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大盤分析 > 正文

字號:  

投資者瘋狂拋售為哪般? 三大“元兇”浮出水面

  • 發佈時間:2015-08-25 09:07:18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孫宇婷  責任編輯:楊菲

  上週全球主要市場遭遇了四年來最黑暗一週。本週一(8月24日),從股市到匯市的全線遇挫似乎在告訴投資者:最黑暗的時刻還沒有過去。

  拋售背後的元兇究竟是誰?《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髮現,目前,市場普遍將矛頭指向三個方面。

  美國加息預期衝擊新興市場

  隨著美國經濟的否極泰來,美聯儲已多次暗示將很快加息。美聯儲此前明確表示,加息的決定將取決於就業、樓市和CPI等數據的改善。

  2013年,時任美聯儲主席的伯南克首度透露“加息”之意時,新興市場就遭遇過動蕩。當時,美聯儲雖然一再重申將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維持低利率環境,但對前景的不確定性依然讓投資者感到恐慌。

  一時間,新興市場貨幣貶值、股市下跌,具有避險功能的債券市場也遭遇冷落,與當前情況極為相似。但與兩年前相比,這輪動蕩的程度更加劇烈。

  首先,與兩年前相比,如今美聯儲真正走到了加息的大門口,年內出手已是大概率事件,況且眼看著9月,這一敏感時間點漸行漸近,市場情緒必定十分脆弱。

  其次,由於新興市場國家多為外向型經濟體,很容易受到美聯儲加息造成美元升值帶來的衝擊。此外,大宗商品市場波動對這些國家的影響也非常大。目前,在強美元和弱需求的夾擊下,大宗商品市場已步入“寒冬”,這對新興市場國家構成了嚴峻挑戰,更加大了新興國家轉型升級的難度。

  油價暴跌觸發大宗商品走軟

  大宗商品價格指數已滑落至16年來最低水準。目前,正值全球主要大宗商品消費國遭遇經濟增長下滑,大宗商品暴跌傷及巴西、澳大利亞、南非等多個商品出口國。

  昨日,倫敦金屬交易所的三個月期銅價格跌至4921美元/噸,期鋁價格跌至1527美元/噸,這兩大交易最活躍的基本金屬分別創出2009年6月以來低價。昨日盤中,鎳價一度下跌3.8%至9735美元/噸,創近六年半來新低。

  上周,美國原油庫存意外增加導致全球儲量過剩,本已觸及逾六年新低的原油價格,跌幅再度擴大。

  數據顯示,截至8月14日,美國原油存貨驟增262萬桶,總計達4.56億桶。據此前彭博的預估數據顯示,原本預計減少82萬桶。鋻於原油庫存不減反增,花旗集團預計,在供大於求持續的情況下,WTI(美國西德克薩斯輕質原油)價格有可能跌至每桶32美元。

  市場泡沫累積需釋放

  全球金融市場評論員奇澤姆認為,還有一個令投資者慌張的原因是,全球股市最重要風向標——標普500的估值終於要突破關鍵的技術位,現在跌穿了200日移動均線的支撐區,這令美股投資者擔心會面臨更多損失。畢竟美股已經牛了多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今年6月中旬,瑞信就曾提醒,全球股市中期出現泡沫概率為60%~70%,股市估值嚴重過高的條件正在形成:過剩流動性仍支援市場走勢,貨幣政策或保持寬鬆。隨後估值高企的A股市場便遭遇罕見巨幅調整。

  就全球重要基準指數標普500而言,其已46個月沒有出現10%幅度調整,即使上週五經歷3%以上下跌,距離巔峰期的跌幅也不足10%。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