,也交出了自己的年終“成績單”。

  在網際網路金融來勢洶洶的大背景下,傳統銀行業依然顯示出“老大哥”的底氣。工商銀行全年凈利2763億元——相當於每天賺7.5億元,成為A股最賺錢的公司,建設銀行、農業銀行和中國銀行緊隨其後,佔滿前四席。

  與此同時,在行業産能過剩、需求不振、大宗商品價格暴跌的影響下,對於鋼鐵、煤炭、有色等行業來説依然是陰雲密布。中國鋁業虧損162億元,摘得滬深兩市虧損王的“桂冠”,也打破了此前A股公司的虧損紀錄。

  因此,在2014年,A股“最優生”工商銀行比“最差生”中國鋁業多賺近3000億元。

  年度盈利榜

  TOP1

  工商銀行 日賺超7.5億元

  工商銀行坐穩A股最賺錢公司寶座。

  2014年,銀行業可謂“四面楚歌”,“可以一日無銀行,但不可一日無網路。”隨著網際網路的搶灘、叫板、爭鋒,傳統銀行迎來了一輪巨大的衝擊波。“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去年,工商銀行更是全年實現凈利潤2763億元,同比增長5.10%,相當於平均每天賺的錢超過7.5億元。

  工商銀行已經連續3年成為A股最賺錢的公司。不僅如此,僅2014年1年利潤,相當於2000年之後8年利潤之和。

  TOP2

  建設銀行 邊盈利邊示弱

  建設銀行2014年報顯示,去年實現凈利潤2282.47億元,增長6.10%,相當於平均每天凈賺6.24億元。

  引起輿論關注的不僅是銀行的“暴利”還有銀行“得了便宜賣乖”的行為。

  在今年3月份的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建設銀行行長張建國在發言時表示“銀行是弱勢群體”。

  TOP3

  農業銀行 不良貸款居首

  2014年,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和中國銀行共核銷或轉出不良貸款超過了1300億元,數量超過了2013年的兩倍。

  其中,農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54%,也成為五大行最高值,比去年上升0.32個百分點,增長幅度也為最高。

  農業銀行行長張雲則解釋,銀行業不良貸款與經濟週期有關,經濟處於下行階段,不良貸款往往上升,而中國經濟目前正處於調整時期。

  不過,不良貸款絲毫不影響農業銀行在賺錢路上高歌猛進,去年全年實現凈利潤1795.1億元,同比增長8%。

  TOP4

  中國銀行 領跑凈利增速

  去年,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和中國銀行凈利增速均降至個位數,中國銀行以8.22%的增速居首。

  利率市場化進程的持續推進,商業銀行“坐吃利差”的傳統盈利模式難以持續,也對銀行自主定價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中行董事長田國立在年報發佈會上則對利率市場化抱有“開放、積極的態度”。

  中國銀行年報顯示,2014年實現稅後利潤1771.98億元,同比增長8.22%。

  TOP5

  中國石油 艱難擠進前五

  2014年,中國石油的凈利總額雖然擠進A股“最賺錢公司”第五,但已遠不及上市當年光彩。

  年報披露,2014年中石油歸屬凈利潤1071.73億元,同比下降17.3%。而在2007年,中石油上市第一年,中石油登陸A股的時候被譽為“亞洲最賺錢公司”。

  其2007年年報顯示,公司當年實現營業收入8375.42億元,實現凈利潤1459.13億元,這要比2014年凈利潤高出387.40億元。

  不過,中石油董事長周吉平在年報中表示:2014年經營業績符合預期。

  4月27日,中國石油公佈了“打臉”一季報。數據顯示,2015年1月-3月實現凈利潤61.49億元,同比下降82%,創下自2007年上市以來最差開局。

  TOP6

  交通銀行 凈利660億元

  年報披露凈利潤660億元,同比增長8%,相當於平均每天凈賺1.81億元。

  公開數據,2014年五大行不良貸款總額達5061.49億元,佔銀行業不良貸款的60%,其中新增不良貸款1318.34億元。

  交通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25%,位居五大行第二,不良貸款餘額為430.17億元,同比增長25.38%。

  年報中披露,交通銀行不良貸款的增速較快,主要由於宏觀經濟下行,部分企業出現資金鏈緊張,還款品質有所下降;從企業類型看,主要表現為中小企業的不良壓力。

  TOP7

  招商銀行 後零售時代轉型欠佳

  招商銀行2014年年報顯示,其去年凈利潤560.49億元,同比增長8.32%。

  年報披露,招商銀行全年的信貸成本為1.40%,比去年同期的0.53%,同比大幅度提高了87個基本點,信貸成本的大幅度增加是公司全年業績低於預期的主要原因。

  東北證券研報中提到,對其後零售時代的二次轉型效果不滿意、銀行的國企作風日益明顯,失去了原先的銳意進取和創新能力和靈活機制,對市場的靈敏度和反應度也落後於上市銀行的領先者。

