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3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吉林石化扭虧記

  • 發佈時間:2016-04-24 08:16:33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長春4月24日電 題:吉林石化扭虧記

  新華社記者王存理、姚友明

  在吉林市,松花江蜿蜒曲折穿城而過,城區一分為二。

  在江北,一片裝置設施林立、管線蛛網密布的工業區,是中國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所在地。這裡赫赫有名:新中國第一桶染料、第一袋化肥、第一爐電石從這裡産出,結束了中國化工産品完全依賴進口的歷史。

  與靜靜流淌的松花江不同,江畔的這家“新中國化工長子”近年來在市場經濟驚濤駭浪中歷經沉浮:從部屬到地方,再到中國石油轄管,從虧損69億元到今年第一季度10年來首次營利7.7億元,譜寫了一曲國有企業肩負社會責任,銳意進取的奮進之歌。

  扭虧的歷程中,國家幫助扶持、企業擔當負責、工人奮力拼搏,都深深地印在總經理孫樹禎的腦海中。“國企絕不是虧損和包袱的代名詞,國企工人是一支優秀可靠的力量,如果市場環境不再有大的變化,吉化可以將虧損的帽子永遠拋進松花江裏。”

  “省一分錢就是創一分效”

  到過吉化的人,都為其前途捏一把汗:運作60多年,逐漸升級改造形成的煉化業務,與國內外新建成的現代化煉化企業競爭,如同小舢板面對巨輪;傳統觀念和體制,在市場經濟瞬息萬變中顯得力不從心;龐大的辦社會包袱壓得企業喘不過氣;作為生産型的、不直接面對市場的地區分公司,常常在訂單和新産品前嘆息。

  吉化,只能被動等死?

  對物資採購公司業務管理科科長于連勝來説,每週在經營優化分析會上不僅介紹任務完成情況,還要分析研判國際原油市場走勢、大宗商品指數和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變化。

  “十天一個定價週期,預測到原油要漲價,我們就多買一些,反之就少買進些。通過打時間差、價格差,首季度採購各類生産資料節省6022.2萬元,完成全年降採任務的三分之一以上。”于連勝説。

  在吉化,由計劃平衡會、生産經營運作分析會、經濟活動分析會、業績考核會環環緊扣形成的“四會”閉環,定期召開,時刻調控著這艘航輪前行的方向,謀劃企業科學發展。

  煉油廠內部管理考核系統,除去生産技術指標和員工考勤相關情況,班組水電氣消耗管理等數據也一應俱全。職工下班後即可查出自己當日勞動所得,月底根據産量、汽柴油收率、能物耗等數據排名領取獎金,金額相差最多近千元。

  過去,吉化職工收入與企業效益只掛鉤10%,2014年開始的薪酬改革,將掛鉤度提升至70%,薪酬分配整體向核心業務、生産一線和關鍵崗位傾斜,工廠效益與員工收入緊密相連。

  2013年到2015年創效的51億元中,精細管理23.8億元。“摳”出來的這部分真金白銀,逐漸累積成熠熠生輝的“金山銀山”。

  “沒有新産品,就沒有生存權利”

  吉化煉油裝置産能是千萬噸,員工卻比新建千萬噸煉廠多一倍。“我們只能不斷進行研發和技術改造,讓更多新産品佔領市場高地。”孫樹禎説。

  繼2013年用178天完成耗資22億元的柴油品質升級項目,吉化煉油廠今年又開始國五汽油升級改造,高附加值低凝點柴油和97號汽油成為企業翻身的重要支撐。

  立志要做“中國最好ABS”的合成樹脂廠前不久對車間進行了重組,按照工藝流程模組組成,生産線實現人力資源共用。

  “原來每條生産線要600人,現在三條線用1070人,給職工騰出許多倒班、休息和培訓時間。”廠長孟凡忠説。吉化為求生存開發出的ABS産品,曾因色差問題被一些知名廠商中斷合同。廠裏組織的科研攻關團隊面對LG、臺化等廠家産品搜尋差距,全力攻關,終於繼格力後又與美的、海爾、格蘭仕等國産頂級家電品牌簽約,成為國內白色家電市場的重要集採供應商,産品供不應求。

  在吉化,創新是企業發展永遠追尋的目標。近年來連續開展的十大裝置升級技改增效、十大科研攻關、十大牌號新産品開發項目,使産品格局全新。今年一季度,ABS、苯乙烯、航煤油等重點創效産品産量創歷史新高,主要産品邊際利潤總額達22億元,617項指標創出或保持歷史最高水準。

  “要做永不褪色的旗幟”

  和普通職工一樣打卡簽到、著工裝、吃盒飯,堅守在一線,吉化各級領導層層簽訂責任狀,繳納項目抵押金,把個人與公司的生死存亡牢牢地捆綁在一起,硬仗衝在前,利益退在後。

  “國有企業是共和國的脊梁”,記者在吉化採訪時,對這一句話理解很深:連續10餘年的虧損,納稅額由2012年的80億元增長到去年的112億元,即使在虧損最多的年月,納稅額也高於虧損額。醫院、學校、物業管理;供暖、供氣、供水、供電,一直是企業的負擔。近年來,地方政府支援,供水、供電、燃氣業務已經逐漸剝離,這為吉化輕裝上陣提供了巨大的支援,企業管社會正漸行漸遠。

  在上一輪國企改革中,吉化曾一度將13萬職工壓縮至3萬人,但每年仍要額外支付八九億元。吉化工會常務副主席祝賀説,公司的原則是不讓一個曾為企業作出貢獻的人因為困難而家人看不起病,子女上不起學,自己吃不上飯。

  作為新中國建立的第一家化工企業,吉化創造的“背山精神”“麻袋毛精神”“矛盾樂精神”和“登天精神”等曾與大慶精神一道,成為全國工業戰線學習的榜樣。如今,吉化在搏擊市場扭虧增盈中迸發出的奮勇進取,敢於擔當,既是自身和社會一筆財富,也昭示著國企作為國家經濟脊梁,其強大的生命力和社會責任感曆盡鉛華永不褪色。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