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70年軌跡講述“三金”悲歡離合

  • 發佈時間:2014-11-17 02:22:28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實習記者 葉斯琦

  天體力學中有一個著名的“三體”問題,研究的是在相互間萬有引力的作用下,三個天體將如何運動。可惜的是,現在已知“三體”問題不能精確求解。

  在大宗商品市場上,“三金”關係正如“三體”問題一樣令人著迷。美金(美元)、黃金和黑金(石油),是大宗商品市場毋庸置疑的關鍵詞。從歷史上看,以美元為中心,“三金”之間歷經諸多悲歡離合,既有從“蜜月”到“分手”,也有患難見“真情”。

  正如義大利史學家克羅齊所説,“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從佈雷頓森林的黃葉飄散,到“石油美元”的黯然落寞,新興市場國家在世界經濟秩序的構建中正逐步崛起,歷史的車輪總是滾滾向前。

  佈雷頓森林:黃金美元的黃粱一夢

  在美國的新罕布希爾州,有一片廣袤的國家森林,在湛藍天幕之下,透露著安靜而肅穆的美感。1944年7月,一場持續20天的會議在這裡召開,44個國家的政府代表出席,當時最具權威的經濟思想在此碰撞。

  “當年選擇在這裡開會的原因之一,是這裡被大片森林環繞,沒有什麼娛樂或其他分散注意力的事情。”當地人介紹説。

  的確,這場會議的參會者必須全身心投入其中,因為他們將決定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近30年的國際貨幣制度。這片森林名叫佈雷頓森林,而這個制度,正是赫赫有名的佈雷頓森林體系。

  35美元兌換1盎司黃金,這是佈雷頓森林體系的核心,美元和黃金的“蜜月期”由此拉開。佈雷頓森林體系成為以美元和黃金為基礎的金匯兌本位制,其他貨幣與美元掛鉤。

  “與19世紀英國主導的金本位制相比,二戰之後的佈雷頓森林體系在組織結構、運作方式等方面發生了重大變化。其運作結果儘管保證了一定時期內國際金融體系的穩定,但最終維護的是美元霸權。”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院長李向陽指出。

  正是通過確立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美國獲得了巨大收益。李向陽認為,首先,在佈雷頓森林體系下,美國處在世界銀行家的地位,可以用其發行的價值被高估的貨幣購買其他國家資産。其次,美元被人為高估使美國可以入不敷出,保持經常賬戶赤字,卻不用擔心美元貶值。

  “與其説佈雷頓森林體系形成了美元-黃金這種國際金匯兌本位制,倒不如説是美元借黃金之力而成功‘上位’。”一位分析人士説。

  不過,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佈雷頓森林體系的脆弱性逐步凸顯,這就是著名的“特裏芬難題”——如果要保持美元與黃金及其他貨幣的固定比價,美國須保持順差或平衡,以維持全球對美元的信心。然而,為了維持全球經貿擴張對美元的需求,美國又必須處於逆差狀態。因此,美國維持黃金官價的成本越來越高。

  終於,危機出現了。1959年10月,由於肯尼迪在競選時對美元地位的模糊立場,第一次美元危機爆發,倫敦市場的黃金價格一度飆升至40美元/盎司。1968年,由於越南戰爭使美國出現巨幅赤字,第二次美元危機爆發,在該年3月的半個月中,美國黃金儲備流出了逾14億美元,僅在3月14日一天,倫敦黃金市場的成交量就達到了創紀錄的350-400噸。此後,全球又相繼爆發多次美元危機,各國紛紛拋售美元,搶購黃金,使金價大漲,美國黃金儲備急劇減少,並最終無力維持黃金官價。

  到1973年,運作近30年的佈雷頓森林體系事實上瓦解,美元與黃金的“婚姻”宣告破裂。

  “石油美元”:難有不散之宴席

  與黃金“分手”之後,強大的美國急需尋找“黃金”的替代品,以進一步支撐美元地位,“石油美元”體系因此誕生。

  “在全球進入紙幣本位制後,為避免美元信用破産,1974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説服沙特等海灣國家採用美元作為石油貿易的唯一貨幣,此舉隨後引發了所有石油貿易以美元定價,石油因此替代黃金,成為美元作為唯一全球貿易貨幣的基石。”華泰長城期貨能源化工行業高級研究員劉建表示。

  “石油美元”體系以石油為參照、美元為中心。在該體系中,美國作為核心國家,投資、消費並輸出美元;歐洲、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地區持有美元;亞洲國家實行緊盯美元的匯率政策,通過向美國、歐洲出口商品獲取美元。

  美國作家、分析師威廉·克拉克分析,“石油美元”體系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影響力取決於大多數發達國家依賴於石油進口,而購買石油需要美元,所以這些國家需要儲備大量美元,從而對美元的貨幣價值形成有效支撐。

