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大盤分析 > 正文

字號:  

滬市成交不足頂峰一成 A股歷史“地量”有何啟示

  • 發佈時間:2016-02-16 06:31:52  來源:成都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閻明煒

  2月15日春節後開盤,股指一如市場意料中低開,但低開後的反彈也讓不少投資者重新抱有希望,不過儘管如此,上證指數1293億元的成交額已經跌破高點時的十分之一;但就本輪牛市主力中小盤所在的深圳成指,成交額依然有高峰時的六分之一左右。

  有市場人士認為,一天的成交額不能説明什麼問題,春節前後本來市場參與度就有所降低,這種成交狀況無法作準;以往熊市結束的時候,也很少在節日前後,這樣成交的參考價值並不大,熊市似乎還沒有結束,估計成交量會繼續萎縮。

  從2015年6月開始的熊市以來,上證指數一度逼近“腰斬”的境地,曾經萬眾期待突破2007年高位的6124點,已經成為遙遠的夢想;不少市場人士認為,這次熊市跟2007年10月到2008年10月的熊市有一定的可比性,而因為杠桿的運用,較8年前的狂熱到崩盤可能有過之而無不及。

  市場經歷了大半年的下跌走勢,從點位上看,因為成分股變更的複雜,似乎很難找到一些判斷會否見底的依據;然而作為市場情緒的重要反映指標——成交額,又能否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示?從2007年的情況來看,到2008年底熊市結束之際,成交額會下跌到2007年5月頂峰時期不到十分之一的水準;而就這次熊市推進而言,成交量的萎縮還沒有到這種程度。

  2007年5月9日,上證指數成交額達到了2572億元,創下當時的歷史新高;在“5·30”暴跌行情後,儘管上證指數節節上升了5個月達到6124點,但成交額已經沒有再創新高;2008年8月14日,上證指數成交額跌破300億元,熊市結束前的9月9日,上證指數成交額不到225億元,不到2007年5月頂峰的十分之一。

  2009年7月29日,經歷過9個月的短暫牛市後,上證指數成交額3028億元,8月4日股指見頂3478點;之後開啟近四年的熊市,到熊市結束前的2012年11月20日,成交額縮量到333億元,只有頂峰時期的九分之一左右;2013年6月“錢荒”後,股指才正式見底。2001年5月21日,上證指數成交額216.7億元,6月14日見頂2245點;到2005年7月見底前後,成交額一度跌破40億元。

  就市場的全民炒股瘋狂程度,以及牛市所持續時間來説,上述幾次牛熊轉換,更值得類比的似乎是2007年10月開始的熊市;類似2007年“5·30”事件,2015年1月19日,因為監管層打壓券商融資融券業務,市場也引發了暴跌,之後也是維持了不到5個月的牛市最後瘋狂,跟2007年6月到10月也類似;見頂前的2015年6月8日,上證指數成交額達到13099億元。

  到最新收盤的2月15日,上證指數成交額1293億元,已經跌到高峰時期的十分之一以下;不過作為本輪牛市主力上漲的中小盤股所在的深證成指,依然大約是在高峰時期的六分之一。

  深圳一位私募人士向記者表示,春節前後不少資金無心戀戰,造成成交額下滑,目前這種一天的量能沒有太大參考價值,需要繼續觀察成交額的變化,熊市結束前一定會維持一段時間的低迷。就2007年的牛熊轉換來説,上證指數成交額在5月突破2500億元後,就沒有再創新高,這主要是因為5月底後印花稅大幅增加,壓制了投資者交易頻率,否則到2007年10月成交也應該創新高。如果跟2015年的牛市類比,2015年1月19日因為監管打壓杠桿大跌之前,成交額的高峰是2014年12月9日,上證指數成交7934億元,但“1·19”以後加杠桿的情況卻是繼續下去,這跟2007年也不同;真的要類比的話,再考慮去杠桿的因素,最終可能這次熊市成交額,會萎縮到2014年12月9日的十分之一左右,也就是上證指數萎縮到800億以下,兩市總額可能萎縮到1500億以下。《第一財經日報》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