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向世界傳遞中國旅遊“好聲音”

  • 發佈時間:2016-05-12 20:34:39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孟妮  責任編輯:羅伯特

  即將於5月18日在北京拉開帷幕的首屆世界旅遊發展大會,註定將被載入中國旅遊業的史冊。其規格之高、涉及範圍之廣,堪稱一次全球旅遊業的頂級盛宴。

  一場如此盛大的世界旅遊業大會為何會花落中國?這將對中國旅遊業産生什麼影響?旅遊業將如何發揮其在促進發展、扶貧和和平事業中的作用?中國旅遊業發展的走勢如何?

  首屆世界旅遊發展大會召開前夕,記者專訪了國內資深旅遊業專家、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遊管理學院院長厲新建,讓他為我們指點迷津。

  記者:您認為中國主辦首屆世界旅遊發展大會有何意義?將對中國旅遊業發展産生什麼影響?

  厲新建:這是水到渠成的大事,體現了中國市場與中國治理之間的有效銜接。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受關注的出境旅遊消費市場,這幾年也不斷提高了在國際性事務上的發言權。但客觀地説,多數還是在別人搭建的舞臺上跳舞。而這次主辦首屆世界旅遊發展大會,不僅體現了中國旅遊市場的強勁實力,更體現了中國在國際旅遊市場治理上不斷增強的信心。中國旅遊發展需要有中國人自己的舞臺,而世界旅遊發展大會正是這樣一個舞臺。通過這個舞臺,中國將在未來旅遊事務的議題設置以及對世界旅遊發展趨勢的主導等方面發揮更積極、主動的作用。

  記者:旅遊業在促進發展、扶貧和和平事業中分別扮演何種角色?

  厲新建:旅遊業要發展需要消費能力的支撐,對於發展中國家和地區而言,則需要外部旺盛消費能力的流入。消費的異地性恰恰是旅遊最重要的特徵之一。通過發展旅遊業,可以有效地從外部引入需求,向本地經濟社會發展注入資金實力和消費能力。對於貧困地區而言尤其如此。也正是因為旅遊在緩解貧困、推動發展方面的突出作用,我國才會在“十三五”扶貧攻堅戰中將17%之多的扶貧任務交給旅遊業。

  和平來自於更多的文化理解。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者的空間流動有助於各種文明之間、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了解,從而避免累積性的文化衝突,所以我們也可以把旅遊看成是文明的使者、和平的使者。之前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很多年份的世界旅遊日主題就涉及和平的內容。

  記者:您如何看待中國旅遊業發展現狀以及面臨的問題?對未來發展有何判斷?應該緊抓哪些機遇?

  厲新建:關於中國旅遊業發展現狀、問題和機遇等方面話題,國家旅遊局領導已經有很多高屋建瓴的論述,也開出了很多有效的藥方,提出了值得期待的戰略。我們沒有理由去擔心未來中國旅遊市場的消費規模和潛力,也沒有理由去擔心中國旅遊的投資能力,但我們需要真正站在全球的視野,通過全球旅遊資源的配置來滿足中國市場不斷增長的旅遊消費需求,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保證中國旅遊的可持續性,才能保證中國旅遊資源的可持續性,才能保證中國環境的可持續性。另一方面,我們要高度重視中國企業對外旅遊投資問題,提高為這些對外旅遊投資的服務能力,包括智力支援、政策鬆綁、投資環境。同時要加強國有體制改革,完善國有企業對外旅遊投資政策、評估、監管。我們還要高度關注旅遊投資領域的不合理效應的累積問題,警惕這些問題對整體中國旅遊經濟發展的影響。

  記者:對此次世界旅遊發展大會,您有何期待?

  厲新建:期待世界旅遊發展大會可以真正向世界傳遞中國的聲音,把中國在過去摸索的經驗、模式充分向世界展示。因此,本次大會宣傳好、展示好旅遊發展的中國經驗、中國模式是最值得期待的。

  期待通過這次世界旅遊發展大會提升中國旅遊在全球化視野和國際性議題設定等方面的能力。通過與來自世界各國專家、官員、企業家的交流,提升中國旅遊發展的全球化視野,同時通過這次大會鍛鍊我們在國際化語境下的旅遊議題設置能力,只有不斷提升我們在國際性議題設置方面的能力,世界旅遊發展大會自身的可持續性才能得到保障。

  期待通過這次世界旅遊發展大會準確地傳遞中國龐大的旅遊市場需要強大的中國治理的訴求,這不僅表現在中國國內市場的治理方面,也包括中國在世界市場治理方面的能力。

  期待通過這次世界旅遊發展大會廣泛地推廣中國業已形成的諸多旅遊領域、休閒領域的國家標準,讓這些中國標準能夠在國際市場上發揮更大的作用,讓中國旅遊服務成為中國服務走向世界的排頭兵。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