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期現貨齊跌 靜候不確定性消除

  • 發佈時間:2016-01-05 02:22:55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王輝

  新年首個交易日,滬深股市雙雙重挫,國債期、現貨市場卻並未因避險需求上升而受益,現券收益率明顯走高,國債期貨各合約全線收低。分析人士指出,人民幣貶值勢頭加重、短期資金面偏緊以及供給迅速恢復,衝擊年初債市交投情緒。市場期待貨幣政策打破“沉默”,為債市提供方向指引。

  期現貨聯袂下跌

  1月4日,國債期貨市場震蕩走弱,各合約全線收跌。截至當日收盤,5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F1603報100.595元,跌0.105元或0.1%;10年期主力合約T1603收報99.865元,跌0.19元或0.19%。截至1月4日,期債5年及10年期主力合約雙雙錄得四連陰。經歷了2015年12月中上旬的一輪多頭行情後,國債期貨市場轉為回調整理的跡象越發明顯。

  4日,銀行間國債市場收益率亦整體走高,中長期債券尤為明顯,10年國債中債到期收益率上漲了5bp至2.87%。

  市場人士指出,受資金面趨緊的影響,年初債市交投氣氛有所減弱。交易員稱,在2015年年末資金面轉緊並傳出央行利用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LO)給予馳援後,2016年首個交易日銀行間流動性緊張勢頭未出現明顯緩解。當日轉債申購資金在途等因素使得大行資金供給減少,場內資金拆借難度有所上升。另有市場人士表示,4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大幅走貶,以及農發行招標的五期固息債中標收益率高企,也在一定程度上打擊多頭信心。

  安全邊際不足

  儘管債券市場行情出現一定的反覆,市場機構仍建議,對1月份市場表現保持一定耐心,靜待不確定性因素逐步消除。

  興業證券報告指出,經歷前期快速上漲之後,利率債的安全邊際有所下降。具體來看,一方面,當下市場對貨幣政策放鬆的預期偏強,也需要防止預期落空帶來的資金利率風險;另一方面,2016年國債發行、地方債置換等新債供給,也可能帶來一定不利影響。除此之外,地産去庫存的政策正在落實,也會對經濟基本面形成一些支撐。整體來看,雖然1月份配置需求較為旺盛,但投資者也應避免過於趨勢性投機的思維,密切觀察資金、供給和基本面的變化,等待不確定性的消除。

  光大證券等機構指出,雖然短期內央行有意控制堆積在銀行間市場的資金,但從長期來看,央行的貨幣政策仍是維穩為主,配合政府的經濟增長目標。在此背景下,現階段寬鬆的貨幣政策不會缺席,利率債仍將是機構配置的首選。

  國債期貨方面,瑞達期貨等機構認為,短期利率債市場基本面影響中性,但供給壓力較大,國債收益率小幅上行短期可能將繼續壓制期債表現。銀河期貨則指出,雖然短期來看期債上方空間不大,但是慢牛趨勢仍將延續,因此期債市場當前仍可繼續維持基本的多單倉位。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