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生物制藥巨頭並購熱潮涌動

  • 發佈時間:2014-08-26 00:30:31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楊博

  瑞士制藥巨頭羅氏(Roche)25日宣佈,將斥資83億美元現金收購美國InterMune生物制藥公司。這是該公司近五年來最大規模收購。

  近期全球生物科技業並購潮洶湧。行業分析師指出,手握鉅額現金的大型藥企正通過收購尋找新的業務增長源,最新交易顯示大型藥企對於生物科技藥物的巨大胃口仍然存在。

  高溢價凸顯濃厚興趣

  據羅氏制藥25日發佈的聲明,該公司將以每股74美元的報價收購InterMune,較後者上週五收盤價溢價38%。自8月12日上述收購消息最初曝光以來,InterMune股價已上漲63%。據悉,上述交易已得到雙方董事會的認可。

  羅氏首席執行官韋林·施萬表示,兩家公司擁有良好的戰略和文化契合,羅氏將借助此宗收購擴大和加強呼吸系統藥品業務。

  資料顯示,InterMune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員工總數450人。該公司主打藥品吡菲尼酮(Esbriet)主要用於治療“特發性肺纖維變性”疾病。該疾病會引發肺部深層組織變厚並逐漸結疤,患者在確診後五年內的死亡率極高,每年僅美國地區因該病死亡的患者數量就達到4萬人。

  目前InterMune的吡菲尼酮藥物已在歐洲、加拿大和日本銷售,預計今年底前將得到美國監管機構的許可,成為美國市場上首個治療上述病症的藥物。分析師預計該藥物到2019年的全球銷售額將達到10億美元。

  上述收購交易是羅氏自2009年以470億美元收購美國生物科技公司基因泰克44%股權以來最大的一樁收購,也是羅氏今年以來的第四宗收購。在過去3個月中,羅氏先後收購了丹麥的Santaris以及美國的Seragon Pharmaceuticals和Genia公司,交易總規模25億美元。

  羅氏目前正致力於在腫瘤業務之外拓展新的領域,在近幾年中還逐步終止了糖尿病和心臟病藥物的研發。羅氏首席運營官奧戴表示,未來公司可能發起更多“補強型並購”。今年上半年,羅氏自由現金流規模接近90億美元,分析師預計該公司到2015年將一直保持凈現金盈餘。

  藥企並購胃口大開

  彭博統計顯示,今年迄今為止全球制藥、生物科技和醫療産品行業已宣佈的並購交易總額達到3547億美元,創同期歷史新高,同比增幅超過五倍。

  今年以來,美歐多個制藥巨頭紛紛掏出並購“獵槍”。其中,瑞士諾華制藥公司斥資145億美元收購英國葛蘭素史克旗下腫瘤業務;加拿大制藥商瓦蘭特(Valeant)以45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抗皺藥保妥適的製造商愛立根;德國拜耳斥資140億美元收購美國默克旗下的消費健康部門;美敦力以429億美元收購柯惠醫療;艾伯維(AbbVie)以320億英鎊收購在英國上市的主攻罕見病藥物的公司Shir。

  此外,全球最大的生物制藥公司輝瑞還曾對英國阿斯利康發出1166億美元的“天價”收購要約,儘管被後者拒絕,但仍激發了市場的想像空間。

  事實上早在去年,生物科技領域的並購熱潮就已有啟動跡象。安永在7月中旬發佈的全球生物技術産業報告顯示,去年涉及歐美生物科技公司兼併和收購的交易總價值達557億美元,較前一年增長106%。

  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分析師表示,羅氏對InterMune的收購報價溢價高達38%,顯示出大型藥企對於生物科技藥物的巨大胃口仍然存在。

  市場人士認為,生物科技行業頻現大型交易,顯示出行業參與者的濃厚興趣,手握充沛現金的大型藥企都在通過收購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