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私募機構自主發行漸入佳境

  • 發佈時間:2014-11-01 00:30:44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黃瑩穎

  對於很多私募而言,渠道費用總是一筆不得不花的錢。不過,隨著政策調整,今年大批私募得以“轉正”,自主發行已成不少私募機構的首選。在此背景下,發行新産品的渠道費用變成了可選項。

  格上理財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0月21日,在基金業協會備案的787隻私募産品中,自主發行的産品有574隻,包括證券投資基金476隻、商品基金45隻、股權投資基金41隻、創業投資基金3隻、其他類型基金9隻。備案産品中大部分都是自主發行的基金,可見私募機構在自主發行方面表現活躍。

  從時間點上看,私募機構對於自主發行的意願在三季度出現明顯增加。格上理財在對已備案私募基金分析中發現,上半年備案基金只有159隻,第三季度則新增558隻,相比上半年大增250.94%,可見第三季度備案基金增長勢頭迅猛。其中,貢獻最大的自主發行備案基金,上半年自主發行88隻,到第三季度新增自主發行436隻,相比上半年大增395.45%。在通過自主發行通道備案的私募基金中,私募投資基金和私募股權基金第三季度新增備案基金數量相比上半年分別增長406.85%、1600%。

  此外,費用是私募機構自主發行意願猛增的主要原因。比如,發行一隻規模在2億元左右的私募證券基金,若借助於信託、基金專戶、券商等通道,其通道費、日常託管費等在0.6%-0.8%左右,再加上其他費用,發行成本至少在200萬元左右,但若通過自主發行,目前業內普遍的費用在0.4%以內,即100萬元以內,至少可以節省50%支出費用。

  對於不少私募機構而言,自主發行也是出於對投資鬆綁的考慮。通過信託、基金專戶、券商等通道等第三方託管機構,在私募基金的投資策略中會設置諸多條款,比如倉位限制,不少私募産品合約規定單只股票不能超過總市值的20%。“私募機構一般研究能力、精力有限,覆蓋的股票也相對有限,集中持股反而會降低風險,像我去年最看好的一隻股票,去年到現在漲了4倍多,但由於單只個股佔凈值不斷衝破25%的紅線,只能被動的一路減持,相當可惜。”有深圳私募抱怨。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風控嚴格的第三方託管機構,甚至還要求私募基金經理在買入某只股票時陳述購買理由,這對於私募機構而言,顯然會給投資帶來諸多掣肘。

  再如清盤線,不少私募産品設定凈值跌破0.75即觸發清盤條款等。而正是這一條款,不少私募産品在2012年,即市場行情來臨之時,倒在黎明前夕。

  此外,私募機構通過自主發行契約型基金在發行産品上還存在相對投資人數優勢。按照現行法規,單只契約型基金的投資者人數累計不得超過200人,投資門檻為100萬元,而借助通道發行的私募基金和有限合夥制人數則均不能超過50人,顯然自主發行在發行規模上會相對佔優。

  當然,儘管自主發行優勢較多,但對於大部分未成名、或尚未有足夠“粉絲”的私募機構而言,通過借助信託、券商、基金專戶等第三方增信,在發行新産品時仍是一個較好選擇。

  從目前了解的情況來看,不少知名私募則傾向於“兩條腿”走路,即一邊借助信託、券商、基金專戶等渠道發展新客戶,另一邊則通過自主發行穩定老客戶。發展一批,穩定一批,不失為變通的省錢門道。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