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市場成澳食品出口“寶地”

  • 發佈時間:2016-04-19 22:30:36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榮鬱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澳自貿協定的正式生效進一步促進了兩國間的貿易往來和投資合作,關稅減免讓兩國民眾享受到了更多實惠。越來越多的澳大利亞食品企業看到了中國蘊藏的巨大商機,紛紛加快進軍中國市場的步伐。

  日前,澳大利亞前貿易和投資部長、現任貿易特使安德魯·羅伯率領1000多名澳政府官員、行業代表和企業高層,組成史上最大規模的商務代表團,開啟了“2016澳大利亞周·中國”活動。活動覆蓋農業與高端食品飲料産業等八大領域,代表團造訪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12個中國城市,舉行了多場交流活動。

  安德魯·羅伯在訪華期間表示,中澳已經在農業領域建立了諸多合作,這次活動以後將在中澳合作夥伴關係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尋求雙邊投資、培訓和研發等方面的新機遇。

  看好中國市場

  中國市場日益成為澳大利亞食品行業的“寶地”。

  著名保健品生産商澳佳寶(Blackmores)公司首席執行官克裏斯汀·霍爾蓋特表示,該公司看好中國市場的消費潛力。另一家澳大利亞奶粉生産商貝拉米也同樣看好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並於2015年4月開設了中文網站。此外,澳大利亞生鮮産品近年來在中國市場的銷售狀況也越來越好。

  澳大利亞食品之所以受到中國消費者歡迎有多種原因。在雪梨大學商學院教授漢斯·杭智科看來,澳大利亞食品安全檢測體系非常嚴格,也較為完善,能夠保障絕大部分食品的安全性和高品質。從事國際商業與亞洲事務研究的澳大利亞昆士蘭格裏菲斯大學教授馬克林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伴隨著國內經濟的繁榮,中國的年輕人越來越喜歡新鮮事物,他們的飲食習慣在悄然發生著變化,這也會導致他們對國外農産品需求的提高。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向健軍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澳大利亞食品受中國消費者歡迎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中國食品安全問題頻發,澳大利亞的食品安全相關法律法規執行非常嚴格,使其食品具有優質、綠色的優勢,令中國消費者對澳産品更有信心;二是澳大利亞物種豐富,有許多特色食品,能滿足中國消費者對多樣化、差異化的需求。“中國經濟發展正從投資驅動向消費驅動轉型,在新常態下,中國經濟增長更穩健,城市化進程穩步展開,民眾的消費需求更豐富,而這為澳大利亞出口提供了更多的機遇。”馬克林説。

  未來合作空間更大

  中國作為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和投資合作夥伴,2014年~2015年雙邊貿易額超過1386億澳元(約6972億元人民幣)。澳大利亞農業資源經濟科學局預估,到2050年中國在優質農産品方面的需求將佔全球需求增長的近一半。

  除了傳統的牛肉和羊肉,擅長種植和畜牧的澳大利亞還有什麼好東西可以出口到中國呢?

  安德魯·羅伯表示,海産品也是澳大利亞的拳頭産品。2014年~2015年,澳大利亞出口中國最多的優質海産品主要包括鮑魚和龍蝦,出口額分別達到1200萬澳元(約6037萬元人民幣)和100萬澳元(約503萬元人民幣)。澳優質農産品還有穀物,包括小麥、大麥和高粱。中國正逐漸成為澳大利亞穀物的主要出口市場,2014~2015年出口值達18.3億澳元(約90.5億元人民幣)。

  澳大利亞食品之所以能大踏步進入中國,與兩國自貿協定在去年底生效密不可分。安德魯·羅伯認為,自貿協定生效以來已取得可觀的成效,澳大利亞牛羊肉、海鮮、葡萄酒等産品不斷出口至中國各大城市,自貿協定對澳經濟和澳中雙邊關係發展的積極作用顯而易見。

  向健軍預計,隨著中澳自貿協定的推進實施,不僅乳製品、保健食品、牛羊肉等食品種類的貿易規模會擴大,中澳在其他食品種類方面也將有更大的合作空間,比如休閒食品,尤其是堅果類食品;有機農産品、動植物油等品類也會隨著中國對澳農業直接投資的增加而不斷擴大合作規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