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香港經濟觀察:香港特區政府多舉措助中小企業渡難關

  • 發佈時間:2016-04-25 21:09:58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香港4月25日電 題:香港經濟觀察:香港特區政府多舉措助中小企業渡難關

  新華社記者顏昊、蘇曉

  兩個星期前的一天上午,香港金邊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達邦接到一個電話,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問他,香港中小企業主目前最亟須特區政府怎樣的幫助?

  劉達邦的公司在香港、內地以及海外製造和銷售建築材料。他告訴記者,在內外經濟下行壓力下,香港中小企業正面臨資金週轉、市場開拓等方面的嚴峻挑戰。

  “香港旅遊、餐飲和零售業不景氣,房租成本又一直居高不下,許多香港中小企業的日子不是很好過。”劉達邦對記者説。

  特區政府以及業內剛剛公佈的數據也印證了劉達邦的看法。政府統計處公佈的最新就業數據顯示,香港失業率在連續8個月保持在3.3%後,1至3月份微升0.1個百分點至3.4%,是2013年後期以來的最高水準。大部分行業的失業率均見上升,建築業及零售業的升幅較為明顯。

  香港生産力促進局公佈的今年第一季度“渣打中小企業領先營商指數”顯示,綜合營商指數繼上一季度後進一步下跌至42.8,為指數創立以來新低,反映出香港中小企業持續看淡前景。

  香港目前有超過32萬家中小企業,聘用的僱員數量佔全港私營機構僱員的一半。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認為,中小企業是香港穩經濟、保就業的“中流砥柱”。

  身為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的榮譽主席,劉達邦表示,儘管特區政府施政也面臨一些困難,但在許多中小企業面臨嚴峻挑戰之際,政府還是積極想辦法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香港實行的是高度自由的市場經濟。特區政府發言人對新華社記者表示,通過各政府部門和半官方機構,特區政府為香港的中小企業提供資金、市場開拓和資訊服務等方面的支援,以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在資金方面,為了幫助中小企業更容易地向銀行爭取到貸款,特區政府自2001年以後推出了中小企業信貸保證計劃,由特區政府提供信貸擔保,協助企業取得最高達1200萬港元的貸款。

  截至今年3月底,該計劃已經累計為2.9萬多項中小企業貸款提供擔保,累計信貸擔保額達230.8億港元;香港中小企業通過該計劃累計獲得貸款484.5億港元。

  為了響應中小企業要求降低貸款審批門檻的呼聲,蘇錦樑近日更罕見地直接致信香港多家銀行,希望金融機構更加支援中小企業,讓更多企業能夠利用政府提供擔保的融資服務。

  此外,特區政府去年向中小企業“市場推廣基金”和“發展支援基金”注資15億港元,並於當年第三季度將“市場推廣基金”的資助範圍擴大到網際網路平臺,將“發展支援基金”每個項目的資助上限由200萬港元提高至500萬港元。

  劉達邦自己的公司近年來積極參加美國建築師協會展覽會,加大海外市場推廣力度。去年他的公司成功獲得“市場推廣基金”數萬港元的資助。

  2012年,為了協助香港中小企業及行業組織把握國家“十二五”規劃的機遇,更好地開拓內地市場,特區政府特別推出一項總值達10億港元的“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專項基金”(BUD專項基金)。

  在香港經營四十多年的和生實業(香港)有限公司以香港為基地代工生産各種交通及電器産品的塑膠零件,一直希望打造自己的品牌。2014年,該公司的一項産品發明獲得BUD專項基金22萬港元的資助,成功地創立了個人護理産品系列的自有品牌。

  和生實業董事經理龐達榮認為,獲得BUD專項基金資助讓企業成功地從代工原始設備製造升級轉型為自有品牌的運營模式,能夠更加積極地參與內地展會及市場。

  香港林師傅食品有限公司創始人林世聰也是BUD專項基金的獲益者。他的公司獲得了28.8萬港元的資助,得以升級公司在內地的廠房設施及生産工序。如今,他的公司在深圳生産的天然農産品餡料遠銷至黑龍江。

  “內地幅員遼闊,食品配料如果在常溫環境下送到不同省市且保持品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獲資助後,我們得以對加工設備升級改造,大大延長了産品的保質期,無須冷藏,從而節省了配送成本。”林世聰説。

  截至3月底,香港中小企業及機構分別有539項及50項申請獲得BUD專項基金下的“企業支援計劃”及“機構支援計劃”資助,總資助額達3.72億港元。

  在提供資訊方面,特區政府自2002年起設立中小企業支援與諮詢中心,為香港的中小企業提供營商所需的一站式免費諮詢服務。

  中心經理王偉告訴記者,中心設立10多年來,每年平均收到400至500項“問問專家”業務諮詢服務申請,涉及的諮詢內容涵蓋市場推廣、成立公司流程、各種支援中小企業基金的資料以及會計、法律等方面。中心每年能成功安排100多場專家與企業主預約見面。

  此外,中心還設立各類專家和企業主的長期合作機制,即營商友導計劃,讓經驗豐富的企業家、高級行政人員及專業人士能長期跟蹤服務企業主。王偉透露,該計劃累計受惠1300多家中小企業。

  除了在資金、開拓市場以及提供資訊服務以外,特區政府還為中小企業量身訂制了培育計劃以及共用工作空間,為中小企業主提供負擔得起的租賃空間以及技術培訓支援。

  “特區政府十分重視中小企業的發展,致力為中小企業締造有利營商的環境。”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發言人説,“我們密切留意經濟情況的轉變,不時檢視我們的措施,以為中小企業提供適切的支援。”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