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財經 > 證券 > 大盤分析 > 正文

字號:  

2016年A股哪些主題會火?看了這些猴年股市不再虧

  • 發佈時間:2016-02-06 11:23:37  來源:環球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喬宇

  昨日是羊年的最後一個交易日,滬指最終收跌0.63%,近2000隻個股下跌。從羊年全年走勢看,滬指衝高回落,最高見到5178.19點,最低見到2638.30點,最終收在2763.49點,滬指共跌483.42點,跌幅14.89%,期間振幅巨大,全年振幅高達78.2%。

  現在投資者最關心的是,猴年開年會是什麼樣?從歷史數據來看,2006年至2015年這10年間的上證綜指,春節後一週的行情是8漲2跌,上漲概率達80%。

  另外,A股單月大幅殺跌後次月基本表現較好:滬指共出現過9次單月跌幅超過20%的情況,除去1992年A股市場成立之初的一次情況例外,其餘8次大跌後的次月中,滬指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而2016年1月份滬指大跌逾22%,2月份則大概率迎來反彈。

  此外,還有一個數據支援股市在節後大概率反彈:滬指過去25年中僅有6次在2月份錄得負收益,平均漲幅3.28%。

  翻閱券商出的2月策略也發現,多家券商都表示大幅下跌後短期不應太過悲觀。申萬宏源表示2月震蕩築底,上證核心區間2600-2900點;廣發證券稱2月進入難得的喘息期,趁機調整倉位和結構;國信證券認為2月溫和震蕩,微弱彈升。為此,小編整理了多家券商2月大勢研判、熱門行業策略以及各大機構四季度投資動向,供投資者假期間閒暇時間閱讀參考,並祝大家猴年春節快樂,財源滾滾!

  【2月大勢研判】

  申萬宏源:二月震蕩築底 上證核心區間2600-2900點

  技術上看,2015年6月以來的下降趨勢仍未結束,仍將弱勢尋底。2016年1月份的大跌,宣告了去年三、四季度形成的階段性底部正式失守,市場將再次開啟尋底之旅。由於之前兩次反彈過後,市場仍在創出新低,目前投資者風險偏好開始顯著下降,牛市預期已基本沒有,熊市的估值體系逐步呈現出來。

  從技術上看,深跌之後雖然會有反彈,但是時間跨度和反彈力度都不能和之前幾次相比。總體看,市場開始逐步向基本面回歸,由於目前結構性高估的情況仍然存在,因此,震蕩尋底仍是主基調。具體到2月份的交易區間來看,我們認為下方2600點是2014年年底向上突破的啟動點,具備一定的支撐力度。上方2900是前期反覆支撐市場的點位,跌破後成為了重要壓力位。

  廣發證券2月市場策略:2850,從支撐位到阻力位

  2月行情預測:陰跌與弱反彈交織進行,滬指運作區間2500-2850三次股災衝擊之後,市場風險偏好的修復需要漫長的過程。相對收益為目標的機構倉位偏重、絕對收益為目標的機構安全墊被擊穿,都使得接下來即使有反彈,機構仍會選擇降倉或者加倉意願不足或者快進快出。因此,市場預計將會呈現陰跌與弱反彈交織進行的局面,弱反彈的契機在於美聯儲議息會議釋放超預期鴿派信號,從而給市場短期喘息的機會。

  安信證券:2月行情不悲觀 關注三大投資主線

  2月市場趨勢研判:大幅下跌後短期不應太過悲觀。

  歷史經驗來看,A股單月大幅殺跌後次月基本表現較好:上證綜指共出現過9次單月跌幅超過20%的情況,除去1992年A股市場成立之初的一次情況例外,其餘8次大跌後的次月中,上證綜指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

  短期來看,市場已經基本對人民幣匯率問題本身和由其引發的貨幣政策問題達成較為一致的預期,不確定性在短期內得到一定程度的消除,由此投資者的風險偏好也有望得到企穩。

  中小創估值短期遭大幅下殺,以TMT為主的中小創板塊在1月的下跌中估值被大幅度下殺,行業跌幅均超過30%,非理性殺跌的中小創有動力迎來一波估值修復,我們判斷2月市場風格偏向小股票。

  2月份我們建議配置年初以來跌幅較大的行業包括電腦、通信、傳媒以及有政策催化的行業包括旅遊、煤炭(回顧去年兩次超跌反彈,前期殺跌過猛和後期有政策催化的行業反彈力度最大)。

