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地膜殘留,難題咋解?

  • 發佈時間:2016-05-15 07:17:00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李亞楠  責任編輯:羅伯特

  編者按:現代農業技術和生産資料的運用,對於增加農作物産量大有助益。但是,受技術條件所限或是不恰當地使用,其負面效應也會在某種程度上被放大。比如地膜的殘留,就使部分地區的土壤遭受污染之傷。地膜殘留究竟會造成哪些傷害?治理過程中面對哪些難題?根治還需做些什麼?日前,本報記者深入新疆,探訪當地的治污努力。

  新疆是棉花大省,這裡的農民因棉花而增收,卻也因棉花的生産方式而受傷。

  上世紀80年代,新疆棉花單産低於全國18%—20%。到了2015年,新疆棉花單産高於全國平均水準24.6%。這一指標的迅速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地膜的使用。但農田地膜經過30多年大範圍、大面積使用,殘膜逐年增多,地膜效益和污染加劇的矛盾漸趨尖銳。

  開展廢舊地膜綜合治理,拒絕超薄地膜生産銷售使用,規定殘膜100%回收

  新疆的棉花,大約有2/3的種植面積使用地膜。據統計,覆膜平均使棉花增産16%,而覆膜20年的棉田殘膜卻會使棉花減産12%,增産部分幾乎被殘膜危害和地膜成本抵消。

  “目前使用的地膜主要成分是聚乙烯,它在土壤中極難分解。大量殘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不僅會破壞土壤結構,也會阻礙土壤中水分和養分的運輸,導致土壤環境惡化,影響農作物生長髮育,導致減産。”新疆農科院土肥所所長王新勇説,據調研報告顯示,當土壤中殘膜量達到每畝3.5公斤後,棉花會減産11.8%—22%。而且種子若播在殘膜上,爛種率和爛芽率也會大大增加。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董新光表示,殘膜的危害現在能被觀察到的只是農作物減産,但會不會對地下水和土壤産生其他形式的污染,眼下尚缺乏長期和系統的跟蹤研究。

  “2013年我們測算新疆地膜覆蓋農田中每畝的地膜殘留量是16.88公斤,是全國平均水準的4倍到5倍。經過兩年多治理,現在殘留量應該有所下降,但新疆依然是我國土壤‘白色污染’比較嚴重的地區之一。”董新光告訴記者。

  據初步統計,新疆地膜覆蓋面積大約保持在5900萬畝(含兵團),年使用地膜約25.5萬噸左右,但年回收使用率不足10%。董新光説,殘膜污染已成為制約新疆現代農業發展的重大隱患之一。

  為破解這一難題,從2012年開始,國家在新疆實施了農業清潔生産示範項目,先後在新疆46個縣市開展了農田廢舊地膜污染綜合治理。到目前為止,項目已累計投入資金3.49億元,重點用於支援企業進行廠房基礎設施建設、生産加工設備購置以及殘膜回收站點建設等,以提高新疆廢舊地膜回收和再利用能力。

  從今年5月1日起,新疆正式實施農田地膜管理條例,不但拒絕超薄地膜生産銷售使用,並規定廢舊地膜要做到100%回收。

  兩大難題制約殘膜回收:高效機械回收技術難突破,回收後二次利用成本高、收益低

  專家分析,殘膜回收目前面臨兩大難題。“首先面對的瓶頸是高效機械回收技術難以突破。”王新勇説,新疆使用地膜的種植作物有玉米、馬鈴薯、棉花、瓜類等,覆膜方式既有一膜四行,也有一膜兩行,品種和模式複雜,單一型號的回收機械無法適應,複合型號的機械因研發難度大、使用率低等原因又難以進入市場。

  回收後二次利用成本高、收益低也是殘膜治理之痛。董新光説,再生利用一般用於生産滴灌帶,但回收殘膜生産滴灌帶的成本大概是0.15元/米,而直接用原材料生産的成本只有0.09元/米,殘膜處理加工後價格上沒有競爭優勢,過程中還會産生二次污染,生産企業無法靠市場效益支撐發展,只能依賴政府資金扶持。“但企業自身難以盈利,僅靠這些資金支援,難以實現可持續經營,生産積極性不高。”王新勇説。

  為了促進殘膜回收,新疆在聚乙烯地膜的厚度上制定了地方標準,要求達到0.01毫米以上,“聚乙烯地膜國家標準是0.008毫米±0.003毫米,為降低價格,目前使用的都是比較薄的,回收難度大。”董新光説,厚度增加,回收機械在技術上有所突破,會大大增加回收率,回收企業的原材料供應充足,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

