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4.0來襲 鋼鐵製造迎升級機遇
- 發佈時間:2015-04-07 00:29:19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張恒
2013年德國政府推出了“工業4.0”的概念,意欲提高製造業的競爭力,在新一輪工業革命中佔領先機。去年底李克強總理訪德,中德雙方發表了《中德合作行動綱要:共塑創新》,宣佈兩國將開展工業4.0合作。國內借鑒工業4.0,提出“中國製造2025”戰略。“兩會”結束,“中國製造2025”成為繼“一帶一路”、“網際網路+”之後的又一熱門詞彙。
近期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表示,加快推進實施“中國製造2025”,實現製造業升級。並且提出了重點發展的十大領域,發展框架初步顯現。
眾所週知,德國製造意味著品質的保障。而我國雖是製造業大國,卻不是製造業強國。從我國的發展進程來看,製造業通常是勞動密集型産業,而非智慧密集型産業。隨著中國的發展,必須要有撐得起“門面”的産業,但我國尚未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産業。以鋼鐵為例,我國鋼鐵産品多處於低端領域,高附加值的産品並未立足國際。往往低端産品的競爭是最殘酷的,價格戰在所難免,從反傾銷等貿易摩擦頻發就可窺一二。
自2013年起,鋼鐵産品價格進入單邊下行通道,除去經濟環境低迷的因素,最主要的就是同質化競爭的結果。我國鋼鐵産品多偏向中低端,導致價格戰愈演愈烈。國內鋼鐵年年過剩,但是我國已然保持著進口量的增加。原因在於我國仍需要通過進口高端鋼材來彌補國內品種結構的不足。由此可見,鋼鐵製造僅僅靠量難以取勝,質才是未來鋼鐵發展的關鍵,即高品質、高附加值的鋼鐵産品,才是鋼鐵製造的發展目標。
一直以來,高耗高污是鋼廠的代名詞。每遇霧霾天氣,鋼鐵企業就成為眾矢之的。那麼,既然意識到如此粗放式製造不能長久,亡羊補牢,未為晚矣。自元旦起,我國推出了史上最嚴環保政策,按日計罰且上不封頂,但這僅僅是治標。其目的在於警示鋼廠重視環保,不管所排廢水還是廢氣,都能進行過濾,加裝除塵環保裝置。更進一步,則是倒逼行業的生産工藝進行改革升級,除淘汰落後的、高耗高污的産能裝置,更需要改進工藝流程及生産設備的環保要求。生産、環保兩不誤方是治本。
那麼鋼鐵企業如何更好地生産及銷售産品呢?觀念的轉變尤為重要。電商平臺為近幾年鋼鐵行業網際網路化的産物,其在方便交易的同時,可通過歷史交易記錄,運用大數據來發現未來商機。另外,物流園等産業也在不斷完善,一條龍服務,增加了鋼鐵的銷售渠道,同時提高了銷量。“網際網路+鋼鐵”的運用,對於後期鋼鐵的發展起到強有力的支撐,改變了鋼鐵製造的觀念導向。滿足客戶需求,方便客戶交易,服務於客戶,才是鋼鐵行業新的發展趨勢。
國內鋼鐵行業的轉型升級迫在眉睫。借力“中國製造2025”,改善鋼鐵業的歷史弊病,加速行業製造的轉變,未來發展之路或將更加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