  國海證券:宏觀暫穩 2月是反彈窗口期

  宏觀暫穩,2月是反彈窗口期。(1)兩會前後市場博弈的邏輯。兩會前後市場博弈的邏輯是“宏觀數據真空期+兩會前後政策密集期”,是短中期的季節性規律,年初碰上了匯率、貨幣政策等長期風險,所以季節性規律時間點有所推遲。目前來看,匯率、貨幣政策等風險已經階段性得到了釋放,未來一段時間市場將會比較穩定。(2)宏觀環境穩定,下一個變化時間點在3月份。從前期公佈的2015年4季度GDP數據來看,目前還沒有出現經濟數據快速下滑的跡象,過度擔心經濟是不合適的。而展望未來一段時間,一季度是冬季,而且中間有春節,是投資和生産的淡季,本身經濟數據不具有參考意義,貨幣政策大的變化估計要等到3-4月份。從國際市場來看,歐洲、日本、美國向市場傳達出了更為溫和的貨幣政策,有利於緩和資本市場恐慌的情緒。(3)每年兩會前後均是政策密集期。全國兩會是3月初,在此之前各級地方政府也會有地方政府的兩會,兩會是難得的政策密集期,每年均會有相關的春季行情。(4)投資者的倉位有補倉的空間。目前的投資者結構是,公募倉位適中,私募倉位很低。兩會前後政策密集期,政策主導的主題性機會會很多,且宏觀環境穩定,之前離場的投資者有補倉的空間。

  國信證券:2月 溫和震蕩 微弱彈升

  1月指數大幅回落之後,2月可能呈溫和震蕩,微弱彈升運作。成交低迷,創業板日線級別略有買入力量,故彈升可能略強于主機板。

  上證指數,將在1月大陰線下端呈溫和震蕩,歷史上看,單月長陰之後繼續收陰的概率較小,但月內下探低點的可能性依然存在,而長陰及2850點對彈升具有明顯的壓制,最終可能收“下影線微陽”。

  創業板指,買入力量日線級別微弱增長,彈升高度可能會接近2200點,但整體調整仍未結束,月線MACD高位死叉且呈綠柱,顯示這一次的調整至少時間上持續較長,而9-12月反彈期間堆積的成交量如何化解也是個問題。

  銀河證券:2月份或是震蕩格局 投資仍然需謹慎

  展望2月份:大幅下跌後,市場有一定的企穩反彈需求,但情緒改善需要國際國內因素的配合。國際方面主要看美聯儲加息預期的變化。國內經濟難有驚喜,貨幣政策相對穩定。2月過後即將召開兩會,市場期待改革加力,需密切觀察兩會前釋放的改革信號。目前宏觀流動性偏緊,春節後季節性改善的概率較大。微觀流動性惡化,股票供求關係失衡,關鍵看市場信心,需要外力扭轉頹勢。

  整體而言,2月份可能是震蕩格局,不排除探底反彈的可能。由於監管態度發生變化,即便反彈,可能幅度也不會太高。投資方面仍然需要謹慎,以消費與供給側改革為主,注重價值。

  中原證券2016年2月A股策略報告:敬畏市場 防禦為上

  市場正在面臨快速下跌的尾部風險。市場跌破2850點創新低後,意味著政策底被擊破,市場的心理防線失守。年初的大跌已經釋放了一部分風險,但國內經濟數據較差、人民幣匯率貶值風險並未解除、全球股市熊態初顯,都不利A上漲。中線來看,市場離底部或不遠,但離大級別反彈可能還較遠,市場的尾部風險依然存在。短期來看,二月中下旬存在超跌反抽的可能。根據投資者倉位和風格的不同,可選擇參與超跌反彈和反彈減倉的策略。配置上,中線佈局建議食品飲料和餐飲旅遊等消費板塊,從2月超跌反彈的角度則建議彈性較高的創業板和供給側改革刺激的煤炭有色等板塊。

  廣證恒生證券2月A股策略:震蕩築底 靜待行情明朗

  2月流動性寬鬆、週邊市場緩和,但缺乏實質利好,市場信心尚未修復。板塊行情出現分化,中小創風險尚未釋放充分,或拖累進一步探底2500點,築底持續至三月,靜待投資者情緒緩和,“兩會”及週邊變動。

  熱門行業2月策略

  證券行業2月月度策略:謹防近期業績或不佳 [上海證券]

