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三足鼎立” 油價加速探底

  • 發佈時間:2014-12-08 00:30:43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張枕河

  隨著美國、俄羅斯以及沙烏地阿拉伯等各方對於油價的博弈已經進入白熱化,國際油價上週五再度下跌,紐約商品交易所明年1月交割的原油期價下跌1.45%至每桶65.84美元,刷新2009年7月以來的新低。

  業內人士指出,經濟基礎強勁的沙特在擴大自身市場份額的前提下樂見油價暫時走軟,意圖打壓美國的頁巖油,同時俄羅斯經濟遭受打壓對其也無壞處;美國也希望看到俄經濟疲軟,且其頁巖油産業也並非油價下跌就能迅速拖垮;俄羅斯各類資源非常豐富,並非僅依靠石油。在這種“三足鼎立”的相對平衡態勢下,如果沒有其中一方明顯“示弱”使平衡關係出現變化,油價近期恐怕會加速探底。

  三足鼎立局面形成

  分析人士認為,近期原油價格持續走軟已經被濃縮成了一部“三國殺”,主角分別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中份額最大的沙烏地阿拉伯以及俄羅斯和美國,2013年全年,上述三者分別佔到世界原油産量的13.1%、12.9%、10.8%。目前這三者各持立場,儘管均對外表示原油相關政策絕非針對其他國家,但實際上火藥味明顯。

  對於沙特以及其所代表的海灣産油國而言,目前油價下跌仍在其承受範圍之內,它們更為擔憂的是市場份額流失,而目前可能導致其市場份額大降的無疑就是來自美國頁巖油的競爭。因此在11月底歐佩克選擇不減産後,沙特又于12月4日宣佈,2015年1月將向美國和亞洲客戶提供原油價格打折。市場人士將此解讀為,沙特為爭奪市場份額而將價格戰升級,油價或進一步承壓。

  英國《金融時報》的最新評論指出,沙特以及歐佩克無疑都希望既有高油價又有高産量,但實際上除了2000年到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的一段時間,由於受到中國等新興經濟體帶動,全球石油需求猛增,歐佩克在小幅增加産量的同時,還能盡享油價從每桶20美元一路推高至140美元的收益外,絕大多數時間內油價和産量“雙高”難以做到。在此背景下,歐佩克需要從二者中進行選擇,從歷史上來看,選擇減産未必就會受益。

  上世紀70年代,英國北海油田産量迅猛增加,對國際油價産生了向下壓力。為了維持高油價,歐佩克主動減産。到1985年,歐佩克石油産量已經由高峰時期的每日3000萬桶下降到了1587萬桶。國際油價的確維持在了高位,但由於産量驟降,歐佩克經濟卻遭遇重創,其他産油國家反而從中得利。1985年12月,歐佩克被迫宣佈重新增産以奪回市場份額。國際油價隨後在短短四個月的時間內大幅下跌逾67%,受此大挫後沙特等歐佩克核心國在選擇減産保價時非常謹慎,更何況目前相比當時,來自美國的頁巖油可能會更快地佔領其減産後喪失的份額。

  油價跌勢料難止

  分析人士指出,如果沙特以及歐佩克的實力足夠強勁,其在11月底不進行減産並放任油價繼續走軟一段時間後,美國和俄羅斯與原油相關的行業將會遭遇到大麻煩,歐佩克隨後再從容地減産,油價也會出現回升態勢。但目前而言,歐佩克的影響力已經越來越弱,因此三者的相對平衡態勢如不改變,油價也就難以回升。

  對於美國而言,美國能源資訊署最新數據顯示,今年8月美國從歐佩克進口的原油數量僅佔原油進口總量的40%左右,為每日290萬桶,創下1985年5月以來的最低點。其還預測,即便油價跌至每桶40美元左右,作為美國頁巖油主要産區之一的北達科他州巴肯油田仍能保持盈利。

  彭博能源分析師指出,由於美國頁巖油産業涉及諸多資源盆地和運營商,因此對於油價可能會降至非常低的水準才會迫使美國頁巖油停産。可以説美國還有非常大的容忍空間,而在此期間俄羅斯經濟或遭受更大衝擊,這將是美國所樂見的,因此其並不想促進油價快速回升。

  對於俄羅斯而言,雖然因油價走跌導致其經濟受到重挫,但俄羅斯仍與多國在能源領域有著大量合作,且俄羅斯資源豐富,除原油外還有許多其他資源出口可以仰仗,經濟也絕非能一朝打垮。因此俄羅斯也試圖“坐等”油價走軟進一步打擊美國金融體系,沙特等原油競爭對手也遭受打擊。

  瑞銀集團在最新研報中預測,明年綜合美國經濟復蘇和貨幣政策正常化、中國經濟放緩可能性仍存在、頁巖油投資週期等因素的影響,全球原油市場仍將呈現供給相對過剩的格局,油價至少在上半年將繼續呈現下降趨勢。

  路透社則強調指出,短期內,歐佩克中的富國預計將努力處置內部分歧,艱難地推進不減産、保證市場份額的“擠出競爭對手戰略”,這將使油價繼續走低。美國財政將加大對頁巖油産業的支援和技術研發。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