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板塊聚焦 > 正文

字號:  

救市組合拳開打 煤炭行業迎利好

  • 發佈時間:2014-10-10 07:1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陳娟娟

  在寒冬中苦熬了兩年的煤炭行業,終於迎來轉機。

  早前的黃金時代裏,煤炭行業不但拉動著經濟增長,催生出大量財富,也帶來了加諸這個行業身上的繁雜稅費、中間利益環節等問題。在寒冬中,種種負擔已經讓煤企不堪重負,目前各類涉煤稅費已佔到企業營收的三到四成。國慶前後,陽光終於照在了煤炭行業的身上,煤炭資源稅改落定、進口煤關稅上調、山西省內縣級及以下全部煤檢站點年內撤銷……利好煤企減負的政策逐一推出,神華、中煤兩大巨頭甚至抓住機會,齊現了年內煤價的最大漲幅。

  有了這束陽光,煤炭行業能否再回到以前的燦爛?煤炭行業真正需要面對的問題,是市場大環境已然變化下,資源型産品的內生增長動力究竟來自何方。

  煤市在長久的低迷之後,終於迎來曙光。

  先是神華、中煤兩大煤炭巨頭出人意料地大幅度提高了港口動力煤價格;正在人們對於神華大幅漲價的行為感到費解時,市場期待已久的對進口煤限制措施終於在昨日(10月9日)落地。自此,我國所有進口煤種全部告別零關稅。外界對兩巨頭超預期提價的疑惑得到了解答。

  汾渭能源諮詢煤炭行業分析師曾浩向記者表示,既然中煤都已經跟隨神華做出了調整,“其他幾大煤企提價就更沒有懸念了。”他認為,上調進口煤關稅的文件很有可能是為配合煤企漲價舉動而發出的。

  兩巨頭煤價漲幅超預期

  9月底,神華等巨頭要在10月份漲價的消息就已在業內流傳,業內多認為是受行政指令影響,迫於煤企“脫困”指令壓力,預期的上漲幅度為5元/噸或10元/噸。

  10月8日晚間,神華調價的消息水落石出:所有煤種價格上調15元/噸,從10日淩晨起開始執行,調整後5500大卡動力煤的長協最惠價格執行499元/噸、5000大卡439元/噸。

  高達15元/噸的漲幅超出了業內的預期。因為今年神華此前曾進行過幾次漲幅5元/噸左右的提價,而15元/噸的全線上漲是年內目前為止的最大漲幅。

  同日,中煤集團也宣佈,將所有煤種價格上調15元/噸。廣東某貿易商表示,中煤的漲價幅度甚至還要大於神華,因為其根據硫份的優惠也有所減少。

  曾浩告訴記者,既然中煤都已經跟隨神華做出了調整,“其他幾大煤企提價就更沒有懸念了。”他表示,按照各大集團此前幾個月調價的一致性來看,伊泰和同煤的價格也應該會在近日上調,“這樣,此前一直傳聞10月份價格上漲的消息也最終得到落實,而市場對於此次漲價的接受程度則有待觀察。”

  供大於求局面仍未改變

  然而,神華和中煤的這次漲價讓業界感到疑惑,因為從供需基本面上暫時找不到如此大幅漲價的支撐。直到昨日(10月9日)上午,財政部才發佈部分煤炭進口關稅上調的消息。

  曾浩告訴記者,目前北方港口的煤炭庫存一直都保持在正常偏高的水準,下游電廠的庫存在神華發佈價格上調消息的當天還達到了14個月以來的新高。“電廠存煤的天數都達到了30天左右,而正常情況庫存是15天左右。下游需求一直很弱,目前的需求比去年同期還差很多。”

  10月9日開始的大秦線檢修,被認為是煤市的有利因素。不過曾浩分析稱,煤企一般會選擇大秦線檢修完畢,電廠庫存下滑達到低位之後才選擇漲價。

  曾浩告訴記者,目前的時間點已經快要接近年底煤電合同談判,“年度合同定價和政府政策調控雙重指令推動下,神華此番漲價是做出了一種試探。”

  安迅思煤炭行業分析師鄧舜認為,此前已經預計神華10月將漲價,但此次的漲價幅度有點超出預期;在缺乏下游需求支撐的情況下,此次神華漲價更多的是受行政指令影響,市場價格能否繼續走高或將取決於供應端的情況。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會長9月曾表示,“降價不能啟動市場”已被市場證實,煤炭企業要擯棄“以量保價、讓價不讓市場”的慣性思維,力爭把煤炭市場動力煤價格回升到0.1~0.12元/大卡的區間。不過神華集團宣傳部相關人士昨日 (10月9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暫時未對是否因行政指令而漲價作出回應。