  由於2016年開局不利,資本市場的“斷崖式”下跌,使得證券公司各項業務承壓較大。從成交額來看,1月成交額為10.78萬億元,環比直降41%;市場融資融券餘額也逐日下降,截止1月31日,融資融券餘額已下降至9091.72億元,較2015年年底環比下降22.58%。

  投行業務中:股權融資實際募集資金1798.14億元,環比下降40%;債券承銷規模為4326億元,環比下降15%。資管業務:1月,證券公司新成立162隻集合理財産品,發行規模47.74億份,環比下降84%。

  整個1月證券公司各項業務受資本市場拖累,同時即將到來的2月包含了春節因素,我們認為近期證券公司業績表現有一定的壓力。

  房地産行業 2月紅包行情或可期 [國金證券]

  1月的暴跌預示了部分行業風險:站住12月的高點看向16年,我們難以樂觀,首先預期1月基本面走低(即便同比數據尚可),數據驗證了我們的判斷。但市場暴跌不得不令我們重新審視,房地産的去庫存其實還未真正開始,而去杠桿似乎又隱含著巨大的價格波動風險。我們認為,投資邏輯或重回價值+落地,而非單純的彈性+空間,當前或存在短期的紅包行情,但市場下行壓力猶存,我們下調行業評級至持有。

  超跌或孕育反彈行情:慘澹的1月收場,暴跌孕育著反彈的基礎,不少公司打響股價保衛戰、資金也需要積極尋找賺錢效應,而春節前後至二會前,政策暖風會或成為反彈的催發劑。但由於制約市場中長期利空並未緩解,逢反彈減倉或是大部分參與者的策略,這可能也制約了反彈的高度和持續性。

  關注國企改革和大集體小公司:市場重心下移使得不少小體量個股跌入價值區間,從超預期的角度來,我們首先看好國企改革和大集團小公司兩類個股的投資機會。建議關注陸家嘴(國企改革+迪斯尼,優異基本面)、濱江集團(大股東持續增持、業績持續向好)、南國置業(跌入價值區間,國企整合預期)、世聯行(跌入價值區間、成長空間很大)、中珠控股、綠景控股等。

  醫藥行業2月份投資策略:尋找具有安全邊際的投資熱點 [國信證券]

  2016年2月A股醫藥板塊策略:尋找具有安全邊際的投資熱點。我們在尋找安全邊際時有兩條主線,一是具有獨特資源屬性的醫藥白馬股。他們的估值已經到了歷史低位具有良好的防禦屬性,未來不排除是險資重點配置的領域。二是符合醫藥行業發展趨勢且PEG接近1的標的,這類標的攻守兼備,尤其是在市場情緒反轉時具有較好的彈性。綜上,我們推薦的2月投資組合為:資源型醫藥白馬東阿阿膠、康復醫療龍頭華邦健康、醫藥商業模式升級先行者嘉事堂和海王生物、海內外仿製藥佈局的華海藥業和翰宇藥業、以及低估值的精準醫療個股麗珠集團。

  H股醫藥屬價值洼地,繼續建議重點關注。本期我們港股組合的選股思路仍注重“符合行業發展趨勢”和“估值低廉”的結合,本期組合:華熙生物科技、昊海生物科技、先健科技、綠葉制藥、聯邦制藥、普華和順、華瀚生物制藥和環球醫療。

  電子元器件2月月度策略:深者專 淺者散 [華金證券]

  積體電路設計以及安防視頻監控行業將會是2016年2月可以期待的子行業,從行業趨勢上説設計行業在整體市場趨弱的情況下,受到海外市場影響相對最小的板塊,同時也是中國積體電路行業有望迅速提升影響力的子版塊,在上述板塊中我們推薦的標的包括同方國芯(002049)、全志科技(300458)、艾派克(002180)和海康威視(002415)。另外,作為記憶體封裝的重要企業太極實業(600667)有望受益於國家對於記憶體的投資,同時擬收購十一科技擴充公司業務領域也是成為未來的增長,因此太極實業是我們本月投資建議中的標的。

  醫藥與健康護理行業:2月堅持價值投資,買成長性標的 [海通證券]

  海通醫藥2月視點:我們認為2016年將是板塊加速分化的一年,醫藥行業需求的高速增長與醫保支付能力不足之間的矛盾將貫穿全年。建議從以下兩大角度選股:一類是順應醫保控費大趨勢的細分領域,如:藥品福利管理(PBM)、分級診療、第三方檢驗;另一類是受醫保控費影響較小且需求高速增長的細分領域,如:血液製品、創新藥、眼科、輔助生殖等領域。短期來看,市場可能階段性探底回彈,但中期趨勢仍不明確,在投資方面建議選擇有估值支撐的成長性標的。

