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13年後,軟控股份(002073.SZ)0元易主了,只不過有些蹊蹺。
公司實控人袁仲雪將其所持的15.56%股權表決權委託他人行使。袁仲雪還計劃減持2%股權。
袁仲雪原本是軟控股份控股股東、實控人、公司董事長。如今,主動放棄實控人之人,辭掉董事長之職,轉而擔任公司下游企業賽輪輪胎董事長。
自家公司董事長不當、當別家公司董事長,實控人也不要了,袁仲雪如此毅然之舉背後,究竟發生了什麼?
軟控股份成立於2000年,是一家為輪胎行業提供應用軟體、系統整合和數字化裝備的企業。根據年報披露,公司是全球唯一一家可為輪胎企業提供交鑰匙工程的供應商,連續多年位居橡膠裝備行業世界第三位、中國第一位。
如此看來,軟控股份似乎一家有著超強競爭力的企業。實則不然,至少,公司經營業績較為慘澹。
雖然經歷了係類並購重組,2017年的營業收入較2017年增長了四成,但其凈利潤(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下同)有些刺眼,近三年僅一年盈利,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簡稱扣非凈利潤)連虧三年,基本上處於保殼狀態。此番易主,似有賣殼之意。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2015年、2016年,軟控股份密集實施定增,合計募資超過18億元。截至目前,其多數募投項目名存實亡。
軟控股份還存在蹊蹺之處。賬上資金充裕,頻頻使用閒置資金購買理財,卻大舉借債。去年,公司短期借款增加7億元,而年初仍有7.3億元理財産品未贖回,年底則達16.34億元。
扣非凈利連虧三年
用徒有其表來形容如今的軟控股份毫不為過。
軟控股份成立於2000年,是依託青島科技大學發展起來的國際化高科技企業集團,涉足橡膠機械、節能環保、物聯網、新材料和新能源等眾多領域,其中橡膠機械是其核心業務。
官網顯示,軟控股份曾被譽為青島新五朵金花之一。作為橡膠機械行業的引領者,業務規模長期位居世界前列,2014年橡膠機械銷售收入位居世界第一,2016年榮膺輪胎行業年度全球最佳供應商獎。
年報顯示,公司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家可為輪胎企業提供交鑰匙工程的供應商。根據《歐洲橡膠雜誌》統計,近幾年,公司位居橡膠裝備行業世界第三位、中國第一位,持續保持行業內領先地位。
然而,“世界第三、中國第一”耀眼光環加深,軟控股份的經營業績卻極為不堪。
2014年,軟控股份營業收入創下歷史新高,達到29.50億元,對應的凈利潤為1.92億元,扣非凈利潤為1.30億元。這一利潤水準遠不及2010年、2011年,這兩年,雖然營業收入在20億元左右,但凈利潤分別達到3.73億元、5.62億元。
實際上,2014年之後,軟控股份主營業務盈利能力大幅降低。2015年至2018年,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為25.16億元、19.33億元、27.34億元、27.61億元,存在明顯波動。對應的凈利潤為2.10億元、-7.71億元、0.92億元、-3.13億元。同期,扣非凈利潤為0.60億元、-9.56億元、-0.52億元、-3.97億元。
近三年,軟控股份的凈利潤有兩個年度虧損、一個年度勉強盈利,成功保殼。而扣非凈利潤連虧三年,合計虧損14.05億元,足見公司主營業務盈利能力之低。
目前,軟控股份尚未披露今年半年報,也未披露業績快報及預告,暫時無從知曉經營實況。單純從今年一季度數據看,較去年一季度,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略有好轉。
為何近三年經營業績如此不堪?資産大幅減值或是主要原因。
2016年至2018年,軟控股份的資産減值金額分別為4.69億元、1.03億元、4.64億元,合計為10.36億元,約佔近三年扣非凈利潤合計數的73.74%。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2016年、2017年的資産減值,來源於對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及存貨計提,去年則增加了商譽減值和無形資産減值。
2010年2月、2012年12月、2014年6月,軟控股份高溢價收購了青島科捷自動化設備80%股權、北京敬業機械設備66.70%股權、撫順伊科思新材料100%股權,分別形成1.70億元、0.63億元及117.85萬元商譽。
