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重估A股 外資加倉

  • 發佈時間:2015-04-29 04:30:33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黃瑩穎

  看空中國資産的海外資金,正在急速回流。過去半個多月,香港金管局已12次向市場注資,合計超過700億港元。背後的邏輯是,漲得太快的A股,正在迫使海外機構修正此前的悲觀情緒,開始尋找看多理由。業績壓力正迫使低配A股及H股的主動型基金被迫加倉。

  外資被迫追漲

  昨日,香港市場最大的RQFII ETF南方A50刷出上市以來新高。3月中旬以來,南方A50均價已上漲近40%。港匯過去半個多月,異常堅挺。上週五,香港金管局在美股交易時段尾盤再次入市,注入17.05億港元,單日注資148.8億港元。自4月9日以來,香港金管局已12次向市場注資,合計超過700億港元。

  去年底以來,A股表現強勁。港股從今年3月中旬開始,在內地資金帶動下,結束“溫水煮青蛙”的狀態,市場日益活躍。從3月中旬至今,恒生指數漲幅已超兩成,恒生國企指數漲幅更是接近三成。“A股大盤藍籌股漲幅,使H股和相關港股顯得更加便宜。這樣使海外機構有進一步增強配置意願,迫使部分機構開始重新審視相關的中國資産。”香港一共同基金經理表示。

  業績壓力正迫使低配A股及H股的主動型基金轉向。高盛報告認為,儘管股價上漲使A股變得更加昂貴,但是主動型基金面臨跑輸指數的壓力可能迫使他們增持A股。統計顯示,僅有20%的新興市場基金和40%的亞洲基金(除日本外)跑贏指數,其餘基金明顯不如追蹤的指數,為2009年以來最差水準。目前,主動型基金機會幾乎完全局限在香港和中國大陸。

  報告認為,目前中國股市還沒有漲到頭,其中一個最重要的理由就是全球機構投資者配置的中國資産仍較低。當中國股市繼續上漲時,全球機構投資者將競相買入中國股票,以免落後於指數。

  重估A股

  此前看空中國經濟的海外大行近日轉向。

  摩根大通報告指出,一季度數據體現近期經濟下行壓力,與經濟結構調整措施相關。其中,製造業和房地産業下降幅度最大,這將繼續是全年經濟增長主要拖累因素。但是政策調整、發達經濟體增長提速及全球油價下跌滯後影響,將為中國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增長勢頭提供支援。

  此前被不斷提及的地方債務風險,海外大行觀點亦有諸多積極看法。標普報告認為,中國財政改革使省級政府能夠在國內發債融資,或降低中央政府承擔來自銀行業的或有負債的風險。這一改革將減少地方政府未來預算外借款規模,同時中央政府改善監督,這將限制財政穩定性所面臨的風險。隨著時間推移,會提升中國主權信用度。(下轉A02版)

  (上接A01版)實際上,中國股市上漲可視為對經濟的提前反應。盈峰資本副總經理錢曉宇認為:“根據以往經驗及參照海外市場情況,股市表現總要對經濟的實際情況提前反應3個月到一年。這中間可能會有錯誤反應,但是總體趨勢是一致的。”

  錢曉宇認為,相對於中國投資機構,海外機構與中國有一定隔閡,所以國內投資人敢於投資的方向,海外機構會有一定遲滯。海外機構投資思維方式與國內機構有較大差異,比如,海外機構一般是等數據出來後,才逐步增加或減少投資。

  港匯與A股關聯性強

  過去6年多,除4月9日以來的密集注資外,香港金管局還有另外四次較大規模的干預港匯舉措。

  如2008年8月22日起,香港金管局連續27日累計注資達1654億港元。當時正值中國政府宣佈4萬億元投資計劃前夕。此後數據顯示,借道香港的海外熱錢,大部分涌入內地股市和房地産市場,推動A股和內地房地産市場走出調整。

  第二次注資始於2009年1月2日,整整延續近一年,累計注資近4800億港元。當年A股漲幅近8成,其中QFII證券資産更是接近2400億元。

  第三次注資是在2012年10月24日至2012年12月27日,香港金管局累計注資1100億港元。從時間點上看,當時正值中資銀行股行情前夕。

  第四次注資發生於2014年7月3日至2014年8月7日,香港金管局累計注資750億港元。

  分析人士認為,與上述四次相比,香港金管局本次注資明顯是在行情之後,而上述四次外資均得以提前佈局。從港股和A股的比較看,目前H股相對於A股已出現相當程度的折價,A股溢出效應大大提升原本悲觀的海外投資人的投資興趣。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