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17日 星期二

財經 > 港股 > 港股要聞 > 正文

字號:  

股民投資港股血淚史:誤買仙股損失95%本金

  • 發佈時間:2015-04-14 09:12:25  來源:環球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小菲

  仙股,也是大家所謂的“老千股”,是香港市場的“土特産”。所謂“仙股”,即股價低於1港元的股票,價位是以分來計算,在香港市場中,機構喜愛炒二、三線藍籌股,而散戶則熱衷於炒“仙股”。

  當前,港股“價值洼地”的優勢使其備受追捧,從大媽到專業機構都對港股蠢蠢欲動。然而,對於那些曾經嘗過苦頭的老牌港股投資者而言,當前港股的誘人走勢卻讓他們不敢輕易“墜入情網”。

  “2008年金融危機時,A股市場哀鴻遍野,且處於加速下跌,已經找不到合適的投資標的了。相比之下當時港股十分便宜,如馬鞍山鋼鐵股份(00323.HK)才一塊錢,在內地要3塊錢。這種股票買了輸不掉的,正因受此誘惑,我決定去開通港股賬戶。”浦發銀行員工張菲澳向記者表示。

  不過,這個張菲澳隨後便在“仙股”上栽了大跟頭,當年買入的一隻“仙股”一停牌就是4年,這也讓這位“資深港股玩家”面對眼前的這波“港股牛市”不敢輕舉妄動。

  所謂“仙股”,即股價低於1港元的股票,價位是以分來計算,在香港市場中,機構喜愛炒二、三線藍籌股,而散戶則熱衷於炒“仙股”。

  誤買“仙股”損失95%本金

  受滬港兩地價差的誘惑,張菲澳很快就從券商朋友那兒打聽到申萬香港上海辦公室的電話。

  “2009年的冬天我擁有了第一個港股賬戶,早在5年前我的‘滬港’就通了。開戶流程非常方便,只要前往申萬香港公司見證開戶,只需提供護照、結算的銀行卡等簡單資料即可。戶口開通後將港幣匯入渣打銀行的託管戶口,這樣就正式開啟了出海的第一步。當時拿出了大學積攢下來的獎學金和一些積蓄共3萬元人民幣,當年1元人民幣相當於約0.88港元。”張菲澳回憶道。

  當時,玖龍紙業(02689.HK)最低約0.7元,匯豐控股(00005.HK)約38元,長江實業(00001.HK)約39元。“看到這個價格的第一感覺是興奮,更不要説許多不在內地上市的世界級企業立馬可以收入囊中。”張菲澳説。

  此後,張菲澳每天睜開眼的第一件大事兒就是打開交易軟體、關注港股漲跌榜。

  張菲澳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香港每天都能出現漲幅大於20%的仙股,價格往往低於1元。日線圖上多數呈現跳空式的上漲或下跌,多數時間交易量極小,又突然放出巨量。“我們錯就錯在用A股小而美的玩票心態操作港股。在A股浸淫10年以上的老股民都認同這樣的理念:盤子小、價格低、高分紅、有題材。”

  張菲澳最後選擇了中國包裝集團(00572.HK),因為股價只有0.2元,跌也跌不到哪去,買入該“仙股”的3個星期內,升幅接近20%。

  但人算不如天算。因和德意志銀行利率衍生品對賭的重大事項未公開,該公司股票停牌,接著縮股,這一停牌就是4年。4年裏香港恒生指數已經“節節高升”,“玖龍紙業最高錄得14元,即使兩塊錢買入也漲了7倍了,匯豐控股、長江實業怎麼説也翻了兩三倍。而我的中國包裝集團卻抹去95%的本金,一文不值的故事在我身上真實發生了。”張菲澳苦笑著説道。

  仙股,也是大家所謂的“老千股”,是香港市場的“土特産”。因為香港的“仙股”大多數是小型上市公司,且換手率很低,如果出現一段時間無人問津或沒有成交量支撐,很可能就會直接退市,這是它存在重大風險的一方面;另一方面,“仙股”在有重大利好消息的情況下會有火箭一般的上漲速度,短時間內就能獲得巨大盈利,但一旦投資完畢,往往也會出現一大波大跌的行情,因此“仙股”也被人稱為“妖股”。

  內地投資者如果貪圖便宜買了後,待到股價推上去時,公司就出公告説要配股,投資者參與配股,隨後股價就會大幅跳水。對此,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兼首席策略師洪灝此前也撰文提醒內地投資者,如果追捧這些“仙股”的話會死得很慘。

  滬港兩地差異需謹慎

  張菲澳在失足“仙股”後便終結了港股交易,潛心投入A股市場。看著近期瘋漲的港股走勢,以及港股相較A股的較低估值,張先生又難免心動。當在行動之前,也頗為認真地總結反思了當年栽跟頭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張菲澳當前已經從當年那個“隨波逐流”的大學生成了現在CFA協會的最年輕持證人。

  “首先,不同市場因投資者結構的差異,投資理念和風險偏好顯著不同。A股被普遍認為是投機性比較強的故事會,小而美的故事容易得到遊資的追捧。我相信中國包裝集團這樣的上市公司在內地一定有機構幫助做市值管理,公司也會有訴求,價格肯定不止港股市場的幾毛錢。但香港就不一樣,投資者主要是機構投資者,相當部分是海外資金,受過正統教育的基金經理根本不會覆蓋這樣的公司,想要在成熟市場賺到錢,得學會像機構一樣思考。”張菲澳告訴記者。

  張菲澳也指出,實證分析表明,成熟市場的小市值、價值型股票容易獲得超額收益。主流資金受流動性因素限制,更偏好配置金融地産這樣的藍籌股。小股票容易獲得超額收益的原因不是有題材,而是關注不足就容易錯誤定價。這點和內地雖然結論一致,邏輯卻不盡相同。

  張菲澳建議,香港上市公司資訊披露、財務盡職調查更需重視。“當年我的那筆交易之所以失敗,導火線就是德意志銀行對公司的衍生品訴訟上,一下把留存收益賠光了,再説本來家底就不厚。這也提醒我們各位港股投資者,別指望打開F10算算PE股息率就能了解一家公司,或有訴訟、對外擔保這些潛在雷區都要檢視。”

  主流資金偏好配置大藍籌大金融就是張先生説的這個道理。因其資訊披露充分、覆蓋券商較多,研究報告早就把它們的家底查個底朝天了,極少出現重大事項不被市場充分了解的情況。

  就在不久前,張菲澳投資的這家公司奇跡般地復活了。一查公告,張先生發現其換了股東,注入電商概念,其間公告1000股送1000股,完成了股本擴張。如果不考慮匯兌損益,機會成本和張菲澳的名義本金基本回到了當年投入賬戶之初的水準。“人類最大的智慧就是等待和希望。”張菲澳嘆了口氣,笑著搖了搖頭。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