軟控股份稱,由於這些公司盈利能力不及預期,結合行業市場發展及公司盈利預期,短期內難以得到改善。因此合計計提了1.81億元商譽減值。
軟控股份稱,新舊動能轉換,輪胎行業産能結構性過剩,部分輪胎客戶經營惡化甚至破産,導致應收賬款壞賬增多,影響了公司利潤。
12.69億募資2年僅投入2103萬
軟控股份的募投項目進展極其緩慢,已處於名存實亡狀態。
2015年11月,軟控股份推出定增募資預案,2016年成功實施。具體為,公司向基金公司、證券公司等發行1.23億股,募資12.69億元。
根據定增預案,募資擬投向輪胎裝備製造基地、工業及服務機器人、智慧物流系統産業化基地二期、輪胎智慧工廠研發中心、智慧輪胎應用技術中心等四個項目。其中,輪胎裝備製造基地總投資5.13億元,擬使用募資4.90億元。該項目是本次定增最大的募投項目,建設期為兩年,達産後預計可實現年銷售收入4.45億元,年均利潤7119.55萬元。
工業及服務機器人、智慧物流系統産業化項目擬使用募資3.70億元,預計建設期也為兩年。根據預案,達産後可實現銷售收入7.54億元,年均利潤7508.40萬元。
根據預案描述,上述兩個募投項目均有著不錯前景,一旦全部達産,每年將新增利潤1.45億元。
然而,截至去年底,12.69億元的募投項目,僅投入2103.17萬元,投入的項目為輪胎智慧工廠研發中心,其餘三個項目投入的金額均為0元。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11月,軟控股份及全資子公司轉讓科捷機器人86.34%股權,科捷機器人係“工業機器人及智慧物流系統産業化基地二期”項目實施主體。這意味著不到一年,分文未投入,該募投項目早已名存實亡。
今年2月22日,軟控股份公告稱,終止輪胎裝備智慧製造基地、工業及服務機器人、智慧物流系統産業化基地二期兩個項目。公司稱,近幾年,橡膠機械行業增長速度放緩,國內汽車産銷量較上年出現近年來首次下滑,橡膠機械行業面臨了諸多壓力。在當前行業發展趨勢及客觀環境下,如果盲目加大投入,資産加重,將導致公司折舊攤銷費用等大幅增加,較大影響公司經營業績。
對於終止兩個項目的募投資金,包括因資金形成的利息收入、理財收入等,軟控股份將其改作用於償還公司債券及銀行貸款。
募投項目調整後,僅剩下三個。即輪胎智慧工廠研發中心、智慧輪胎應用技術中心、償還公司債券和銀行貸款,擬分別使用募資2.43億元、1.43億元、8.60億元。償還貸款和債券的資金佔比高達69%。
大量資金閒置仍然舉債
頻頻使用募資還債補血,軟控股份在不缺錢的情況下,仍然舉債,令人頗為不解。
儘管經營業績不佳,但軟控股份募資不斷。2015年、2016年,公司先後通過定增募資6億元、12.69億元,其中,合計有14.60億元募資被用於償還貸款、債券及補充流動資金。
按理説,如此大規避使用募資還債補血,軟控股份應該不缺錢,更無需再舉債。
實際情況是,軟控股份似乎真的不缺錢,但卻繼續大舉借債,令人費解。
年報顯示,2016年末、2017年末,軟控股份尚未贖回的理財産品為6.50億元、7.30億元。期末,公司貨幣資金為10.08億元、12.49億元,短期債務為1.15億元、1.89億元,長期債務為10.76億元、10.66億元,經營現金流凈額為0.47億元、3.28億元。據此推斷,公司不存在償債壓力,尤其是2017年,經營現金流凈額可以覆蓋一年內到期的債務。
賬上貨幣資金超過12億元,7.3億元閒錢買了理財産品,且計劃將8.60億元募資用於還債,這樣的財務狀況,應該説是很穩健的,屬於不缺錢轉態。
從經營性資産負債看,截至2017年底,軟控股份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為16.97億元,應付票據及應付賬款為10.27億元。總體上,流動資産57.05億元,流動負債21.96億元,顯然也不存在償債壓力。
然而,截至去年底,公司短期借款突然猛增至8.87億元,較上年底的1.89億元新增6.98億元,使得公司短期債務為9.27億元。
不知軟控股份新增短期債務有無必要,新增債務投向何處。值得一提的是,截至去年底,公司貨幣資金為10.58億元,尚未贖回的理財産品15.53億元,合計為26.11億元,是短期債務的2.82倍。
去年,軟控股份財務費用為0.70億元,較2017年增加1328.94萬元。今年一季度,財務費用為2491萬元,去年同期僅為230萬元。
(責任編輯:王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