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上市公司前三季凈利增速回落

  • 發佈時間:2014-11-03 07:5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陳燕青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上市公司三季報上周落下帷幕。數據顯示,兩市A股公司前三季度共實現營業總收入20.89萬億,同比增長6.45%;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9萬億,同比增長9.68%,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速有所回落。分行業來看,TMT、生物醫藥等新興行業和非銀行金融、家電、建築材料等傳統行業同比增速較快,而煤炭、鋼鐵、有色金屬等強週期行業利潤依然下滑。

  中小企業板同比增速最低

  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上市公司前三季度業績同比增速為9.68%,較去年同期14.9%的增速明顯回落,同時也低於今年上半年9.83%的同比增速。數據顯示,第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速僅8.35%,較第二季度的10.93%明顯回落,這也是前三季度凈利潤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

  前三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7.4%,其中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長7.3%,增速比二季度回落0.2個百分點,創下自2009年一季度以來新低。顯然,三季度宏觀經濟增速的趨緩也影響到了上市公司。

  如果從大的板塊來看,創業板前三季度增速最快,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15.96%,這個增速與中報基本接近。其次是滬深300和上證A股,凈利潤同比增速達9.34%和8.85%,而中小企業板同比增速最低,僅增長5.75%。

  另外,創業板公司前三季度營收規模則上升更快,同比增長24.94%,是上市公司整體水準的4倍。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對記者稱,“預計全年業績增速在10%左右,很難超出市場預期。在經濟轉型週期中,目前以傳統行業佔比多的A股公司整體業績難以明顯改善。”

  在具體公司方面,浙江廣廈等1512家公司實現不同程度的業績正增長,佔比約58.99%,其中浙江廣廈以37916.06%的凈利潤增速成為今年前三季度業績增長最快的公司,工商銀行則憑藉2204億元的凈利潤坐上了前三季度A股最能賺錢公司的交椅。

   新興産業增速較快

  就利潤規模而言,金融板塊仍是A股市場的賺錢大戶,僅16家上市銀行前三季度的凈利潤總額就高達1.007萬億元,佔全部上市公司凈利潤的半壁江山。

  前三季度各個行業繼續呈現出“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景象。同花順數據顯示,申萬28個一級子行業中有20個行業前三季度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有8個行業凈利潤同比下降。其中業績增幅前列的行業不乏傳媒、電子、醫藥生物等新興産業,此外也有非銀行金融、家電、建築材料、汽車等傳統行業。

  以電子行業為例,138家公司有89家同比增長,其中長電科技以凈利同比增長1099%領跑,華燦光電利達光電分別以增長739%和537%居二三位。其中,長電科技給出的業績增長理由是:本期銷售收入增加,産品結構調整盈利能力增加。通信設備延續去年高速增長態勢。大富科技今年前三季度凈利潤仍保持86倍的高速增長,而通信龍頭中興通訊凈利潤增幅也達2.3倍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産業,前三季度20家新能源概念公司實現凈利潤合計30.42億元,與去年同期虧損3.43億元相比,變化很大。

  “新興行業在國家的扶持下無疑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比如網際網路、環保等,但轉型週期較長,這些行業短期還難以取代金融、地産、製造業等傳統行業在A股的地位。”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稱,“而且部分新興産業股估值明顯偏高,存在一定的風險。”

   強週期行業仍疲弱

  記者注意到,在業績同比下滑的8個行業中,鋼鐵、有色、採掘等強週期行業赫然在列。其中鋼鐵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下滑17.18%,有色金屬凈利潤同比下滑11.35%,採掘同比下滑8.15%。

  以煤炭業為例,數據顯示,30多家煤炭企業中超過三分之二的公司今年前三季度業績出現同比下滑。其中,國投新集煤氣化神火股份、鄭州煤業等8家以煤炭開採為主業的公司出現不同程度的虧損。

  值得一提的是,前幾年一直保持高增長的房地産行業上半年和前三季度的業績增速均出現同比下滑,房地産行業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下滑8.55%,業績並未因限購和限貸等政策的鬆動而好轉。

  下半年以來部分週期行業如鋼鐵、採掘等板塊均有不錯的表現,但這些行業利潤增速依然同比下滑。對此,同信證券分析師胡紅偉分析稱,“近一段時間部分週期行業漲幅較大,我個人認為不是因為基本面的問題所致,主要原因是新增資金對嚴重超跌的週期股短期內大舉買入從而推升股價,這類個股相對於成長股的高估值具備了可投機的價值。未來如果市場資金繼續增加,不排除還有一定程度上漲,但傳統行業的業績在去産能和轉型的過程中會長期維持在較疲弱的狀態。沒有基本面改善的支撐,將很難走出持續的行情。"

  後市觀點

  市場自上週二的絕地反擊因超跌反彈而被撬動,消息面利好刺激助推股指放量彈升,經濟強勁復蘇的可能性較低,是拖累市場反彈可持續的決定因素。預計本週滬指上攻速率將會有所放緩,周初不可避免面臨技術調整。(西部證券 黃錚)

  A股行情開始切入特有的“年終模式”。按照傳統經驗,此階段的行情一般以熱點魚龍混雜為主要特徵。因此,可預期的是,後期隨著年末效應逐漸增強,行情的波動性會顯著加劇。在此市況下,除非已有了較明確的佈局來年的戰略,否則投資者在年內還應更多以交易型策略為主。(阿琪)

  本週創新高當無任何懸念,權重股的表現仍將決定上行空間和上攻的持續能力,量能驟減激增後則很可能將歸於平靜。

  (中信建投 雲清)

  建議投資者中短線分開操作。短線可積極跟蹤區域題材炒作,尤其是上海、天津、蘇州、廈門等有區域性産業政策刺激的品種,如蘇州高新界龍實業平潭發展等。中線可積極低吸中小市值品種。一是上市以來未大比例送轉增股本的品種;二是業績有望加速提升的品種;三是國家重點投資方向的品種。(金百臨諮詢 秦洪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