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A股驚魂2015:劫後余生再出發

  • 發佈時間:2015-12-26 07:39:00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5年的A股市場,對於數千萬股民而言,是一段刻骨銘心的記憶。在場內外杠桿的推動下,“萬點論”、“崩盤論”的瘋狂情緒和千股漲跌停的極端行情交織出現。潮起潮落後的市場最終回歸平靜,卻也令所有人心有餘悸。在這一輪戲劇化的市場行情下,有激進的配資客被清出市場,也有經驗豐富的投資大戶遭遇絞殺,更有一批專業的操盤手投資“三觀”被重塑,而這些人僅僅只是千萬投資者的縮影。行至年末,市場重回慢牛走勢,有人再也沒有進場,而有人已經重新出發。

  激進配資慘遭“歸零”

  今年以來,一場始料未及的杠桿瘋牛,在使財富暴增的同時,也讓許多投資者捲進配資炒股的漩渦。即使是老股民,配資對他們而言也是新鮮事物,這顆伊甸園的蘋果讓太多人嘗到了後悔的滋味。

  入市多年的老盧(化名)正是其中之一。“從去年底到今年3月,我炒股賺了1倍多,但周圍朋友的收益至少有兩倍賬面浮盈。5月,我去找了家配資機構,拿了3倍杠桿資金,挑了5隻題材股來做,很快就有80%的浮盈。”老盧回憶道,但從6月15日開始,大盤急速下跌,配資賬戶收益回撤速度非常快,大部分股票直接打到跌停板。6月29日,配資賬戶直接爆倉,賬戶金額從800多萬元瞬間變成90多萬元。“根本沒有時間籌錢補 保證金 ,眼睜睜看著錢蒸發掉。”想起那一刻,老盧臉色依然黯淡。

  “今年的感受太難描述了,當股票滿倉漲停時,已經開始盤算著把賺來的錢拿去在市中心買套三居室。但到了市場猛跌時,已經不奢求能守住利潤,只要還能回本。”老盧覺得,多年的炒股經驗沒能抵住一時的情緒亢奮,才會如此慘敗。

  實際上,除了像老盧這樣的職業炒股人之外,一批從實體經濟轉戰股海的企業家,也因為配資在這次過山車行情中被消滅。“我有個朋友是東莞的工廠老闆,這兩年經營不太好,他就想著在股市賭一把。4月試了杠桿,最大做到4倍,到6月底總共2000多萬元剩下不到十幾萬元,四十歲的男人頭髮一夜之間就白了。”一位券商營業部大戶王夏感慨道,這是他第一次真正體會到“被市場消滅”的含義。

  西南地區一家以配資為主要業務的投資公司總經理坦言,那輪暴跌讓他損失了三分之二的客戶群體,大跌以來近3個月時間完全沒有一個客戶。“行情好的時候,公司最多時有100多位客戶。圈子裏十之八九都倒閉或者跑路了。”如今,其所在公司在“劫後”正式轉型,目前已經拿到私募基金牌照。

  融資客起死回生

  除了場外杠桿,作為場內杠桿的兩融也是上半年火爆行情的重要推手。當大盤一路上漲到5178點時,融資餘額迅速放大到2.27萬億元。但在那樣的極端行情裏,幾乎沒有融資客會相信,危險會降臨到自己頭上。

  作為券商營業部的優質客戶,黃女士(化名)在券商老總的介紹下開始接觸兩融業務,用600萬元本金做質押,融入540多萬元,杠桿不到一倍,“自以為算是理性投資,高危的 創業板 股票也不敢多碰,重倉的幾乎都是二線藍籌股。”據黃女士介紹,賬戶裏倉位最重的一隻股票累積虧損達50%後慘遭平倉,其他兩隻虧損幅度達30%,最後悉數清倉,割肉離場,“打死不會再碰杠桿了。”

