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太行深處春滿山 “生態經濟溝”引人紛至遝來

  • 發佈時間:2016-04-25 14:26:19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石家莊4月25日電(記者高博、孔維一、馬倩)4月下旬,位於太行山深處的邢臺市前南峪山場已經披上了綠裝。站在前南峪村山頭俯瞰,蜿蜒的柏油路依山而建,山場上480萬株樹木密密麻麻,山腳下一棟棟二層小樓錯落有致,白墻紅頂掩映在翠綠中,好一幅山居景色。

  今年46歲的前南峪村村民王海書這個春天一直在忙碌中。除了要管好山場上自家的幾畝蘋果樹,王海書把大部分時間都放在了經營家庭旅館和農家樂上。

  “這段時間是我們最忙、最掙錢的時候,去年家庭旅館的收入有十多萬。”王海書告訴記者,山裏空氣好,現在城裏人週末喜歡到郊區玩,村裏遊客爆滿,在前南峪像我這樣的家庭旅館有30多家。

  前南峪被譽為“太行山最綠的地方”,山上林木覆蓋率達90.7%。春天,這裡是花的世界,十幾種果樹花競相開放。秋天,這裡是果的盛宴,果香四溢。

  2015年前南峪村旅遊收入超1000萬元。王海書説,從荒山到花果山,有了好風景,就等於栽下了“搖錢樹”,我們能賣鮮果,又能賣風景,這歸功於政府的山體綜合治理和生態經濟溝建設。

  長期以來,河北省太行山區一直是生態建設和經濟發展的薄弱區域,山體開發一度經歷了開山挖礦發展經濟、關礦後農民又返貧的階段。而近年來,邢臺市通過發展“溝域經濟”,探索出一條集生態治理、觀光農業、旅遊休閒為一體的山區發展新模式。

  早前的前南峪荒山禿溝,無雨成旱、雨大為洪。前南峪村黨委書記郭天林介紹,“惡劣的生態環境,讓前南峪村老百姓雖守著8300畝山場,卻仍要到山西要飯吃。”

  為求生存,前南峪開始了一場治山、治水、治溝的建設。郭天林告訴記者,發展“溝域經濟”必須把生態建設放在首位,這是多年荒山治理總結的經驗。

  據介紹,在山區綜合開發方面,邢臺市推行四種模式,實施四個結合:四種模式是重點打造果品生産型、林下産業型、觀光休閒型及農産品深加工型,四個結合是與旅遊開發相結合、與扶貧開發相結合、與生態建設相結合、與農民增收相結合,在追求生態效益的同時,也讓山區百姓富起來。

  前南峪村是邢臺太行山區生態經濟溝建設的一個縮影。在礦産大市邢臺沙河市出現這樣一種新現象:19名礦老闆棄“黑”轉“綠”,不再“坐吃山空”,而是主動在太行山上搞起現代農業開發。

  沙河市白塔鎮張下曹村那道原本寸草不生的紅石溝,如今松柏、核桃遍佈山腰,櫻桃、藍莓覆蓋山腳。承包開發了這2萬畝荒山的煤礦老闆張保國,已經將荒山坡打造成了集種植、養殖、旅遊于一體的生態園。

  從“挖山”到“治山”,張保國很有感慨,昔日搶山開礦,今日搶山開發,下一步要從“賣風景”到“賣創意”,走農旅融合生態經濟發展之路。

  據悉,近年來,邢臺市共開發經濟溝1040條,其中高標準建成的有531條,總面積達到111.2萬畝,農民在達標經濟溝中的每畝收益達到2000元,多者突破萬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