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上交所以年報審核為抓手,推進上市公司資訊披露監管轉型

  • 發佈時間:2014-09-20 23:30:58  來源:上交所網站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4年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對推進監管轉型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其中要求:“證券交易所全面負責上市公司定期報告、臨時公告等資訊披露的一線監管,樹立資訊披露監管權威,加強自律管理”。根據這一要求,上交所在今年的年報審核工作中,認真思考如何推進自律監管轉型、如何以投資者需求為導向做好資訊披露一線監管工作,採取多種措施,全面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在實踐中探索監管轉型新思路,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保障“資訊披露直通車”業務正常運轉。2013年7月,上交所正式實施“資訊披露直通車”業務,上市公司可以通過本所資訊披露電子化系統直接提交公告,並對外披露資訊。今年是上交所實施“資訊披露直通車”後的首個年報披露週期。年報披露期間,上交所全力保障直通車技術平臺,上市公司年報披露的市場效率顯著提升,投資者獲取年報資訊的路徑也更加便捷。現在,投資者已能夠于披露當日的19點之前,瀏覽到當日95%以上的公司年報。

  二是督促上市公司及時更正澄清年報中的典型錯誤。今年年報披露中,上交所第一時間審閱主要財務指標、股東情況等投資者比較關心的內容,及時要求公司對發現的典型錯誤進行更正。例如,金瑞礦業等部分公司將融資融券信用擔保賬戶披露為上市公司股東,未按照要求披露到最終實際持有人,上交所要求公司及時進行了更正披露。另外,有媒體對上市公司年報的解讀中,也對部分公司經營風險、財務狀況提出了質疑。對此,上交所均及時予以高度關注,要求上市公司立即澄清或更正。據初步統計,上市公司根據上交所要求已分別發佈了70余份補充更正公告和80余份澄清公告。

  三是將年報審核重點轉移到投資者關注的事項。今年,上交所以投資者需求為導向,重點審核投資者關注的事項,如公司業務模式、行業趨勢、風險揭示、財務預測等可能對投資者決策産生較大影響的重大資訊。針對部分上市公司經營風險説明不充分,收入成本分析大而化之,非經常性損益産生的影響披露不完整,減值準備計提不充分等情況,上交所均要求公司進一步披露相應的補充公告。例如,吉恩鎳業的年報披露存在風險揭示不充分的情況。對此,上交所在年報事後審核中圍繞年終産生大額收益的資産轉讓交易、毛利率增加、在建工程轉固定資産、海外虧損公司等各項可能存在風險的情況,提出了17個要求公司做出公開説明的問題。又如,上交所關注到中航黑豹未來經營計劃、應收賬款大幅增長、主要銷售客戶、土地補償和減值計提等事項,也已要求公司補充披露相關問題。

  四是及時處理各類資訊披露違規行為。年報審核中,上交所發現,部分上市公司業績預告不謹慎、程式不完備,影響投資者的決策判斷。對此,上交所對存在業績預告差異過大等違規事項的10余家公司採取監管措施或紀律處分。上交所還發現,部分上市公司在資産收購出售、政府補助、關聯交易等方面存在資訊披露不及時或是決策程式不完備的情況。例如,上市公司對超過年初授權部分的日常關聯交易未履行必要的決策程式,對收到的政府補助未及時履行披露義務。另外,部分上市公司在報表數據和會計處理等方面存在常識性錯誤,如對會計估計的適用期間未採用未來適用法等。對年報審核發現的違規線索,上交所快速反應,嚴肅查處,對已核實的違規行為及時採取監管措施或紀律處分。對特別重大的疑點,及時提請證監會相關部門進行核查或者稽查。

  上交所有關人士表示,作為市場組織者和自律監管機構,需要與時俱進,主動適應市場和投資者的需要,加快推進自律監管工作轉型。下一步,上交所將在前期年報工作的基礎上,繼續集中專業人員,強化後續年報披露監管,開展對上市公司年報的分析和總結,引導上市公司提高資訊披露的有效性和針對性,為持續提高上市公司年報品質打下紮實基礎。

  新聞來源:上海證券交易所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