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171隻個股融資餘額7日增幅超10%

  • 發佈時間:2015-01-29 00:31:50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實習記者 葉濤

  自中國證監會加強兩融監管以來,兩融市場一度陷入集中償還潮,不過短暫凈償還之後,融資資金很快重燃熱情。最新數據顯示,1月19日-27日共7個交易日內,共有171隻標的股融資餘額增幅超過10%。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標的股主要集中在電腦、傳媒、軍工等成長性較強的行業;同期則有47隻標的股融資餘額降幅超過10%,它們大多來自前期熱門權重板塊。市場人士認為,在年報因素發酵的時點上,融資客如此調倉換股或意味著其選股邏輯重新回歸業績與成長。

  指數重回階段高位顯著驅散籠罩在兩融市場上的陰雲。一週以來,市場單日融資買入金額較1月中旬大幅增長,除1月26日錄得990.32億元,其餘交易日均維持在1000億元規模之上,融資資金也重回凈流入軌道。據最新數據,本週二市場融資買入額環比增加110余億元,達到1104.69億元;同期融資償還額也從908.98億元提升至1060.28億元,由此當天市場再度獲得44.40億元融資資金凈流入。

  反映在個股上,大恒科技譽衡藥業鳳凰股份融資餘額增速最快,位居全部兩融標的股前三甲,具體增幅分別達到104.73%、78.19%、61.54%。整體來看,1月19日-27日共計有171隻兩融標的股融資餘額增幅超過10%,不過即便兩融投資熱情重燃,市場依然不乏個股遭到融資凈償還,上述時間段內,有47隻股票呈現資金凈流出窘態。

  相比之前藍籌板塊單邊上行牽出的“快牛”行情,進入2015年以來,受包括估值水準在內的多方因素影響,A股格局開始向“慢牛”切換,圍繞權重還是成長的兩大方向選擇,市場風格也隨之搖擺,大小盤股之間的“蹺蹺板”劇情屢屢上演。不過,作為嗅覺最為敏銳的資金力量,經歷短暫調整過後,融資客也順應時事,打起了“追捧成長”的新主意。

  以上述171隻資金凈流入速度居前的個股為觀察對象可以發現,來自新興行業的股票佔據其中絕大多數,如隸屬申萬醫藥生物板塊的股票有17隻、隸屬電腦板塊的股票有14隻、傳媒板塊旗下的股票有13隻,電子板塊的股票也有11隻,通信行業明星股高鴻股份烽火通信也有不錯融資表現。從融資資金走向上看,以成長股為代表的中小市值股票依然成為兩融市場“新洼地”,引導資金加速流入。反觀那些融資資金凈流出的股票,特別是7日來融資餘額降幅超過10%的47隻股票,則以房地産、非銀、有色金屬打頭的藍籌板塊佔比近八成。一進一齣,融資客看好“成長”的意圖不言而喻。

  另外,隨著年報時間窗口的開啟,上市公司基本面的優劣也成為投資者投資佈局的重要參考依據。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業績快報顯示公司2014年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增速超過100%的個股有15隻之多,其中光大證券太平洋天舟文化分別達到907.34%、628.41%和498.56%。這意味著即便中國經濟增速出現下行,A股市場依然會有不少股票大幅跑贏宏觀基本面,從數據裏看,這些股票也受到融資客青睞。如上述171隻股票中仍有6隻非銀板塊成分股,其中安信信託融資餘額增速就達到14.53%,而根據最新公告,安信信託預計2014年年度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260%左右。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