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深度依賴某個或某幾個大客戶的上市公司,真的能説是一家優秀的上市公司嗎?”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知名網際網路學者、上海社科院網際網路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易有這樣的疑問。
建築裝飾公司全築股份如今就在接受這樣的詢問。
日前,由於收入與費用確認存疑、應收賬款高企、深度綁定恒大系公司等因素,發佈年報不久的全築股份收到上交所的問詢函。
全築股份在回復公告中表示,公司對恒大及恒大關聯公司存在一定依賴的情況。然而,這個風險或許比想像中的更大。
營收靠應收不缺訂單缺錢
財務數據顯示,2016年-2018年度,全築股份的營收、凈利潤和扣非凈利潤都呈現非常好的增長趨勢。
2018年度,全築股份營業收入65.21億元,同比增長40.98%;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2.6億元,同比增長58.1%。
看似光鮮亮麗的業績背後,卻是這家公司營收增長大部分來源於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的增長,且2018年其應收的增長幅度遠大於其收入增長幅度。
2018年,全築股份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達54.92億元,佔營業收入的84.22%,其中應收賬款同比增長72.78%,應收票據同比增長300.66%。2019年一季度全築股份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達53.7億元,應收賬款近40億元,而全築股份一季度收入僅僅為2.5億元。
據悉,自上市一來,全築股份的應收佔(收入)比就一直極高(60%左右),2018年是最新的高峰。全築股份的現金流因此承擔了巨大的壓力,同時,壞賬的風險也大大增加了。一位不願具名的建築行業人士接受《證券日報》記者的採訪時也表示,全築股份最大的問題就是缺錢。
然而,全築股份根本不缺訂單。
2019年初,全築股份公告稱,公司2018年新簽合同金額為107.79億元,同增38.89%,已簽約待實施合同金額為109.90億元,再加上已中標尚未簽約的合同5.32億元,公司在手合同為115.22億元。
“全築不缺訂單的,他肯定能拿到客戶訂單,但是這家公司議價權很低,原材料採購都受制于房地産客戶公司。”上述業內人士如是説。
重度依賴大客戶遭疑
公開資料顯示,全築股份是集建築裝飾研發、設計、施工、傢具生産、軟裝配套等為一體的裝飾集團公司。近三年該業務收入均佔公司總收入的80%以上。
全築股份的財報顯示,2018年公司來自前五名客戶銷售額達38.83億元,佔年度銷售總額59.54%,2017年同期為62.20%,前五名供應商採購額22.4億元,佔年度採購總額41.27%,其客戶和供應商恒大系公司都佔據了相當份額。
恒大及恒大關聯公司目前在全築股份的業務收入中佔比在50%左右,全築股份的前五大供應商深圳恒大材料設備有限公司和廣州恒大材料設備有限公司(下稱“恒大材料”)都是恒大的關聯公司。
據悉,全築股份與恒大地産簽訂項目時,合同對主材採購進行特別規定,項目主材需要從特定公司(恒大材料)採購。(全築股份在回復交易所的公告中表示,公司通過恒大材料公司採購甲指乙供材料符合行業慣例以及合理的商業運營決定。)
更值得注意的是,全築股份2018年年報顯示,大客戶恒大系公司對全築欠款24.3億元,欠款年限為1年以內-5年以上。其母公司財務報表顯示,按欠款方歸集的期末餘額前五名的應收賬款情況中,12.69億元的應收賬款餘額歸屬於恒大系公司,年限是5年以上。
一位知名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般而言,3年以上的應收賬款收回就基本不可能了。而正常情況下,公司會將這樣的客戶納入黑名單或者接單極其慎重。
然而,具有如此依賴性的全築能拒絕恒大的訂單嗎?
Choice數據終端顯示,全築股份多年來的年凈利率在3%至4%左右,毛利率長期以來都沒有超過15%,低於行業中值。這些都是議價權偏低的表現。
對於一家上市公司而言,深度綁定某個或某係客戶本身就具有一定風險,而房地産客戶普遍有現金流緊張的情況,很容易傳導到議價權更弱的房地産上下游企業。上述業內人士表示,對於全築而言,雖然公司肯定能拿到客戶訂單,但是賺不到太多錢甚至可能得自己貼錢,這形成一個惡性迴圈,公司的發展完全受制於人。
接受訂單,意味著低利潤,甚至難以收到款項,還得源源不斷的投入資源和金錢做項目,不接受訂單,營收立刻崩塌,公司何以為繼?
日前,《證券日報》記者向全築股份發送採訪提綱,對於公司是否打算繼續依賴大客戶,是否有戰略轉向的想法等問題,全築股份方面回復稱,公司將逐步從“人居環境塑造”轉型到“人居生活服務”。
(責任編輯:張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