  海通醫藥2月組合。建議堅持價值投資,買成長性標的。2月組合為華蘭生物、瑞康醫藥、麗珠集團、愛爾眼科、華海藥業、我武生物、恒瑞醫藥、華東醫藥(排名不分先後)。

  七大券商看好這些股票

  或許是2015年的行情波動較大,大部分券商的年度策略偏保守,只從板塊和主題投資等方面泛泛而談,未單獨給出年度金股。

  只有中信證券(600030)、興業證券(601377)、國元證券(000728)、長城證券、愛建證券、高華證券和交銀國際,在策略報告中明確了其2016年看好的個股,除交銀國際只給出6個、興業證券取其15年股息率較高的前十隻股票外,其餘5券商均點明瞭十大金股或股票池。

  整體來看,7券商選出的金股主要集中在航太軍工、消費、tmt、智慧製造、高端裝備、醫藥、文化傳媒、農業等行業,以及一帶一路、國企改革和”十三五” 等主題投資,且中小盤股佔據絕對比例,大盤股則以成長居多。

  具體個股方面,除高華證券和交銀國際同時看好中國平安(601318) 外,其餘金股均未見重復。值得注意的是,外資背景的券商風格更為激進。高華證券還看好房地産板塊,十大金股中包括華夏幸福(600340)和萬科A 兩隻地産股,而房地産被諸多內資券商定義為2016年資本市場的黑天鵝之一。

  生物醫藥和養老服務幾乎是券商必選的版塊。比如中信證券看好三諾生物(300298) ,國元證券主推恒瑞醫藥(600276)和樂普醫療(300003) ,長城證券則有華北制藥(600812) ,愛建證券重視醫藥電商出色的太安堂(002433) ,高華證券首推復星醫藥(600196)和天士力(600535) ,交銀國際把位置給了魚躍醫療(002223) 。

  此外,TMT行業也是券商的金股集中地。比如中信證券的中興通訊(000063),國元證券的長信科技(300088)、漢得資訊(300170) ,長城證券的富春通信(300299) ,高華證券的海康威視(002415) ,交銀國際的科大訊飛(002230) 等。其中,愛建證券重點看好TMT行業,其十大金股中佳創視訊(300264)、曉程科技(300139)、天源迪科(300047)、上海貝嶺(600171) 等佔據4席。

  而中信證券則看重一帶一路的對外開放概念,其看好的中興通訊、特變電工(600089)、平高電氣(600312) 都屬此列。長城證券農業板塊比重不小,包括順鑫農業(000860)和聖農發展(002299) 。國元證券和高華證券裝備製造業佔比較大。

  縱觀這些精選的金股,實力不同的券商,選股的思路差別較大。其中,中信證券和高華證券更偏重中大盤龍頭成長股;國元、長城、愛建則更願意推薦見效較快的熱點小盤股。合在一起,顯然,券商仍然認為2016年是成長股和小盤題材股的天下。

  五大機構投資路線圖

  社保基金 斥資逾9億元增持皖維高新等4隻個股

  據媒體市場研究中心統計顯示,截至昨日,滬深兩市已披露2015年年報的上市公司中,有16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出現社保基金的身影,其中,皖維高新、花園生物、九鼎投資、北京文化、國睿科技等5隻個股均為社保基金去年四季度新進或增持的品種,以去年12月31日收盤價計算,增持資金達9.16億元。

  具體來看,截至昨日,社保基金去年四季度新進持有皖維高新、花園生物、九鼎投資 等3隻個股,新進持有數量分別為2000.00萬股、560.11萬股和297.92萬股;社保基金去年四季度對北京文化、國睿科技等2隻個股繼續加倉,增持數量分別為1302.12萬股、8.22萬股。

  QFII 花園生物等2隻個股成新寵

  據媒體市場研究中心統計顯示,截至昨日,滬深兩市已披露2015年年報的上市公司中,有4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出現QFII的身影,分別為花園生物、西藏旅遊、歌爾聲學、平高電氣,其中,西藏旅遊、花園生物 等2隻個股均為QFII去年四季度新進品種,新進持股數量分別為295.23萬股、101.00萬股。

