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現有技術實現“突破攝星”計劃是科幻

  • 發佈時間:2016-04-14 01:29:53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日報北京4月13日電 (記者何亮)北京時間4月13日8時8分,英國著名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在新浪微網志上宣佈,他與俄羅斯億萬富豪尤裏·米爾納啟動了“突破攝星”計劃——要研發出一台“奈米飛船”,通過光束把它推動到1/5的光速,在發射後20年左右到達半人馬座阿爾法星,併發送回來在那個星系中發現的行星的圖片。

  這條消息瞬間點燃中國網民的參與熱情,截至記者發稿,已經轉載8萬多次,評論近10萬條,收穫38萬“讚”和200萬粉絲。但是,與網民對霍金教授的狂熱關注形成強烈反差的是,中國科學家對計劃的質疑給網民的熱情潑了“一瓢冷水”。

  “按照目前的技術原理來講,至少在我們有生之年,‘突破攝星’計劃是完全看不到的。”中國航太科工二院研究員楊宇光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突破攝星”計劃提出的方案在工程上不可能實現。楊宇光解釋道:光束推進飛行器的想法是基於光壓的原理。就像太陽照到我們身上會産生熱量一樣,將光照到一個物體上面,物體在不斷獲得能量的同時也會産生壓力,但壓力是微弱的。根據計算,如果將1克的物體加速到光速的20%,需要獲得1.8萬億焦耳的能量,它相當於400噸TNT炸藥的能量。雖然霍金沒有選擇日光而是用超強的鐳射,但是要想推到光速的20%,需要的總能量比一個原子彈爆炸的總能量還要高。這樣強的能量集中到克級品質的探測器上,是現有材料無法抵擋的,而且複雜結構的飛行器也無法承受超高加速度。

  《國際太空》雜誌主編龐之浩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現行的推進技術是“突破攝星”計劃的難題之一。“在地面用鐳射推進一個郵票大小的飛行器前進,當飛行器遠離以後,瞄準都很困難,更不要説準確地持續性光壓推進。雖然,光子火箭很早就已經提出,在理論上‘呼聲’也很高,但是在工程上難以實施,所以至今一直作為一個概念而存在。”龐之浩説。

  除了推進器技術,通訊問題也是一個關鍵。龐之浩介紹説,現在飛行最遠的探測器——旅行者一號飛行了30多年,到達星際空間,所傳回的信號要延遲17個小時。相對於旅行者一號,郵票大小的探測器抵達半人馬座阿爾法星並成功拍攝照片,也需要4年多的時間才能將照片傳回地球,這需要多大的能耗才能傳回信號?能否測控又成了考驗人類科學的一個難點。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