  可降解地膜能使部分作物實現增産,但也存在價格較高、增溫保墑效果不夠好等問題

  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從2013年啟動可降解地膜的試驗示範,2014年、2015年在84個團設12個示範點,示範面積達10.6萬畝。

  兵團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站長王林介紹,經過試驗示範,發現在棉花之外的作物種植上,可降解地膜效果比較理想。比如馬鈴薯種植,與聚乙烯地膜相比實現了5%—6%的增産。但在棉花種植上,卻減産10%左右,“試驗證明目前的材料是可以被降解的,其性能可以被農業利用,但是與聚乙烯地膜相比,其增溫保墑作用還存在缺陷,需要繼續研究。2016年要進行1萬畝左右的試驗,主要採用不同材料之間‘多層共擠’技術,實現性能疊加,以提升強度和增溫保墑作用。”

  但真正大面積推廣可降解地膜,除了技術層面的問題,還有其他難題。新疆潤佳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近兩年一直在做可降解地膜推廣,總經理汪來順有點犯愁:“只靠企業來推廣太難了,農民不考慮污染問題,只會考慮價格,目前喀什0.005毫米的聚乙烯地膜銷量最好。”

  喀什地區疏勒縣巴和齊鄉6村農民穆泰力普·亞森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聚乙烯地膜一公斤10元錢左右,厚度0.008毫米的地膜,每畝地用量大概是3公斤;厚度0.005毫米的,每畝地只要2.5公斤,生産成本25元。但可降解地膜要比聚乙烯地膜貴1倍,而且可降解膜的強度低,容易斷裂,需要通過增加厚度來解決,厚度增加自然要增加用量。“對我們農民來説,這是不小的負擔。”

  另外,正因為“可降解”,必須以銷定産。“當年銷售不出去,第二年就無法使用了,對企業而言,又是一重壓力。”汪來順説。

  但在王林看來,價格並不是問題,“目前的價格是試驗階段的,並不是經過市場競爭後的價格,在大規模推廣開之後,市場會將其調節到一個合理的位置。”

  “我們所説的可降解地膜其實有兩種,一種是氧化生物降解地膜,另一種是全生物降解地膜,目前新疆使用的基本還是氧化生物降解地膜。”王新勇説,這種地膜在降解過程中會産生5%的聚合物,“關於這5%的聚合物,現在學界尚有爭論,不確定它最終能不能完全降解。”全生物降解地膜大概會在50天之後開始降解,但對於新疆使用地膜面積最大的作物——棉花來説,至少需要70天覆膜完整期,這一技術難題目前也依然有待破解。

  使用可降解地膜是大勢所趨,既要加大開發力度,也要加快改進殘膜回收技術

  董新光告訴記者,在花生、玉米等多根系作物種植中,因為殘膜回收難度更大,應鼓勵使用可降解膜。但由於不同環境下降解速度不同,不同作物對可降解的時間要求也不一樣,整體大面積推廣尚需時日。“一區一種一配方是最終的目標。”

  他認為,企業和科研單位應加強實驗,“技術上有進一步提升和創新的空間。”他建議培育龍頭企業,鼓勵有條件的企業開展技術創新、綜合實驗和應用推廣;設立生物降解地膜專項發展基金,扶持生物降解地膜企業、行業發展,從研發、補貼等方面給予扶持;對生物降解地膜的生産企業實行稅收減免、貸款貼息等優惠政策。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學庚對此持相同態度,他認為可降解地膜將來應該達到這樣的要求:2年之內完全降解,不留下任何有害物質,增産效果達到或接近聚乙烯地膜,通過改進工藝或規模化生産,降低價格。

  “使用可降解地膜是大勢所趨,要加快開發力度。但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在此期間,殘膜回收的前景依然廣闊。”作為農業機械設計製造專家,陳學庚近年來一直致力於殘膜回收機械研究。“對機械的要求是操作不能太複雜,回收效率要上得去,回收的殘膜達到綜合再利用的標準。”

  除此之外,陳學庚認為還要加強全民的農田保護意識,“歐洲的地膜覆蓋面積有700萬—800萬畝,但他們不存在殘膜污染問題,就是因為農田保護意識比較強。應當建立適當的政策、法規,通過政策引導和法律約束,來實現誰使用、誰增産、誰治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