  具體來看,西藏旅遊2015年年報披露顯示,去年四季度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共有1家QFII、4家基金合計持股1504.65萬股,其中,QFII成員——科威特政府投資局新進持倉295.23萬股,佔流通股比例為1.56%。2015年年報顯示,公司2015年實現凈利潤535.53萬元,2014年虧損3345.62萬元,同比扭虧,基本每股收益為0.0283元。西藏旅遊表示公司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對自身資源重新整合以及積極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出售西藏國風廣告有限公司及回購農行不良貸款完成債務重組等因素獲得非經常性收益彌補了經營虧損。

  券商 6隻持倉股本週全部跑贏大盤

  隨著上市公司2015年年報的逐漸披露,券商的持倉動向逐步浮出水面,據媒體市場研究中心統計顯示,截至昨日,在已披露2015年年報的上市公司中,共有6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出現券商的身影。其中歌爾聲學、萬潤股份、同花順、人民同泰、豫光金鉛 這5家公司均為券商本期新進,新進持股數量分別為:1000.41萬股、259.03萬股、131.65萬股、120.00萬股和73.26萬股;而券商在去年三季度末持有英唐智控1534.09萬股,本期增持248.80萬股,累計持有1782.90萬股,佔全部流通股比例的6.93%。

  在上述6隻個股中,英唐智控是券商持有股份數最多的個股,除券商持股外,公司2015年年報顯示,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4家基金合計持股4149.68萬股,佔流通股比例為18.18%(去年9月末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5家基金合計持股4478.52萬股,佔流通股比例為19.62%);基本面上,公司是國內小型生活電器智慧控制器領域龍頭企業,産品遠銷歐美等發達國家。而員工持股計劃和高送轉方案都可能成為公司股份上漲的催化劑。2016年2月份,公司決定本次員工持股計劃擬通過定向增發、二級市場購買(包括但不限于大宗交易、協議轉讓)等合法方式取得並持有公司股票。另外公司送轉方案為每10股轉增10股派0.5元。

  險資 累計持有9隻個股市值逾18億元

  險資作為偏向穩健投資、中長期投資的機構代表,其持股動向一直備受關注,其最新持倉情況也隨著上市公司2015年年報的逐漸披露而明朗起來。據媒體市場研究中心統計顯示,截至昨日,在已披露年報的上市公司中,共有9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出現了險資的身影。具體來看,北京文化、銀泰資源兩家公司均為險資本期新進,新進持股數量分別為:391.21萬股和376.04萬股;險資增持了精華制藥、平高電氣和龍韻股份3家公司,聯化科技、國睿科技、大洲興業和中電廣通這4家公司險資去年四季度末持股數量較去年三季度末不變。

  在上述9隻險資持倉股中,從持股數量來看,平高電氣、中電廣通、聯化科技這3隻個股險資持股數量在1000萬股及以上,分別為:2197.79萬股、1642.90萬股和1000.96萬股。其他6隻個股,按險資持股數量排序分別為:精華制藥(532.94萬股)、北京文化(391.21萬股)、銀泰資源(376.04萬股)、國睿科技(367.50萬股)、龍韻股份(238.71萬股)、大洲興業(202.75萬股) ,險資累計持有上述9隻個股數量為6950.81萬股,累計持股市值為18.49億元。

  基金 新進增持個股扎堆六大行業

  據基金公司已披露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四季度末,基金累計持有1840隻個股,其中,239隻個股為本期新進,518隻個股在去年四季度獲得了基金的增持,合計新進增持757隻個股。

  具體來看,據媒體記者統計顯示,在基金本期增持數量居前的個股中,農業銀行、海通證券、保利地産、中信證券4隻個股本期獲得基金增持股票數量均超過億股,分別為55279.01萬股、16767.97萬股、11729.95萬股、10008.67萬股;此外,長江電力、華泰證券、招商證券、人福醫藥、格力電器、曙光股份、皇氏集團、方正證券、廣東榕泰、興業證券、力帆股份、東軟集團、廣發證券、華聞傳媒、長江證券等個股本期基金累計增持股票數量超5000萬股。

  從行業的角度來看,非銀金融(55.81%)、電子(37.74%)、電腦(36.42%)、綜合(36.36%)、通信(36.07%)、家用電器(35.09%) 等六大申萬一級行業內本期基金新進增持公司家數佔比居前,行業新進增持股數量分別為24隻、60隻、55隻、16隻、22隻、20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