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17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小雜糧如何實現大理想

  • 發佈時間:2014-08-18 00:30:43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王姣

  “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早在2000多年前,《黃帝內經》就道出了五穀雜糧養生益氣的妙處。然而過去二、三十年間,我國城鄉居民糧食吃得越來越少,特別是雜糧減少明顯,這導致國人維生素B1攝入量從每天2.5毫克降到了1毫克。

  近年來,隨著人們健康觀念的更新,對飲食更加注重營養的搭配。因其獨特的營養價值和保健功能,小雜糧在居民膳食結構中佔的比重越來越大。如今走進任何一家超市的食品銷售區,不僅隨處可見小雜糧的身影,且價格普遍要高於小麥、大米等精糧。

  隨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以小雜糧為原料的食品加工、醫藥、釀造、飼料等需求量越來越大,國內外市場對小雜糧産品的需求也不斷增加。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2010年,國內粗糧消費量為160百萬噸左右,2013年則攀升至197百萬噸。截至今年8月,中國國內粗糧消費量已接近210百萬噸。

  與此同時,隨著農業綜合能力的增強和人們消費水準的提高,我國農業生産已進入以結構優化調整和産業升級為特徵的新階段,發展小雜糧生産正適應了這一需求,它不僅是我國老少邊窮地區農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國農業結構調整和培肥地力、優化種植結構的重要途徑。

  然而,據記者採訪,目前雜糧産業的發展仍然存在諸多問題。首當即衝即未得到足夠的重視。據《2009年産區綠豆種植情況調研報告》顯示,綠豆種植面積的縮減,與政策鼓勵農戶擴大玉米等大田耕種面積以提高産量的政策導向也不無關係。長期以來,國家和地方政府對雜糧的生産發展無規劃,處於自發自流狀態。其次,雜糧生産粗放且種植規模偏小,資訊不對稱。我國大部分地區的雜糧生産仍處於零星種植、粗放管理的落後狀態,區域化、規模化、産業化程度低,新品種推廣、基地建設、商品開發的産業鏈條仍沒形成,農民種植雜糧帶有很大的盲目性。最後,産業未形成合力,在國際市場沒有話語權。以綠豆為例,目前我國已初步建成洮南、通榆和長嶺巨寶三個以綠豆為主的雜糧市場,但是這些市場自發程度高,缺乏統一規劃和管理,經常被動接受收購企業甚至外商所定的價格,在市場定價中沒有話語權。

  面對上述問題,業內人士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加大財政支援力度,扶持重點優勢品種。要保護農民種植雜糧的積極性,建議國家在政策扶持方面應給予雜糧與大宗作物同等待遇,給予種子、化肥等相關補貼,並重點扶持幾個優勢品種,使更多貧困地區從中受益。二是依靠現代化科學技術,培育壯大雜糧産業。建議加大科研經費的投入,重視雜糧品種改良研究,並整合高産栽培及病蟲害綜合防控技術,通過科研攻關提高雜糧單産,建立優良品種生産基地;與此同時,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合理調整小雜糧的生産佈局,形成相對集中、各具特色的區域化、規模化、專業化生産基地,培育發展一批既有地區特色、又有一定生産規模和科技含量的龍頭企業,提高小雜糧的經濟效益。三是建立有效的市場監管與服務系統,打造中國名牌。要加強科研、推廣和生産企業的聯合,加強外貿企業和生産加工企業、協會的聯合,將千家萬戶的小生産者組織起來,通過提供各種有效的服務,引導農民合理調整種植結構。同時應提高對名牌産品的保護意識,建立名優商品生産基地,加強對名、特、優、稀品種的保護,為中國品牌雜糧發展搭建橋梁。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