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31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宏觀調控靈活穩健 經濟有望築底企穩

  • 發佈時間:2016-02-17 01:09:17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劉國鋒 實習記者 彭揚

  多位專家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2016年經濟面臨的主要風險包括債務風險、匯率波動等。宏觀調控政策工具充足,能夠有針對性地“排雷”。宏觀經濟政策將保持穩健性和靈活性,經濟觸底企穩可期。

  應對多方面風險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表示,2016年宏觀經濟面臨經濟增速的壓力。複雜的國際環境疊加國內經濟結構調整的挑戰,宏觀經濟能否在合理區間內平穩增長是許多人關注的問題。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劉元春表示,2016年經濟發展面臨三大變數:一是匯率波動是否會加大資本外流壓力,需要關注是否會出現匯市和股市、匯率和利率之間的聯動並導致外部風險傳遞到內部;二是前幾年積壓的債務問題是否會惡化,可能出現債務暴露的過程,需要提防一些偶然事件導致風險擴散;三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能否如期推進。

  海通證券副總經理兼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認為,民間理財也可能成為2016年經濟的風險點。目前一些民間理財機構存在虛假承諾、非法集資的現象,其理財産品游離于監管之外。今年隨著經濟下行,理財機構可能引發局部性風險,對非法集資要從源頭控制,予以嚴厲打擊。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宗良表示,2016年有兩方面的任務仍很重,一是保持經濟平穩增長,二是結構上要持續優化。如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任務“三去一降一補”能取得一定效果,對經濟無疑是有利的。當然,在經濟下行的大背景下,可能會使多方面金融風險交織形成經濟上的風險點。

  申萬宏源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表示,從經濟增長的角度來看,“做減法”帶來的短痛可能使得本來就比較疲弱的經濟承壓,需要未雨綢繆。

  宏觀調控“穩健+靈活”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現在宏觀經濟主要問題是減速,無論是結構調整還是去産能,最後的整體效果是好的,將使得結構更加合理,但短時間內經濟增速可能下滑。

  趙錫軍指出,從年初情況看,網際網路金融領域的一些風險已經暴露。在宏觀經濟壓力加大的情況下,加上産業結構調整的影響,金融領域如何守住不出現系統性和區域性的金融風險備受關注。同時,在國內外複雜的環境下,如何繼續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水準上的相對穩定將考驗相關部門智慧。

  宗良表示,2016年經濟仍將處於觸底階段,希望年底能企穩回升。今年既要注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要逐步擴大需求。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産能的同時,要讓市場作為保障,不能僅僅去産能、去杠桿、去庫存。國際市場也凸顯出重要性,如果出口有一定好轉,對穩增長將是助力。

  劉元春認為,經濟能否在今年底觸底企穩主要取決於兩個前提,一是世界經濟能否真正觸底,二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能否全面展開。金融風險點的出現可能會打破現有一些政策實施的框架。例如,如果外部環境動蕩加劇,特別是美元匯率和日本利率政策的變化引發市場波動,可能需要我們重新評估貨幣政策。

  李迅雷表示,經濟可能在今年走穩,但需要注意的是,從經濟高增長過渡到中速增長的時間可能很長。

  郭田勇表示,要把握好宏觀經濟政策的穩健性和靈活性。雖然政策不“放水”,但要保持一定靈活度。(下轉A02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