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證券市場迎來重大利好

  • 發佈時間:2015-09-25 00:30:44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證券報:《指導意見》以及《關於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意見》的出臺對我國證券市場的長期穩定發展意味著什麼?

  季曉南:截至2014年末,國有控股上市公司達1075家,其中,中央企業控股的上市公司達376家。我國證券市場的大盤股特別是藍籌股、紅籌股大多是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可見,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在我國證券市場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如果深化國企改革的重點任務和改革創新能夠切實到位,落地生效,國有企業的體制機制將會明顯變化,國有經濟的活力和競爭力將會明顯提升,國有資本的配置效率將會明顯增強,顯然,這對中國證券市場運作的基礎、結構、品質等,都會産生重要和深遠的影響。

  《指導意見》以及《關於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意見》的出臺,標誌著國企改革將全面深化,步伐加快。長期來看,這對證券市場是重大利好,對證券市場的持續穩定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從近期來看,給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帶來機遇,有利於激活市場活力和激發想像空間。

  一是有利於證券市場按照自身規律運作。更好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也是證券市場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的基石。資本市場作為市場經濟中最重要的資本運作平臺,其作用有效發揮與市場化程度密切相關。貫穿《指導意見》的一個主線就是從中國特色出發堅定不移推進國有企業的市場化改革,《指導意見》35次提到“市場”一詞,14次使用了“市場化”一詞。《指導意見》開宗明義指出,國企改革要適應市場化、現代化、國際化新形勢,還強調,要通過改革使國有企業真正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獨立市場主體,與其他所有制企業一樣,公開公平公正參與市場競爭。可以相信,隨著國企改革的深入,未來國企的市場化程度會大幅提升,中國經濟的市場化程度會明顯提高,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會更大發揮,從而為證券市場按照自身規律運作奠定更加紮實的基礎。

  二是有利於優化我國證券市場結構。深化國企改革將會增強國有經濟活力和競爭力,提升國有資本的效率和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品質,從而提高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和投資回報。特別是隨著藍籌股投資價值的提高,將會吸引養老金、保險資金等長期資金更多入市,這將會逐步改變我國證券市場長期以散戶為主的局面,為形成機構持股為主創造條件。

  三是有利於提高國有資産證券化水準。目前,中央企業資産總額的54.9%、凈資産的49.5%、營業收入的59.8%、利潤總額的65.7%都集中在上市公司,可以説,國有企業已經進入了資産資本化、股權多元化的發展階段。隨著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革的加快,特別是著力推進集團公司整體上市以及允許將部分國有資本轉化為優先股和在少數特定領域探索建立國家特殊管理股等改革措施的逐步實施,必將進一步提升國有資産證券化、資本化水準,為我國證券市場注入新的活力和動能。

  四是有利於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更加規範運營。《指導意見》以及《關於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意見》十分重視國有資産的監管,專門單列一部分論述強化監管防止國有資産流失,《指導意見》從強化內部監督、建立健全高效協同的外部監督機制、實施資訊公開加強社會監督和嚴格責任追究四個方面進行部署和安排,而《關於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意見》從嚴格規範操作流程和審批程式、健全國有資産定價機制、充分發揮第三方機構在清産核資、財務審計、資産定價、股權託管等方面的作用切實加強監管,一系列的措施將有力地促進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嚴格依法經營。《指導意見》還強調加強和改進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這有力地促進國有企業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有利於進一步防止國有資産流失,減少由此帶來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投資價值的損失。

  我國證券市場由於前期上漲過高過快以及國際市場大幅波動等因素,前段時間出現了異常波動,目前已經進入自我修復和自我調節階段。股市漲跌有其自身的運作規律,一般情況下政府不干預,但維護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促進股市長期穩定發展是政府的職責。選擇9月13日公佈《指導意見》,一方面,文件經反覆討論已比較成熟並經中央討論通過,另一方面,選擇這個時機出臺文件對股市的自我修復和自我調節應該是有利的。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