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上交所加緊完善戰略新興板建設方案

  • 發佈時間:2015-12-26 02:30:49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周松林

  國務院常務會議23日審議通過《關於進一步顯著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優化金融結構的實施意見》,確定進一步顯著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措施,提出建立上交所戰略新興板,支援創新創業企業融資。對此,上交所24日回答記者相關提問時表示,目前,上交所正加緊完善具體建設方案,草擬各項業務規則,同時進行相關技術系統的開發工作。

  下一步,上交所將緊緊圍繞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結合對前期股市異常波動的反思情況,繼續完善具體標準和制度安排。隨著註冊制改革的深入推進實施,上交所也將進一步加快推進戰略新興板各項準備工作。待相關事項明確後,將及時向市場公佈。

  上交所同時介紹了中歐國際交易所開業一個月來的運作情況。總體來看,中歐所首月公司運作和各項業務均有序平穩開展,産品交易情況符合預期,為境內交易所的境外運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首批上線的199隻産品,投資者參與適中。截至2015年12月17日,中歐所産品成交總金額達到2.66億元人民幣,其中ETF基金産品成交額為2.62億元人民幣,整體成交額高於歐洲其他交易平台中國相關産品同期交易總量。特別是在12月1日IMF正式宣佈將把人民幣納入SDR後,中歐所當天交易量創新高。此外,首月交易還表現出兩個特點:一是投資者較為偏好滬深300指數;二是成交額波動較大。這些實戰數據為中歐所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

  自中歐所開業以來,境外金融機構反應積極。目前已有包括匯豐銀行、德國商業銀行、法國巴黎銀行、荷蘭銀行和CACEIS銀行等德交所清算會員完成人民幣清算業務的準備工作。匯豐銀行、德國商業銀行、荷蘭銀行、Baader銀行以及Flow Traders和DRW(做市商)等機構完成人民幣交易業務的準備工作。為進一步鼓勵德交所會員積極參與,德交所為交易人民幣産品的會員提供了相應的費用減免。

  上交所表示,目前,歐洲等境外投資者對中國金融産品仍不熟悉,離岸人民幣使用範圍不廣、使用量有限。作為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路徑之一,中歐所的當下目標就是讓更多境外投資者了解、參與離岸人民幣證券産品交易平臺,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的境外推廣人。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逐步推進,中歐所未來將面臨更多的市場機會,具有較大潛力。

  日前,中歐所執行董事會召開了首次會議。管理層決定在管理策略、辦公環境、員工培訓、文化建設上進行深入研究,以求儘快渡過磨合期,發揮出各自企業文化優勢。接下來,中歐所將主要推進三方面工作:一是持續推進後續産品上線。豐富基金産品種類的同時,加快政府債券發行進度,儘快推出以A股為基礎的DR産品,積極開展D股研究,推動國內優質企業、在中國有大量業務的德國先進製造企業在中歐所發行人民幣計價股票(D股)。二是積極拓展境內外機構參與交易。下一步中歐所將緊密結合産品開發與市場行銷工作,重點推動中資機構,尤其是國有五大行參與中歐所交易。三是夯實內部管理,保障公司正常運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