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味業徹底改寫了人們對於“打醬油”的定義,這只主業為醬油的公司,目前市值已攀至3000億上方,將格力、萬科、海螺水泥等一眾老大哥甩至身後,市盈率超過60倍。記者注意到,海天味業年報披露後,投資圈對它掀起了估值之辯,有人更是毫不留情地指出——“海天味業裝的不是醬油,而是泡沫”。
醬油股的逆襲
3月31日,海天味業漲停,收盤價定格于125.17元,總市值超3300億元,由此挺進A股前二十,超過中國神華、格力電器、京滬高鐵、浦發銀行、海螺水泥、萬科A、中信證券、中國人保等“大塊頭”。有網友調侃道:以後再也不能用“打醬油的”來笑話別人了!
3月19日海天味業盤中現92.18元的階段新低,隨後這只股票一路上揚,漲至3月31日的高點125.74元,8個交易日漲幅達到36%,滾動市盈率超過60倍。
其間,亮眼的財報功不可沒。公司3月25日公佈的年報顯示,2019年公司營收197.97億元,同比增16.22%; 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3.53億元,同比增22.64%;毛利率為47.2%,繼續保持高位。此外,公司擬每10股轉增2股並派現10.8元。
不過,昨日甫一開盤,海天味業就掉頭下跌,40多分鐘後,股價一度跌超5%,尾盤有所拉升,收盤下跌2.69%,報121.8元。
市場開始動搖了
記者注意到,伴隨著海天味業財報落定、股價飆升,不少投資人士隱約嗅到了危險的信號,甚至直指海天味業為“白馬股陷阱”。
年報披露,截至去年年底,海天味業股東人數為3.1萬戶,戶均流通股為86048.35,如果以昨日股價120元測算,戶均持有市值超過千萬。同花順iFinD亦顯示,去年年底持有公司股權的機構數量為226家,相比2018年底的378家大幅縮減,但累計持有數量略有上升。以上種種,讓外界質疑海天味業為疑似“莊股”。
記者注意到,海天味業年報披露後,不少於20家券商給出了熱情洋溢的研報,均為“買入”或“增持”評級,但分析師給出的目標價區間最低為106元,最高為129元,與海天味業目前的價格相差無幾。
此外,自2019年下半年,海天味業一直出現高頻的大宗交易。根據同花順IFinD數據,去年半年間,公司47筆大宗交易中,有25筆折價率超過10%,而從今年1月開始,11筆大宗交易中,僅有2筆折價率低於10%,尤其3月20日發生的一筆大宗交易折價率高達15.97%,拋售方為平安證券廈門國際金融中心證券營業部,成交金額近1200萬元。3月23日、24日的兩筆交易折價率也達到12.05%、11.42%。在海天味業股價一路攀升的3月,公司大宗交易有7筆,總成交金額近1.7億元。
記者接觸的滬上私募人士直言,“對於海天味業,市場開始動搖了。”
提價也落空了
3月26日上午,海天味業年報剛剛披露,就迎來了超過20家機構的調研。高管稱,短期因受餐飲消費減少,疫情期間對調味品的消費量也會相應減少。突如其來的疫情,公司同樣也受到了較大的影響,但總體影響在可控範圍。
而在海天味業漲停的3月31日,公司也舉辦了一場網上路演。高管透露,海天産品流通及餐飲佔比五到六成,家庭消費佔比三到四成。至於投資者關注的提價計劃,公司方面表示今年外部環境變化較大,不具備提價的條件。
據了解,2020年公司力爭實現營收15%、利潤18%的增長,看起來並沒有明顯降速,但公司也提醒,該經營目標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並不構成對投資者的業績承諾。
在業內人士看來,海天味業最近三年一直處於高估值運作,後期對增速的要求水漲船高。如果公司保持15%以上的凈利潤增長,放在幾年後當前市值還算合理,否則“醬油瓶裏裝的就是泡沫”。
前述私募人士也表示,國內醬油品牌分層明顯、居民口味也固化,份額提升並非立竿見影,具有極大的不確定,“反而被寄予厚望的提價,倒是落空了。”
(責任編輯:趙金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