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糧價倒挂,為何不能依賴進口

  • 發佈時間:2016-04-28 07:31:24  來源:新華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7日,在全省領導幹部糧食安全專題研究班上,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兼辦公室主任陳錫文,就國際國內糧價倒挂前提下,怎樣破解農業難題、提高農業國際競爭力做了精彩講演。

  國內糧價為何比國際高

  陳錫文説,2004年至2015年,我國糧食連續12年豐收,增産幅度明顯,農民收入也在不斷增長。但最近幾年,糧食領域出現一些新情況,産量不斷增長,進口數量和庫存數量也在不斷增長。現在的總庫存處於歷史最高水準,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糧食增産、進口也增加?因為國際糧價比國內低。近年來,土地租金、勞動力工資等要素價格大幅提升;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之後,從2012年底開始,國際糧食價格大幅度下跌,到去年底,跌了1/3左右。

  還有更複雜的原因。2005年我國進行匯率制度改革,10多年來,人民幣對美元升了26%,糧食貿易以美元計價,導致儘管在國際市場價格沒有變,但進口到中國的價格就低了。其次,進口糧食多數是通過海運,國際油價大跌導致運輸成本降低,以前從美國進口糧食,運價每噸在100美元到150美元,現在跌到30多美元。而我國為了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一直執行糧食最低收購價,價格還在逐年上調,多個因素疊加,國內糧價就比國際貴多了。

  國際糧價便宜能否多進口

  有人提出,既然糧食生産成本這麼高,糧價這麼貴,政府還要給補貼,那少種點不行嗎?國際市場糧價便宜,多進點不行嗎?陳錫文認為,這一説法從經濟上講有其合理性,但絕對不能這麼做。

  “糧食安全,更主要地體現在農業産業安全,體現在農民生計的安全。”陳錫文解釋説,如果國內農産品市場被國外農産品佔據,那農民靠什麼吃飯?去年年底統計數字表明,我國農村人口超6億,城市化是個漸進過程,農民不種地還能幹什麼?所以,糧食去庫存只是技術性問題,而國家糧食安全、農民生計卻是戰略性問題。世界200多個國家與地區,其中超四分之三自己生産糧食。中國加入WTO時承諾對國際開放包括糧食在內的市場,但中國有自己的國情,要保護農民利益和農業産業安全,所以我國承諾可以進口糧食,但有配額限制。如果進口數量沒有超過配額,那麼只徵收1%的關稅;若超過配額,從超過的第一噸開始就要徵收65%關稅。現在説國內糧價高於國際糧價,指的都是關稅配額內進口的。如果加65%關稅,價格自然就高了,這是一道重要防火牆,因此,不存在價格高過國際市場就不用自己生産糧食的問題。

  當然我們需要有危機感,畢竟國內糧食價格比國際高出30%到50%,如果不提高競爭力,5到7年內價格可能比國際市場高出65%到70%,這樣,關稅配額制度也沒有用了。

  提高農業競爭力需要新理念

  如何化解國內外糧價倒挂這一難題?陳錫文認為,中央提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要針對目前我國農業發展現狀:品種不適應市場需求,價格缺乏競爭力。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有全新的理念和政策。

  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市場要在農産品價格形成機制中發揮更充分的作用。市場定價就是根據供求關係來確定價格,價補分離就是價格是價格,對農民的補貼不在價格內進行補貼,而是在價格外進行補貼,具體方案目前還在進一步測算。而市場定價就要有真正的糧食市場,要有多元化的主體實行多渠道流通;價格機制形成之後,要能夠擋住國際市場進口,讓國內加工企業更多使用國産糧食。如果這個局面出現了,就不會有高庫存,也不會大規模進口。

  現在大家一致認為,發展現代農業沒有規模不行,而要有規模就得流轉土地,目前全國大約33%的家庭承包土地已經流轉。但是不是只有土地流轉一個途徑呢?不是。有不少地方農民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建立股份經營合作社,純收入分紅,這就沒有土地流轉費這一説,經營者和土地承包人是捆在一起的,這樣做,首先能夠保證糧食産量,保證國家糧食安全。另一種方式是土地託管,就是委託別人來種,農民不會擔心將來會不會失去承包權,也沒有土地流轉費問題。這種創新最大的好處是節約成本。專業化農業公司種田,農資價格享受批發價,專業組織有大多數農民買不起的先進農業機械,專業農業公司更善於引進優質新品種、實現優質優價。把最現代化的東西通過一定組織形式,用在小規模農戶身上,讓他們享受到最現代化的農業技術和裝備,是提高農業競爭力的一條主要途徑。

  本報記者 朱新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