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板塊差別化發展格局繼續強化
- 發佈時間:2015-05-04 02:33:51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04年中小板設立、2009年創業板啟動,目前主機板、中小板、創業板分別有480家、746家、446家上市公司。隨著上市公司數量增加和發展,三個板塊實現各自市場定位的基礎更加寬厚,差別化特徵更加清晰和豐富,差別化發展的格局繼續強化。
(一)三個板塊的公司在規模、毛利率等方面繼續呈現階梯狀特徵
2014年,主機板、中小板、創業板公司平均資産規模依次為188.99億元、49.76億元和17.01億元,營業總收入依次為81.09億元、27.61億元和8.25億元,凈利潤依次為4.32億元、1.74億元和0.94億元。公司資産、營收和利潤的階梯狀分佈,反映了各板塊企業的規模和發展階段等方面的差異。
2014年主機板、中小板、創業板平均毛利率分別為19.37%、21.44%和33.12%。毛利率在三個板塊長期呈現由低到高依次排列的規律,體現了不同板塊公司的行業分佈和企業成長階段的特徵。如,創業板公司輕資産結構相對明顯,而輕資産企業毛利一般高於重資産型企業。
截至2014年底,剔除金融業深市主機板、中小板和創業板的平均資産負債率分別為64.14%、48.81%和34.51%。從絕對指標看各板塊資産負債率差異依然明顯,並且短期內導致差異的微觀基礎仍將存在。
(二)主機板:傳統行業繼續做優做強,涌現一批市場化藍籌企業
2014年,主機板凈利潤排名前10位的上市公司合計實現凈利潤926.86億元,佔主機板公司總體凈利潤的44.21%。這10家公司多處於銀行、房地産等傳統或支柱型行業以及食品飲料、家電等消費型行業,通過各種創新,在公司規模相對較大的基礎上仍保持較快發展,2014年平均凈利潤增速達26.95%。
在一些競爭性行業裏,一批主機板企業實現自我積累與外延擴張的緊密結合,繼續做優做強,成為市場化藍籌企業。2014年主機板中的萬科、格力電器、美的集團、TCL集團4家公司,在高度市場化競爭性行業中實現營業收入過千億,行業地位進一步鞏固。
主機板三分之二為國有企業,並購重組、再融資等多樣化的資本市場制度支援成為國企改革的“助推器”。2014年主機板公司完成再融資88家次,融資總金額1988億元,較上年增長21%;42家公司披露重大重組方案,涉及金額1428億元,30家公司完成重大重組,涉及金額948.45億元。
(三)中小板:穩步增長助力結構轉型,領軍企業已成規模
2014年是中小板成立十週年。十年來,中小板立足中小企業群體,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探索出了一條中國的中小企業群體與中國的資本市場結合的發展道路,用資本市場的力量為中國製造、中國服務、中國創造培育了一批新的企業中堅力量。
十年來,中小板公司業績表現出了穩定的持續增長態勢。上市公司十年平均營業總收入複合增長率為18.54%,平均凈利潤複合增長率為15.62%。凈利潤在保持較高增長的同時,年度波動低於其他兩個市場。
中小板的行業覆蓋面不斷擴大,在分佈廣泛的競爭行業裏吸收和涌現了一批頗具規模、富有特色、帶動效應明顯的領軍企業。2014年中小板共有34家公司營業收入超過100億元,有18家公司凈利潤超過10億元,分別較上年增加4家和7家。深市市值排名前20的公司中,國信證券、海康威視、比亞迪、洋河股份、蘇寧雲商、萬達院線等6家來自中小板。
(四)創業板:服務新興産業和新經濟,凸顯創新、成長特徵
2014年是創業板成立五週年。創業板成立伊始即承載著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培育新興産業的歷史使命,致力於在經濟結構轉型的大背景下打造圍繞創新配置資金的市場化引擎。
創業板公司集中分佈于電子資訊技術、環保、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製造、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産業,涌現了一批A股市場此前沒有的商業模式和新業態,已經成為新經濟的晴雨錶。創業板高新技術企業佔比82.51%,戰略性新興産業公司佔比71.08%,平均研發投入佔收入比例達5.38%,均居三個板塊之首。
一批創新型企業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快速發展。2014年創業板公司收入超過10億元的公司99家,較上年增加25家,凈利潤超過2億元的公司41家,較上年增加8家,其中藍思科技、東方財富、碧水源、華誼兄弟、匯川技術等已經成為具有較強影響力和創新力的企業。2012-2014年,創業板3年凈利潤複合增長率超過30%的公司共68家,佔該板塊公司總數的15.25%,其中13家複合增長率超過50%。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