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上市難以為P2P帶來“安全感”

  • 發佈時間:2016-02-26 00:43:23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官平

  P2P作為網際網路金融創新業態之一,從一開始就受到業內的推崇。它改變了傳統的借貸方式,可以降低交易成本。然而發展至今,P2P問題頻繁發生,已給眾多投資者帶來不同程度的傷害。2015年,我國金融犯罪案件頻發,一些網路借貸平臺由於缺乏標準和監管,P2P、融資擔保等領域非法集資犯罪呈井噴式爆發,案件數量去年上升48.8%。對於投資者而言,對P2P可能慢慢沒有了“安全感”。

  倘若一家P2P平臺隸屬於某家A股上市公司,你就真的敢把本金和盤托出嗎?或許P2P企業是這麼想的。在過去的一年裏,國內不少P2P平臺都拋出上市計劃,部分網際網路金融公司甚至迫不及待與上市公司“聯姻”,儘早實現進軍股票市場的“資本夢”。不過,業內專家認為,雖然上市可能會使得P2P平臺更為規範,但上市或者與上市公司“聯姻”並不能為P2P帶來想要的“安全感”。

  魚龍混雜

  近日,P2P網貸行業再現高調跑路公告,揚言“有本事來抓我啊”,好在第二天就抓住了這一詐騙團夥。這家企業是去年8月份上線的P2P企業——山東日照鑫利源公司,剛上線時信誓旦旦“用良心去做平臺,只跑步,不跑路”,僅半年的時間便逃之夭夭。網貸之家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行業新增問題平臺88家,累計問題平臺達到1351家,而P2P累計平臺數量為3917家,問題平臺已佔1/3,整個市場魚龍混雜。

  一家第三方數據機構的統計數據也顯示,2015年隨著整個傳統理財市場進入低迷,眾多投資者正在用真金白銀給網際網路金融産品“點讚”。以P2P為代表的網際網路金融為例,相關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P2P行業投資者數達586萬人,較2014年增長405%。2015年全國P2P行業成交額手次突破萬億規模,達到11805.65億元,較2014年增長258.62%。

  隨著一些大型P2P機構風險逐步暴露,投資者對網際網路金融行業風險擔憂增加。一方面,《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正式出臺前,監管即從多個層面對P2P進行限制;另一方面,風險暴露引發投資者擔憂,提前贖回有可能成為風險點,由此行業增速下滑或還將延續。

  上市前程未卜

  2014年12月12日,全球P2P行業龍頭LendingClub登陸紐交所後,其股價很快就持續下行,近期一度跌破每股7美元,市值萎縮至不到30億美元。作為中國P2P第一股,宜信旗下宜人貸于去年末以10美元/股的發行價在美上市,目前其股價經過反彈仍在5.50美元/股附近。

  網際網路金融概念並未在海外市場受到熱捧,類似情況也發生在A股市場。儘管A股市場沒有P2P公司單獨上市,但“抱大腿”的現象屢屢發生。

  在很多P2P人士看來,論是在海外上市還是國內上市,上市是一種實力的象徵,上市這一判別指標更透明和真實,對於風控等專業性因素,上市則更明晰,因此上市可以給投資者帶來更多的安全感。

  事實上,投資者也容易陷入“上市=實力=安全”理財誤區。有些平臺借上市公司名義,進行大量吸客,容易造成“安全假像”。由於P2P網貸行業魚龍混雜的特徵,上市公司渠道的不同,或者是與上市公司合作,而實際上平臺實力參差不齊,投資者實則被“上市公司”字樣所蒙蔽。

  據了解,目前涉足國內P2P網貸的境內外上市公司已有近100家,這些公司參股或控股數十家網貸平臺。然而有不少網貸平臺還是“初出茅廬”,從成立時就看,有些還不到一年,起步較晚,能否經歷2016年的監管風暴和市場洗牌還不得而知,另外對上市公司財務報表是否形成利好還言之尚早。

  業內人士認為,在國內網貸行業競爭激烈的背景下,平臺對資金的饑渴,迫切想儘早上市融資,但由於我國網貸行業發展暫未成熟,金融市場相關監管機制缺乏,P2P上市前景並非一片光明,相關平臺還需清醒認清自身實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