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優質品種,讓米質更好

  • 發佈時間:2016-04-25 01:31:07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趙正平本報記者楊丹丹

  “‘豐樂兩優3905’是比較優質的水稻品種,抗病性強、産量高、口感好,農民朋友們可以嘗試種植。”近日,在安徽省來安縣農委種植業協會的全體會議上,縣農技推廣中心副主任張勤一邊説一邊點擊滑鼠,講臺上的大螢幕立刻出現了種子樣品的圖片。來安縣加成家庭農場的農場主吳鼎良在大會現場邊聽邊記很是投入,當螢幕出現圖片時,他也立刻掏出手機翻拍。“這樣的大會在來安縣一年都會舉辦好幾次,每場都得早早來佔座,要不根本擠不進來,會上推介的新品種回去試種都會有驚喜。”吳鼎良説。

  從小在農村長大的吳鼎良一直對土地有著特殊的感情,2012年他大學畢業,沒有隨同學一起加入找工作的大流,而是回家流轉了800畝土地,當起了職業農民。回憶起剛剛創業的艱辛,吳鼎良直搖頭,“那時候缺乏土地管理經驗,也沒有選擇到合適的品種,再加上碰上稻瘟病大爆發,當上農民的頭一年,我種的水稻幾近絕收。”據吳鼎良介紹,那一年光是種水稻,他的直接損失就將近20萬,這些錢對於剛剛起步的農場可是一筆鉅款,想到廣袤的沃土幾近顆粒無收,吳鼎良急得整夜睡不著覺,卻也毫無辦法。就在他一籌莫展之時,縣農技推廣中心的專家主動找上了門。

  專家們很快找到了問題所在,原來吳鼎良當年種下的種子品種“湘兩優1128”還處在試驗階段,尚未經過審定,就當時來説是稻瘟病的高感品種。專家們當即給吳鼎良推薦了“兩優8106”和“兩優289”兩個高産、穩産的水稻品種,並告訴他,下次在選用種子時一定要注意種子是否經過審定,並且要適合在長江中下游種植。

  按照農技專家開的“藥方”,第二年,吳鼎良在農場裏種上了合適的品種。撥得雲開見月明,那年,加成家庭農場的水稻畝産平均達到了1100斤,而且産品的米質達到了國家二級優質米標準。經過了這次事件,吳鼎良樹立了堅定的品牌意識,在農場的後續發展中,他堅持選用優質專用品種,走品牌化、專業化的路子。如今,來安縣加成家庭農場已經發展成為擁有耕地1200余畝,年收入超過30萬元的大中型農場,水稻、小麥都實現了規模化種植。而吳鼎良,這位1990年出生的“老農民”,也被評為安徽省優秀青年農場主。

  和吳鼎良一樣,來安縣大英鎮夏青圩農場的農場主劉永兵也是嘗盡品牌化種植的甜頭。劉永兵2004年就開始從事農業生産,是來安縣首批家庭農場主之一。對於品牌的力量,這位種田的“老把式”深有感觸,“以前不知道選用好的品種,種出來的水稻水分、口感都不行,收穫時經常因為産品不達標而不得不降低價格,甚至很多稻米都進不了‘國庫’。後來我每次播種都選用縣農委推薦的優質品種,如今,我們合作社種出來的稻米送到糧庫,質檢員都會誇我們的糧食品質好。”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