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16+1合作”各國最高法院院長聚焦資訊化:媒體與司法關係引關注

  • 發佈時間:2016-05-05 19:0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蘇州5月5日訊(記者 李萬祥)中國-中東歐國家最高法院院長會議5月4日至5日在江蘇蘇州召開。期間,與會各國圍繞司法改革、司法公開、資訊技術在法院工作中的應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等內容進行了專題研討。其中,資訊技術給法院帶來的深刻變革引發各方關注。

  斯洛伐克共和國最高法院副院長亞爾米拉·烏爾班科娃在專題發言時認為,通過資訊技術實施電子文書公開,將視頻會議系統用於溝通與詢問,更好地公開法院工作資訊,發佈法院判決,提供簡便的法律法規獲取途徑,法院因而能夠更加公開。

  據烏爾班科娃介紹,在此方面,2016年初投入使用的電子法律與資訊門戶網站SLOV-LEX方便使用者持續查閱斯洛法克法律、現行法律解釋,並且可以更方便地獲取法律授權合併文本。

  烏爾班科娃表示,該項目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法律文件官方表述的電子文本,逐步提高電子化程度,最終使電子文本成為有約束力的法律文本。這些電子內容經國家認可,並將逐步取代印刷法律文本。

  以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為代表的資訊化浪潮正改變著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其所帶來的深度和廣度前所未有。同樣,資訊技術也給中國法院帶來深刻變革。

  例如,資訊系統和智慧化服務將法官從大量具體、繁瑣的事務中解放出來,促進了法官職業化和員額制改革,有力提升了法官的司法能力;遠端視頻技術讓足不出戶行使訴權成為現實,減輕了當事人和律師的訴累;審判流程、裁判文書、執行資訊全過程網上公開,以公開促司法公正。

  2015年2月,中國最高法院發佈了《關於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意見》,出臺了65項司法改革內容,其中35項改革需要借助資訊技術手段實現。

  中國最高法院副院長賀榮介紹,近年來,資訊技術在中國法院廣泛運用。最高法院積極推動全國法院司法業務與資訊技術融合,建成了辦公內網、法院專網、外部專網、網際網路和涉密內網等五大網係,開發服務於社會公眾、審判執行和司法管理的十類業務應用。

  記者發現,通過“網際網路+”的再造功能,中國法院案件資訊資源實現“一盤棋”統籌,“一張網”運作,大數據為司法提供強大支撐。例如,各級法院現在都使用綜合辦案系統,快速進行網上案件流轉和審批,高品質輔助生成裁判文書、智慧糾錯,辦案效率和品質得以大幅提升。

  2014年,中國最高法院建成全國法院數據集中管理平臺和國家司法審判資訊資源庫。目前,該數據集中管理平臺已匯集全國3512個法院,近年來7900多萬件案件數據和4200萬份裁判文書。現在,中國法院資訊還實現了每5分鐘自動更新、匯聚。

  當前,“網際網路+”促進新媒體飛速發展,輿論的力量更具滲透力,審判過程也不能例外。司法公開與獨立審判的關係在新時期更加複雜。

  立陶宛共和國最高法院院長日姆維達斯·諾爾庫斯在專題發言中提到,在立陶宛,根據開放法院原則的要求,公眾和媒體可自由討論法院的審理過程、聽證會、審查和判決。但是,獲取資訊的同時,也要承擔準確、公平報道的責任。

  記者從會上獲悉,目前中國最高法院正在制定具體的改革方案,以落實新一輪司法改革中“規範媒體對案件的報道,防止輿論影響司法公正”的明確要求。

資訊化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先河環保 20.98 2.94%
2 國電南自 5.23 1.36%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國電南自 5.23 1.36%
2 先河環保 20.98 2.94%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