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股票換新裝 股民難識廬山真面目

  • 發佈時間:2014-08-27 07:45:00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楊欣  責任編輯:羅伯特

  股民稱很多上市公司改名換湯不換藥 操作容易被誤導

  頻繁改名一直是A股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據同花順統計,今年以來共有150家上市公司進行過更名,而部分公司在更名後股價出現一飛沖天的走勢,這其中包括近期更名的綠大地、熊貓煙花、湘鄂情等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頻繁更名不但讓前期積累的知名度付諸東流,還可能給股民的操作帶來誤導。

  上市公司因為重大資産重組、借殼上市等原因而改名,本來不足為奇。但在A股市場,各家上市公司追趕“熱點”,在公司名稱上絞盡腦汁,以求與市場熱門概念“聯姻”的做法,著實令投資者眼花繚亂。

  改名公司股價一飛沖天

  數據顯示,從2000年至今,A股公司共有超千條更名記錄,涉及上市公司數百家,平均每年有超過50家公司變換了名稱。而其中改名次數最多的浪莎股份,在15年內因ST等原因改名12次,幾乎每年改1次。排在改名亞軍位置的是西部資源,改名10次。

  日前,熊貓煙花創始人趙偉平表示,熊貓煙花未來將把金融作為主要業務,熊貓煙花的名稱也有可能變更為熊貓金融或銀湖金融。但公司隨後又發佈澄清公告稱:公司沒有計劃對公司名稱及註冊地址進行變更。但在發展煙花爆竹主業的同時,大力發展網路金融等新興業務,根據業務發展情況以增資等形式加大資金投入。

  隨著熊貓煙花的表態,二級市場也給出了積極反響,上週五和本週一熊貓煙花均強勢漲停,本週一的收盤價為16.43元。隨後在昨天停牌。

  類似于熊貓煙花的上市公司不在少數,據同花順統計,今年共有150家公司發生更名(包括因ST、*ST或“摘帽”、“戴帽”而發生的硬性更名)。

   股民難識廬山真面目

  記者了解到,目前監管層對上市公司更名並無明確限制,只要經過公司董事會等法定程式,到工商局變更登記即可。難怪有股民稱:上市公司改名太多,説改就改,頻繁改變名稱、一味地追逐新概念,股民簡直是難識“廬山”真面目。

  資深老股民陳先生告訴記者,他炒股長達10年,至今很多改了新名字的老股票都認不出來究竟是哪一隻。“我印象中改名次數最多的浪莎股份,已改了12次名稱,幾乎每年改1次。”

  “如果是資歷淺一些的新股民,很容易把這些更名的股票看成是次新股,這對股民來説是個很大的投資操作誤導。”

   老股票換新名還是老樣子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公司更名是因為重大重組,公司主營業務發生變化的同時,也有部分公司主營業務並無太大變化,改名只是為了更加突出自身的特點,讓投資者一目了然,比如上海輔仁改為輔仁藥業,藍帆股份改為藍帆醫療

  也有一些處在傳統行業的上市公司,在更名操作中有意隱去了原名稱中所包含的行業特色,取而代之以“股份” 之類的模糊字眼,如萬馬電纜改為萬馬股份、冠福家用更名為冠福股份、名流置業更名為美好集團、遼通化工更名為華錦股份

  “換湯不換藥”似的更名在創業板中尤其突出。截至目前,今年共有7家創業板公司更名。比如宋城股份就將公司更名為宋城演藝,新名稱直接體現公司的主營業務定位和戰略重點發展思路。主營業務無絲毫改變的星輝車模,也湊熱鬧地更名為互動娛樂,以示公司致力於拓展互動娛樂産業生態圈。

   提醒:追逐熱點

  改名未必是好事

  有業內人士稱,上市公司改名也是頗有學問的。什麼行業熱,改名就往什麼地方靠。科技熱,就改某某科技;網路熱,就改某某網路;生物制藥熱,就改某某生物。

  其中,經歷了欺詐上市案發、雲投集團入主乃至停牌重組後,綠大地可謂“脫胎換骨”,公司8月12日更名為雲投生態。此次公司更名顯然也有一番講究,一方面打出了“雲投”的國資招牌,另一方面“生態”二字也是當下最為時髦的題材。

  作為一家主營90%以上都是電纜的公司,遠東電纜近期更名為智慧能源,與智慧城市“沾親帶故”;科達機電更名“科達潔能”,猛一看以為是跟清潔能源相關的公司,實際上主營依然是生産銷售建築陶瓷;億城股份更名“億城投資”,試圖躋身最為熱門的金融圈;梅花集團更名“梅花生物”,立即與高科技的生物概唸有了關聯。

  業內人士指出,上市公司的股票名稱本身是企業無形資産的一部分,公司頻繁改名不僅讓前期積累的知名度付諸東流,一味地追逐新概念還可能讓投資者難識真面目而遭到拋棄。

  如創興資源,上市之初叫廈門大洋,2001年更名創興科技,2007年更名創興置業,2011年轉型礦企,改為現在的名字。公司每次改名都趕當時的熱點,但之後卻業績平平,股價也難有表現。公司轉型礦企後,今年上半年虧損將近2000萬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