  所有進口煤種告別零關稅

  業界對兩大煤企同步提價的疑惑很快就得到了解答。

  財政部昨日上午發佈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於調整煤炭進口關稅的通知,經國務院批准,從10月15日起,取消無煙煤、煉焦煤、煉焦煤以外的其他煙煤、其他煤、煤球等燃料等5個品種的零進口暫定稅率,分別恢復實施3%到6%不等的最惠國稅率。而此次調整未提到的褐煤,早在去年8月就已經由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通知取消了零稅率,恢復為3%。

  根據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近兩年的關稅實施方案,自此我國所有進口煤種均已告別零關稅。

  進口煤限制政策在業內已經爭論已久,在去年幾大煤企為爭奪煤電談判話語權時,進口煤充當的是電企“救兵”的角色。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13年全年我國煤炭累計進口量為3.3億噸,同比增長13.4%,中國自2011年開始連續三年成為世界第一大煤炭進口國。而進口煤因為明顯的價格優勢對國內煤市産生了較強的衝擊。

  神華、中煤剛宣佈10日漲價,財政部就發佈15日實施新關稅政策的消息。業內認為,這一政策可以看做是近期政府層面實施的一系列針對煤炭行業“脫困”政策的延續,這很可能是一套組合拳,或是煤企因政策性漲價而提出的條件。

  “9日發消息,15日就開始實施,這確實很倉促:有些運煤船還漂在海上,已經沒法回頭了。”曾浩向記者表示,“這很有可能是為配合煤企漲價舉動而發出的文件。”

  曾浩分析稱,煤炭企業在10月份聯合漲價15元/噸,在市場不好的情況下,逆勢拉漲,一定會給價格低廉的進口煤留下很大的市場空間。為了避免政策組合拳的效果被進口煤抵消,就需要對進口煤的價格進行打壓。而短期內見效最快的就是執行進口關稅。

  格林大華期貨煤炭分析師張朋程告訴記者,按照財政部發佈的文件,來自印尼的褐煤應該不受影響,而進口煉焦煤所受衝擊應該比動力煤更大。在澳大利亞、印尼、俄羅斯和蒙古四個進口煤來源國中,貿易量最大的澳大利亞所受衝擊應該最大。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14年1~8月,中國進口動力煤排名前四的國家分別是澳大利亞(4028萬噸)、印尼(3343萬噸)、俄羅斯(1061萬噸)和蒙古(251萬噸)。

  來自安迅思的消息顯示,財政部關稅司相關負責人稱,對於與我國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和地區,如東盟的印尼和菲律賓等國,向中國出口煤炭時,只要出示原産地證,就可以繼續享有零關稅政策。

  騰出30元/噸上漲空間

  其實在煤市長期低迷後,各方都在盼望一個轉機。

  記者梳理髮現,神華今年前10個月已多次下調煤價。汾渭能源諮詢的資訊顯示,今年1月,神華5500大卡的神混1號長協月度和現貨價格均統一為614元/噸,較前一期下調17元/噸。而在8月10日零時煤價調漲之前,神華5500大卡動力煤長協價已經跌至484元/噸,年內下跌超過百元。

  對於一個每年産量達5億噸,銷量6億噸的煤企而言,神華的利潤受損非常嚴重。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7月底公佈的數據顯示,煤炭企業的虧損面已經超過了70%以上,超過50%的企業出現了減發、欠發、緩發職工工資的現象,貨款拖欠亦大幅度增加。

  環渤海動力煤指數則從今年首期報收的610元/噸,跌至最新一期的484元/噸,並且連續五周維持在此價位,下跌126元/噸,跌幅高達20%。

  煤炭巨頭漲價外加上進口煤關稅的上調,煤市暖意已現。曾浩預計,下期環渤海動力煤指數估計會迎來10元/噸左右的漲幅。“這幾劑強心針打進去之後,煤價在短期內不會下行的,最早出現下跌的時間點也只能是在12月中旬以後。”

  “這 (取消煤炭零進口稅)對國內煤炭市場來説,是極大的利好,不過擺明瞭是要欺負下游電廠。”曾浩對於此番進口煤關稅調整感慨道。

  根據財政部發文中的進口煤關稅漲幅,曾浩分析預計,幾乎為國內煤市騰出了近30元/噸左右的漲幅空間。“這次煤價上漲15元/噸之後,預計還會有一次提價。”

  張朋程告訴記者,目前澳元在貶值,而且預計將來會繼續貶值,這對於澳洲煤炭出口是利好。“所以預計未來,澳洲煤為國內煤市漲價騰出的空間並沒有那麼大。”

  此項政策的推出,在短期內落實下去已經沒有什麼問題,對於煤炭企業來説,每噸售價提高15元,這就是實質性的利好。

  不過曾浩認為進口煤關稅上調帶來的利好並不長久,“進口煤關稅上調只是一個短期提振,它的作用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被慢慢抵消。長期來説,價格上漲會刺激國內煤炭企業恢復生産,增加供應量。經濟恢復帶來煤炭需求量增加和煤炭産量形成有效供應,才是煤炭市場走出寒冬的關鍵。”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