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怎樣講好創新故事

  • 發佈時間:2016-04-18 02:31:26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創新的故事要想講得更好,需要各個創新主體轉換思路,做出新的部署。要講好國企創新故事、創新人才故事、長遠創新故事,加強國家的頂層設計,構建一體的創新網路,由單一領域創新,轉變為跨領域跨行業的協同創新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和“十三五”規劃綱要均提出,將創新戰略作為引領經濟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的故事要想講得更好,需要各個創新主體轉換思路,做出新的部署。在日前召開的企業創新發展戰略研討會上,多年從事創新研究的專家學者以及身處一線的企業家代表,以問題為導向,以創新方法為主題,提出了具體建議和意見。

  首先,要講好國企創新故事。

  “國企創新能力與民企相比差距不小。”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開場就拋出了問題。講好創新故事不能缺了國企的作用。專家建議,提升國企創新能力當務之急是要做好與民營企業在研發創新上的合作。國企應主動與民企聯合,優化配置資源。“對類似于壟斷的企業,要拿走它一部分資源,改變壟斷的性質,這需要從體制改革上下大功夫。”鄭新立説。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壽生表示,國企的精力不能全部放在模倣創新、整合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上,還要加大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力度,提升企業的原始創新、基礎創新能力。

  其次,要講好創新人才故事。

  “我國研發人員總數居世界前列。但領軍人物、尖子人才奇缺,世界級大師更是缺乏。世界一流的科學家在我國僅有100多人,有潛力的青年人才流失嚴重。”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校長杜善義也擺出了問題。

  杜善義在大學工作多年,他建議教育體系要轉換思路培養創新人才。“本科生應獲取更多知識,研究生要能解決一些問題,博士要能發現新的問題。”杜善義説。

  中智科技評價研究中心理事長兼主任李閩榕表示,要給創新人才符合自身價值的薪酬回報,甚至還要更高一些。他建議企業探索“按創新成果、創新效益提成分配”或者“按技術成果加股權、期權分配”等方式進行人才激勵。

  青島軟控集團董事長袁仲雪以自己承擔的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例,倡導從國家層面解決創新人才缺口的問題。他説,在一些比較鬆散的研究機構裏,有不少技術領軍人物各自為戰,建議國家下力氣進行整合,讓這些研究機構和創新人才集中起來,整合資源做大事。

  再次,要講好長遠創新故事。

  李壽生曾考察過德國贏創公司,感慨頗多。“贏創公司現在已經把5年之內的産品、技術儲備全部完成了,公司的注意力都放在了5年以後的産品和技術創新上。”相比之下,我國企業創新大多缺乏長遠的戰略眼光和長期的技術積累,沒有創新發展的統籌安排。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科研管理部副主任劉旭表示,創新在當前面臨的形勢,第一是國家對創新的重視前所未有,第二是企業對創新的需求前所未有。但兩者如何更好對接是一個新課題。從國家層面看,若要不斷提升國家科技地位和國際話語權,需要國家級的創新體系和創新規劃。

  “永葆創新活力,需要國家的頂層設計,明確政産學研用各自功能定位,構建一體的創新網路。這樣才能由單一領域創新,轉變為跨領域跨行業的協同創新,才能把創新故事講得更久、更好。”李閩榕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