  “石油是支撐美元的重要一環,所以美國對破壞‘石油美元’體系的舉動非常忌憚,挑戰‘石油美元’體系相當於挑戰美國主導的全球秩序。”中信期貨原油分析師潘翔説。

  不過,同黃金一樣,石油與美元的“感情”,同樣經歷了波折。從1974年到1986年,“石油美元”體系運轉順利,沙特等地的石油源源不斷地運往美國,雙方都從中受益。不過,從1986年到1999年,由於美國致力於控制通縮、抑制油價和美元匯率的過快上漲,沙特等國蒙受損失,該體系鬆動。而從2000年至2013年,石油價格長期上漲,歐元融入該體系。據悉,當前全球25%的石油交易以歐元結算,平均每年約7000億歐元,石油與美元的關係進一步弱化。

  俗話説,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石油與美元的關係也逐步走向沒落。值得一提的是,寶城期貨金融研究所所長助理程小勇指出,由於原油、黃金貿易大多以美元計價和結算,並且二者都是衡量通脹的商品,因此原油和黃金在多數時間走勢呈正相關。據悉,石油與黃金的相關性達到約80%,可謂偶遇的“真情”。

  “三金”關係:何處是歸途

  “隨著實物貨幣逐步被電子貨幣替代,黃金作為貨幣擔保物的屬性或將被弱化,這類似于過去的銅和白銀的情況,未來,黃金甚至可能完全退化成僅有商品屬性的商品,那麼其與美元的關係終將弱化。”中信期貨高級宏觀經濟研究員朱潤宇認為。

  至於石油,朱潤宇分析,隨著中國成為石油對外依存度最大的國家,以及美國成為最大的産油國,“石油美元”對美國的重要性開始下降,且隨著俄美博弈等因素,未來“石油美元”體系或進一步弱化,因此從長週期看,石油和美元的關係也將逐步走弱。

  資料顯示,“石油美元”環流形式確實出現了變動的跡象。劉建指出,一方面美國大幅削減海外原油進口,2014年10月自沙特的原油進口量已下滑至85萬桶/天,佔美國總需求不到5%,而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這一比例在20%以上。目前美國石油自給率接近65%,為近30年最低水準。另一方面,金融危機之後美元長期貶值,也致使沙特等産油國不再單純將石油美元投回美國,而是分散至歐洲和亞太等國家。

  “未來‘三金’之間的關聯將逐步脫鉤,其中,原油與美元的脫鉤將更快實現。”劉建説。

  南華期貨宏觀研究中心副總監張靜靜指出,從長週期來看,美元同原油和黃金的關係將是負相關的。數據顯示2001年至今美元指數與國際金價的相關度為-68.6%,同Brent原油和WTI原油的相關度分別為-78.6%和-81.2%。

  “一些特定階段會出現美元與黃金或者美元與原油的同漲同跌,其原因在於美國實際利率水準只是決定黃金和原油走勢的關鍵,已並非唯一影響因素。”張靜靜認為。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認為,未來美元和石油的關係可能出現強化。潘翔表示,頁巖油氣革命成功後,美國超過沙特成為第一大産油國,所以在能源市場的影響力將進一步強化,其國內原油出口禁令的放鬆也能在貿易層面上支撐“石油美元”體系。

  新興經濟體: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

  “我們需要重新開一次佈雷頓森林會議。”金融危機期間有人如是説。的確,從佈雷頓森林體系,到“石油美元”體系,新興經濟體都只是規則的接受者。展望後危機時代的世界,中國等新興經濟體該如何參與全球經濟秩序的建構?

  “面對‘三金’的變化,新興市場必須做好本身防禦資金外流工作,保持銀行系統穩定,降低過度杠桿風險。”程小勇認為,我國需要大力發展金融衍生品市場,實現國際貿易的自主定價權。

  “美元與黃金、原油之間關係的相對弱化與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可能是一種同步關係。”張靜靜表示,眾多國家與中國簽署貨幣互換協議,希望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於單一國際貨幣劇烈浮動帶來的負面影響,這對於人民幣國際化無疑是很好的機遇。

  “由於中國經濟實力的逐步崛起,同時人民幣有著歐元不具備的單一財政主體優勢,因而長遠來看具有良好的國際貨幣潛力,目前已經開始逐步在區域間取代美元成為商品貿易的結算貨幣。”劉建認為,中國應當加快資本項目可兌換,並加大在地區性貿易以及各類事務中的話語權,以逐步提升人民幣的國際地位。

  不過,人民幣國際化尚任重而道遠。朱潤宇指出,從全球結算和資本市場來看,目前美元的地位還難以動搖,全球資本流動還是受到美國經濟和美聯儲的重大影響。雖然“三金”關係逐步弱化,但人民幣國際化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目前還處在量變的階段。潘翔也表示,人民幣國際化之路道阻且長,但是原油期貨採用人民幣計價,以及中俄油氣貿易以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就是一個進步。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或許佈雷頓森林依舊蔥郁,不過歷史的車輪總是滾滾向前。

  新華社圖片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