  TOP8

  中國平安 上市後首推高送轉

  2014年保險行業上市公司普遍存在退保率大幅提升的問題,對保險公司投資資産的增長有一定的影響。

  中國平安年報披露,實現凈利潤479.3億元,同比增長33.1%。同時,中國平安上市以來首次推出高送轉,擬每10股轉增10股派5元,被稱為“A股最感人年報”。

  中國平安首席財務官姚波解釋,過去幾年公司管理層聆聽國內外機構投資者的要求,因此做出了這樣一個回報投資者的安排。市場分析人士指出,推高送轉可以提振股價,對做大市值有好處。

  TOP9

  中國石化 利潤降幅擴大

  由於油價下跌,中國石化2014年全年實現營收28259.14億元,同比下降1.9%;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凈利潤474.30億元,同比下降29.4%;基本每股收益0.406元,公司董事會建議派發末期股利每股人民幣0.11元(含稅)。這也創下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利潤降幅。

  根據年報,2014年公司資本支出為1546.40億元,比年初計劃壓縮4.2%。而2015年,公司計劃資本支出為1359億元,比2014年繼續縮減12%。

  據了解,中國石化公司煉油、化工以及本部業務均重新由盈轉虧,合計虧損53億元,而上年同期,這三塊業務合計盈利超過百億元。

  TOP10

  浦發銀行 陷入降薪傳聞

  浦發銀行去年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70.26億元,同比增長14.92%。

  而在年報披露後不久,浦發銀行陷入降薪傳聞。媒體報道稱,浦發銀行總行員工2014年的年終獎和2015年的工資都下降了20%左右。不過隨後,浦發銀行做出回應稱,薪酬政策沒有調整。

  分析認為,盈利增速下降、壞賬增加,加之網際網路金融的衝擊,各家銀行“緊衣縮食”不難理解。浦發銀行在年報中陳述,“將構建多元化薪酬機制,突出量化業績考核的低成本用工方式,打開人力資源使用空間;不斷優化機構人員考核機制,為全行戰略落地提供抓手。”

  年度虧損榜

  TOP1

  中國鋁業 虧162億創紀錄

  去年,中鋁虧損162億元,在此之前,A股的歷史上,年度虧損過百億元的上市公司只有2008年的東方航空和2011年的中國遠洋。

  對於業績巨虧的原因,中國鋁業的解釋,在2014年裏,國際宏觀經濟低迷對鋁品價格形成了壓制;國內市場中,銀行收緊了對電解鋁行業的信貸,導致鋁價快速下跌。此外,計提大額資産減值成為中國鋁業去年業績暴跌的另一重要原因。

  TOP2

  雲天化 因化肥量價齊跌

  2014全年凈利潤虧損25.93億元,主營化肥化工原料生産的雲天化不幸成為中鋁之外的A股第二虧損大戶。

  公司方面解釋,虧損的主要原因是化肥産品在去年量價齊跌。比如,主力産品DAP價格跌了6%、尿素價跌13%、DAP量跌23%等,除此之外,交通運費增加以及融資成本上升,也進一步導致公司業績下沉。

  在業內看來,相較于其他同行業公司,雲天化的體量更大,因此在面對行業低谷時受到的影響更為嚴重。但在行業復蘇的時候,公司從中獲得的收益也會更多。

  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報顯示,今年一季度實現凈利潤為2907萬元,實現扭虧。

  TOP3

  八一鋼鐵 A股鋼鐵“虧損王”

  年報顯示,過去的一年中,八一鋼鐵凈利潤出現了20.35億元的虧損,這也讓該公司成為33家上市鋼企中,虧損額度最大的企業。

  對於虧損的原因,公司方面總結來自外部和內部兩個方面。一方面,公司所處的新疆市場,鋼材低價競爭激烈,部分企業甚至以低於成本價銷售,導致産品加速下行領跌全國。

  同時,子公司新疆八鋼南疆鋼鐵拜城公司投産後,各項經濟技術指標處於爬坡和磨合階段,固定成本較高,銷售費用和財務費用大幅增加,致使公司本年度經營虧損。

  TOP4

  國投新集 業績虧 股價漲

  煤焦鋼行業整體低迷不振的大勢之下,主營煤炭開採和火力發電的國投新集沒能逃脫巨虧的厄運。

  公司在2014年虧損19.69億元,與上年盈利1491.44萬元的業績相比,同比盈轉虧。

  公司方面稱,受到宏觀經濟增速放緩以及經濟結構調整等因素的影響;同時,受礦井地質條件複雜、生産接替安排導致搬遷增加等致使業績大幅虧損。

  不過,業績巨虧,股價表現卻十分火熱。K線圖顯示,從去年初至今,國投新集股價從3元左右的低位,持續拉漲至目前的11元高位,股價接近翻了4倍。

  TOP5

  山煤國際 虧17億欲轉型

  鋼鐵企業哀鴻遍野,同為一條産業鏈上的煤炭行業也不能倖免,上市煤企山煤國際就成為其中之一。

  年報顯示,山煤國際2014年實現營業收入632億元,同比下降22.24%,凈利潤虧損了17.24億元。其中,煤炭生産收入與煤炭貿易收入分別較上年同期減少了32.99%和6.32%。

