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把好五個“度”成功狙擊“超跌股”

  • 發佈時間:2014-11-22 01:00:24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掘金之旅

  □ 陳寶林

  機會是跌出來的,風險是漲出來的。當股票超跌時,往往隱藏著極好的投資機會。暴跌股常常也是産生短線爆發力的源泉,是賺取超額利潤的好時機。那麼,作為投資者特別是小散戶們,如何才能成功狙擊好“超跌股”,讓自己也賺個缽滿盤滿呢?

  一、把握好超跌股的“幅度”。當某只股票跌幅累計達50%,階段跌幅達30%,或短期跌幅達10%時,都屬於真正的超跌股。可以從三方面選擇跌幅較大的超跌股:一要選基本面較好的個股。平時要儘量找那些基本面比較好、無明顯利空因素影響而形成的超跌股,如此,才不會踩中“地雷”;二要選好有莊股支撐的個股。不管哪只股票出現超跌現象後,遲早總會出現一個補漲行情,但補漲動力來自多方,如有大戶或股票發行公司這些實力雄厚的莊家被套牢,因其有足夠實力進行自救,所以,反彈動力自然會很大;三要選好多頭能量已明顯集聚的個股。股票跌得越深,下跌動力釋放就越充分,多頭能量就會顯現,集聚的能量也會越來越大。

  二、把握好超跌股的“關聯度”。有些個股與大盤關聯度很高,操作此類股時應做好以下幾點:一要看準個股上升通道是否依然完整。一隻從底部剛剛抬升起來的股票,往往會形成某種上升通道,其波動區間常常在兩條相對平行線內,要至上軌線時賣,觸下軌線時買;二要看準大盤處於何種通道。如果大盤處於下降通道時,只能選擇輕倉股,如果大盤處於上升通道時,既可選擇輕倉股,又可選重倉股、短線股,也可選長線股;三要看準大盤一波行情中最後一跌。如何才能判好這最後一跌呢?其簡單的方法就是利用KDJ技術指標進行判斷,即當大盤呈現一波下跌時,如果2個月內周KDJ在40以下出現兩次金叉,並且第二次金叉位置高於第一次金叉位置,與指數下跌呈底背離現象,則可以基本判定大盤這波下跌是見底前最後一跌。一般而言,一輪行情第一波會由超跌反彈個股帶動。所以,在大盤最後一跌出現的超跌股中選擇股票進行跟蹤操作,其收益必然豐厚。

  三、把握好超跌股的“熱度”。有些超跌股由於前期是市場熱點、重要題材股,只因大盤暴跌所致,但該股熱點尚未退卻,一旦大盤止跌企穩,該股熱點效應就會再度發力。操作此類股的辦法有三:一是依據大盤多空力量定介入時機。大資金進場的前提是多頭佔主導地位,場外資金才會介入,操作此股才會有大空間;二是依據題材熱度定介入時機。熱點題材炒作分三階段。初級階段:市場眾説紛紜,莫衷一是,熱點溫度較底;中級階段:輿論關注,短線客開始追逐,相關板塊熱度明顯升溫;高級階段:大眾開始積極買入,發動行情的主力資金開始撤退,溫點逐步下降。最合理的操作是初級階段買入,最遲中級階段買入,高級階段賣出;三是依據多頭力量確定進入時機。當市場多頭未能佔據上風時,最好選擇放棄,反之可大膽進入。同時,要制定詳細的操作計劃,包括買入價格區間、倉位、賣出的大致時間和價格等,依據市場溫度、認同度,對操作計劃進行適度調整。

  四、把握好超跌股的“緯度”。準確把握超跌股在時空上的緯度,會大大提升成功狙擊超跌股概率。一是儘量找績優類超跌股。由於股市整體持續下跌,績優股也會受市場拖累,導致股價低迷,被投資者恐慌性地拋售,致股價嚴重背離投資價值,買這類超跌股是投資者買到白菜價的最佳時機;二是儘量找那些次新類股。熊市狀態下,次新股由於缺乏實力資金關照,股價將會偏低,估值嚴重偏離價值。但隨著大盤由弱轉強,這類股往往會走出一波像樣行情,此時介入建倉費用較低,是值得買入的潛力股;三是儘量回避高風險超跌股。比如股價連續跌停的個股、業績低迷造成的超跌股、莊家已潛逃的個股。還有ST類股,雖然這類股短線能快速上漲,但行情持續性不足,所以投資者要謹慎介入,注意回避風險。

  五、把握好超跌股的“角度”。一是從行業角度去選股。如超跌股屬於朝陽行業,而其估值又低於本行業水準,且政策支援方面又佔優或屬於壟斷行業,此類股票泡沫會被擠乾,故常會觸發短線暴漲行情;二是從技術面回歸強勢角度去選股。股票技術走勢回歸強勢,量能逐步堆積,價與量齊增,則是短線操作主抓方向;三是從規避風險角度去選股。狙擊超跌股的風險較大,盈利與虧損概率各佔50%。所以,為提高勝算率,最好的辦法是輕倉介入,給自己留有糾錯餘地。或將股票分成兩份,分兩次買入賣出,通過低位攤平法,將風險降到最低。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