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嚴格實施投資者適當性制度

  • 發佈時間:2015-06-30 03:22:37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王輝

  在市場恐慌心理持續蔓延的背景下,近期A股市場短時間內出現了急速殺跌。儘管市場在自身運作過程中有著合理的內在調整需求,但場外、場內資金去杠桿壓力不斷放大,無疑在很大程度上加劇了本輪“多殺多”行情的“踩踏效應”。分析人士指出,去年下半年以來持續在灰色地帶徘徊的各類場外配資、場內兩融等業務的不規範發展,是導致本次市場持續下泄的一項重要原因。相關業務“野蠻生長”的背後,則充分折射出現階段我國資本市場投資者適當性制度在實施層面的不足。

  起源於美國的投資者適當性制度,其設立的根本初衷,就是要根據不同投資者知識、經驗、年齡、財務狀況、風險承受能力的差異,嚴格約束相關金融機構對投資者銷售風險合適的金融産品、提供投資所能夠承擔對應風險的投資工具。例如,在産品的適當性方面,金融機構在銷售産品時,應承擔相關盡責及“把關篩選”的義務。對於高風險的金融産品,必須只能開放給經驗成熟且能夠承受風險的投資者。而這種對於客戶類型實施有差別的適當性管理,在前置性保護投資者利益的同時,事實上也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相關金融産品的平穩發展。另一方面,對於瞬息萬變的各類金融市場而言,有效的投資者適當性制度,無疑也大大減輕了市場在各類敏感時期的波動性。

  從新興市場近年來的投資者適當性制度實施經驗來看,許多起步較晚的金融市場,都曾經遭遇過因投資者適當性制度未嚴格執行,而導致風險承受力較低的投資者,進入了高風險的市場。例如,南韓等曾經在股指期貨市場、商品期貨市場上因開放度過高,導致大量風險意識較低、投機賭博心理較重的中小散戶進入了風險極高的期貨投資領域。大量投資者在遭受投資損失的同時,也在某些特殊時期,急劇地放大了市場單邊波動風險。

  對於同樣發展歷史較短的中國資本市場而言,自2009年10月創業板市場設立以來,投資者適當性制度相繼在創業板市場、股票指數期貨市場、融資融券業務、股指期權市場等多個領域進行了較為嚴格的實施。從過往幾年的整體實踐情況來看,管理層始終把握嚴格監管的底線,相關業務基本得到了健康平穩的發展。值得注意的是,具體到本輪牛市而言,場外傘形信託、灰色配資乃至不合法的銀行資金都通過不同渠道,進入了原本風險承受力較低的普通投資者手中。在大量場外資金為部分投資者違規“加杠桿”的同時,許多證券公司在經營業績的單邊驅動下,也放鬆了對場內兩融業務投資者適當性制度的執行標準。上述加杠桿行為,極大地助漲了各類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散戶的投機賭博心理,也為股票市場的健康運作埋下了巨大隱患。投資者適當性制度仍需有關各方進一步嚴格實施。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