  在行業低迷和業績巨虧的態勢之下,該公司也積極開始謀求轉型。公司此前稱,將在2015年快速搭建煤炭貿易電商平臺,並穩妥推進煤炭貿易單位兼併重組工作,預計公司貿易業務將大幅減虧,業績會在新年裏得到提升。

  TOP6

  *ST夏利 徘徊退市邊緣

  夏利,曾經一個時代的國民轎車,如今卻徘徊在退市的邊緣。

  在2013年巨虧4.8億元之後,一汽夏利在2014年再度虧損16.5億元,連續兩年虧損讓公司“披星戴帽”,被實施了退市風險警示。

  實際上,*ST夏利的業績陷入巨虧泥潭並非一日之寒。過去這十幾年中,夏利汽車給人的印象就是,産品更新較慢,品牌逐步邊緣化,銷量步步下滑。在2010年之後,上市公司的業績開始加速下滑,以至於到2013年陷入巨虧的境地。

  在2015年中,對*ST夏利最重要的就是要如何扭虧保殼。如今,公司也推出了新款SUV轎車駿派,意圖通過全新産品的塑造來打開産量和銷路。

  但也有觀點認為,公司打造多品牌重銷量的戰略存在風險,應該提升單款車品的盈利能力才是扭虧的關鍵。

  TOP7

  *ST華錦 連續虧損“披星戴帽”

  和*ST夏利類似,同樣是連續兩年虧損,上市公司華錦股份遭遇被“ST”的命運。

  這家主營沒有化工和化肥製造的上市公司,在2014年業績總計虧損了15.88億元。公司方面表示,旗下的新疆化肥擴産改造後開車較晚,全年産銷量下降,産品銷售價格下滑,原料價格上漲等,多重原因造成化肥板塊同比減利。

  但在戴帽之後,該公司顯然很著急。年報發佈第二天便拋出了2015年的一季報,不過凈利潤依然虧損。但據公司今年半年報預告顯示,公司預計上半年凈利潤將扭虧,但能否成行尚不可知。

  TOP8

  山東鋼鐵 巨虧壓頂公司豪賭轉型

  又一家國有大型鋼廠在巨虧泥潭中掙扎。年報顯示,2014年山東鋼鐵實現營收518億元,同比下滑26.4%;但凈利潤虧損13.98億元,上年同期則是盈利1.58億元。

  其實,在2013當年,公司實現盈利多半靠得是全年幾宗大的資産兜售,並將一些盈利性較差貿易公司甩賣。但在2014年,缺少營業外的資産置換收入,公司則出現了巨虧。

  在業績壓頂之下,公司也在去年年底啟動了轉型和扭虧的戰略。

  去年11月,公司公佈了一份定增預案,擬非公開發行約27億股,共計募資資金50億元,用於增資山鋼集團在日照的大型精品鋼鐵基地,意在投建精品鋼材項目,將推動産業升級,優化産品結構,最終提升産品市場佔有率和盈利水準。

  不過,也有業內的觀點認為,面對巨虧的業績和低迷的行業環境,山東鋼鐵押寶日照鋼鐵基地的鉅額投資,更像是一場孤注一擲的“豪賭”,前景難以判斷。

  TOP9

  韶鋼松山 扭虧後又現巨虧

  在2013年實現扭虧的韶鋼松山,在2014年又陷入了巨虧境地。4月27日,該公司披露了年報,公司去年凈利潤虧損13.88億元,超過了此前的預期。

  業績再度巨虧,和其他虧損的鋼企一樣,韶鋼松山解釋的原因就那麼幾項。公司方面表示,虧損主要係鋼材需求低迷和受鐵礦石等原材料下跌價格影響,鋼材成本支撐減弱,鋼價屢創新低造成的。

  不過,也有觀點評價,韶鋼業績巨虧,和公司去年在鐵礦石採購節奏沒把握好有關,導致成本控制不力,産品也沒有獨特競爭力。

  值得注意的是,韶鋼松山從今年1月起結束了韶鋼集團人士任董事長的局面,改由寶鋼集團人士擔任。之前寶鋼在2012年將其兼併,但公司業績一直未有起色,不知改換管理層後公司業績能否出現新的局面。

  TOP10

  *ST樂電 新能源行業的虧損王

  雖然2014年A股新能源行業的上市公司的業績普遍不錯,但行業內仍有10家企業出現虧損。這其中,虧損最多的是*ST樂電。

  年報顯示,該公司在去年的凈利潤虧損達11.39億元,由於連續出現虧損,在2014年年報公佈之後,*ST樂電也加入了披星戴帽的隊伍。

  *ST樂電認為,對子公司樂電天威公司長期股權投資、其他應收款、擔保事項計提資産減值準備和預計負債,共計減少公司當年利潤約17.41億元。而這部分鉅額減值,也成為了*ST樂電去年大虧的主要原因。

  □新京報記者 郭永芳 劉溪若 北京報道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