  事實上,絕大多數融資客都是有著多年炒股經驗的老股民,再加上券商相對嚴格的風控標準,他們對市場的嗅覺敏銳度和風險意識都高過絕大多數配資炒股的投機者。因此,在第一波暴跌過後,兩融餘額較最高點僅減少了四分之一。

  “我幾乎完全躲過了6月到7月整整一個月的下跌。指數跌了30%,在我的認知裏,這樣的下跌幅度足夠充分釋放風險。後來幾天兩融餘額果然開始出現恢復性上漲,我認為這是階段性見底的標誌,於是加倉,還做了一點融資。據我所知,當時去抄底的人很多。”一位有著15年炒股經驗的老股民説,第二波下跌才是真正使他今年的利潤損失殆盡的原因。9月30日,兩融餘額下降至今年以來的最低點9067.09億元,不到最高點的四成。

  不過,近期一些融資客重新殺回市場。“我對A股永遠看多,偶爾階段性看空。”回歸平靜後,上述投資者表示,他參與了四季度的反彈。“10月上旬那波沒趕上,畢竟之前的教訓擺在那裏。10月14日左右才慢慢把倉位加上去。”數據顯示,10月12日,融資客正式捲土重來。當天A股融資餘額增加241億元,創下6月2日以來最大單日增幅,上海市場交易量中逾15%是融資買入,創下5月19日以來最高紀錄。隨後兩融餘額逐漸回升,截至12月23日,兩市 融資融券餘額重上1.2萬億元。

  基金經理“三觀”重塑

  儘管市場走勢迷離,今年仍有一批手握重金、嗅覺敏銳的機構老兵得以倖存,成功在四季度行情中“滿血復活”,並取得不錯業績。

  “5月市場漲得最瘋狂的時候,恐懼到頭皮都發麻,硬是強迫自己把倉位降到一成,整個下跌期間都是低倉位操作,直到今年10月才把倉位調回到六成左右。除了一隻最高峰建倉的産品還沒有回到1元凈值,其他的産品收益都沒有受到太大影響。”深圳某中型私募機構操盤手老于(化名)坦承,對杠桿天然的排斥,讓他躲過一劫。

  “有經驗的老兵都知道,被炮彈炸過的彈坑往往最安全。只要在彈坑裏趴著,被炸死的概率就小很多。炒股也和戰場一樣,已經出現巨幅下跌的股票,再暴跌的概率會小一些,持股不動相對安全,頻繁調倉反而會輸。”在老于看來,如果不是提早降低倉位,均衡配置大小票,説不定也會碰上清盤的危險。“下跌行情下,誰都免不了回撤,關鍵是安全墊厚不厚,有沒有清晰的止損線。”

  公募基金中,長盛 電子資訊 主題基金就因為精準逃頂、反彈加倉成長股而爆紅,成為年度冠軍的大熱門。該基金6月初提前將倉位降至0.88%,9月又果斷加倉至八成左右。“深刻體會到投資過程本身就是對人性的一種歷練,順勢而為、知行合一是對一名基金經理最基本的要求。”基金經理趙宏宇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經驗就是處理好個人偏好與市場偏好之間的矛盾,有堅定的投資信念同時也要遵從市場的運作規律,不斷學習總結才能跟上市場節奏。

  總體來看,絕大多數機構投資者損失並不少,多位明星基金經理的凈值回撤甚至超過50%。“一些年輕基金經理確實被第一次暴跌嚇著了,但我們這些所謂的老將失手在第二波暴跌或錯失了後面的反彈。”深圳一位有著資深投研經驗的基金經理自黑,用一句流行的話來講,今年的市場專門“打臉”,“三觀”完全被重塑。“在當時的環境下,首先想到的就是保證基金流動性,又想保全凈值,就瘋狂地賣股票。現在想來,其實大部分人都賺不了波動的錢,對於不用考慮清盤風險的公募基金來説,必須要吸取的教訓是絕不能輕易把籌碼扔掉,等反彈來了再去搶就已經晚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