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將金融“活水”引向實體經濟

  • 發佈時間:2016-05-11 01:30:28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我國貨幣池子裏的“水”已經不少,但要讓金融“活水”更好地澆灌實體經濟,卻仍有不少體制機制障礙,要靠改革加以破解。展望“十三五”,我國正加快金融體制改革,健全現代金融體系,為經濟結構調整和動力轉換營造良好的金融環境。

  一季度直接融資顯著增加

  在“十三五”開局首季,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信貸領域取得了積極進展,直接融資也顯著增加。一季度,全國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6.59萬億元,創歷史同期最高水準;智慧製造等高新技術領域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長8.9%的同時,産能過剩行業中長期貸款餘額同比下降0.2%;小微企業貸款增速為14.5%,比大型企業和中型企業貸款增速分別高2個和5個百分點;企業債券融資達到創紀錄的1.24萬億元……

  儘管如此,如何提高金融調控和服務的有效性,將金融“活水”更多地引向實體經濟仍是“十三五”期間金融改革需要直面的問題。就此,“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豐富金融機構體系,健全金融市場體系,改革金融監管框架。

  十部委啟動金融重點專項規劃編制

  日前,由人民銀行牽頭,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資訊化部、財政部、農業部、商務部、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等十部委共同參與的金融“十三五”重點專項規劃編制工作正式啟程。

  “十三五金融專項規劃的目標是建立現代金融體系。”央行副行長陳雨露表示,通過金融專項規劃的編制,明確未來5年中國金融改革發展的戰略目標、主要任務和重大舉措,具有重要意義。

  針對這一系列課題,金融業的探索已經在路上。在第一批5家民營銀行試點成功的基礎上,又有12家進入論證階段;投貸聯動首批試點已經明確,5個地區和10家銀行獲得資格;設立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提上議事日程,建立全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指日可待……

  “在金融機構的努力下,一個多層次、多元化、互補型、功能齊全和富有彈性的金融市場體系正在逐步形成。”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郭田勇表示,金融市場體系建設正朝著進一步細分市場、提高效率的方向邁進,以適應實體經濟需要,讓信貸、債券、股票等多種融資需求都找到與之匹配的市場。

  爭取有更多的創新和突破

  陳雨露表示,“十三五”時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時期,必須準確理解和把握國內外發展環境的深刻變化,明確金融改革開放的基本方向,聚焦新形勢下的重大現實問題,爭取有更多的創新和突破。

  時下,創新已經成為各家金融機構應對競爭、謀求轉型的共識。隨著消費金融公司試點推廣至全國,金融機構正在創新消費信貸産品上下工夫;在第三方支付機構和監管倒逼下,五大國有銀行聯手宣佈手機轉賬免費;小額貸款、融資擔保機構等機構創新服務,推動民間融資陽光化……

  銀監會政策研究局副局長廖媛媛表示,在“十三五”期間,銀行業發展要更加注重創新和改革,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積極推動民間資本進入,引導各類銀行業金融機構實現特色化、差異化發展,推進銀行優化信貸結構,促進銀行充分利用大數據雲計算等資訊技術,豐富金融産品和市場層次,並建立健全與各項創新相匹配的風險管控能力。

  推進多部委協同發力監管模式

  “金融創新”和“金融監管”雙輪驅動,在堅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下,正共同推動著我國金融體制改革加速前進。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規範發展網際網路金融;紮緊制度籠子,整頓規範金融秩序,嚴厲打擊金融詐騙、非法集資和證券期貨領域的違法犯罪活動。

  “伴隨著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紮實展開,多部委協同發力的監管模式進一步推進。”郭田勇説,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金融監管需要不斷調整,統籌協調,形成有力有效的現代金融監管框架。

  注重創新和改革,注重普惠金融發展,注重全面推進綠色信貸,注重雙向開放,注重金融安全……“十三五”期間,現代金融體系的建立將極大地促進我國經濟結構優化調整。

  ■相關新聞

  金融“十三五”要建立現代金融體系

  中國人民銀行4月25日發佈消息,金融“十三五”專項規劃編制工作即將啟動,專項規劃的目標是建立現代金融體系。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在金融“十三五”專項規劃專家座談會上指出,現代金融體系主要內容包括:深化金融機構改革,完善治理良好、結構合理、競爭力強、充滿活力和創造力的金融機構體系;加強金融市場建設,健全多層次、多元化、互補型、功能齊全和富有彈性的金融市場體系;完善宏觀調控體系,健全貨幣政策框架;建立符合現代金融特點、統籌協調監管、有力有效的現代金融框架。

  現代金融體系主要內容還包括:積極穩妥推進金融創新,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擴大金融業雙向開放,服務全方位開放新格局,完善國際經濟金融治理體系;建立更加有力、有效的國家金融安全網,切實有效防範金融風險;健全金融基礎設施,營造良好金融生態環境。

  陳雨露要求,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五大發展理念引領金融“十三五”專項規劃編制,做好金融改革發展的頂層設計。

  ■名詞解釋

  金融體系

  在現實中,世界各國具有不同的金融體系,很難用一個相對統一的模式進行概括。從直觀上看,發達國家金融制度之間一個較為顯著的區別體現在不同的國家中金融市場與金融仲介的重要性上。這裡有兩個極端,一個是德國,幾家大銀行起支配作用,金融市場很不重要;另一個極端是美國,金融市場作用很大,而銀行的集中程度很小。在這兩個極端之間是其他一些國家,例如日本、法國傳統上是銀行為主的體制,加拿大與英國的金融市場比德國發達,但是銀行部門的集中程度高於美國。

  從一般性意義上看,金融體系是一個經濟體中資金流動的基本框架,它是資金流動的工具(金融資産)、市場參與者(仲介機構)和交易方式(市場)等各金融要素構成的綜合體,同時,由於金融活動具有很強的外部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視為準公共産品,因此,政府的管制框架也是金融體系中一個密不可分的組成部分。

  一個金融體系包括幾個相互關聯的組成部分:第一,金融部門,包括各種金融機構、市場,它們為經濟中的非金融部門提供金融服務;第二,融資模式與公司治理,包括居民、企業、政府的融資行為以及基本融資工具,協調公司參與者各方利益的組織框架等;第三,監管體制。

  金融體系不是這些部分的簡單相加,而是相互適應與協調。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