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8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消費者一夜被“偷”7000元流量費 誰來監管?

  • 發佈時間:2016-04-13 18:56: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北京4月13日新媒體專電題:一夜被“偷”7000元流量費 誰來監管?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

  近日,山東青島一消費者手機一夜“偷跑”千元流量費一事見諸媒體,再度引起網民熱議“流量費被盜刷”的話題。記者調查了解到,手機流量被盜刷的原因較多,其中以惡意應用程式夾帶的木馬盜刷流量最倡狂。專家建議,流量監控提醒、用戶改善網路使用習慣等多措並舉,可降低“天價流量費”産生的可能性。

  一夜流量費7000元

  近日,山東青島的一名消費者收到“手機欠費7000多元”的通知。

  “欠下天價流量費”的遲女士告訴記者,3月25日她的手機突然欠費停機,她連續交了兩次話費依然被限制呼叫。隨後她收到一條聯通客服短信:“您的當前話費合計為7164.37元。”遲女士聯繫聯通客服,得知其中有7106.27元為上網費。

  遲女士每個月的話費套餐中流量為1G左右,但因為住的地方上網不方便,她在騰訊視頻手機客戶端上辦理了“視頻流量包月”服務,每個月6G,這6G流量只能在騰訊視頻手機客戶端上使用。“這些流量用完就自動停了,不管是4G、3G和2G就都上不去了,不可能産生上網費。”遲女士説。

  遲女士説,她隨後與聯通客服進行了溝通。聯通認為,可能是手機軟體在後臺“偷”走了流量。對此,遲女士表示,她使用的是蘋果手機,系統封閉,軟體相對安全。“流量最多的就是系統升級,但我的手機已是最新版本,且非WiFi環境下,手機也不會自動下載。”

  “經媒體報道後,聯通撤消了7000多元的欠費,還給我補償了200元話費。”遲女士説,“聯通公司的説法是,升級系統産生漏洞,把限制使用流量的號碼全放開了。但即使放開了,我也不可能使用7000多元的流量。對此,聯通客服説可能是系統漏洞誤産生了多餘的流量費。”

  “這次誤産生的費用比較多,所以我發現了。如果是10元、20元,消費者不在意可能就交了,但這對消費者很不公平。我也建議他們儘早修補這個漏洞。”遲女士説。

  誰“偷”了上網流量?

  遲女士一夜被“盜”7000元流量費一事,讓“誰動了我們的流量”討論被網民熱議。記者調查發現,手機流量“被盜”涉及多方,其中惡意應用程式夾帶的木馬盜刷流量最倡狂。

  用戶在運營商網路上傳或下載內容,就會産生流量數據,運營商通過一套數據流量計算系統得出用戶使用的流量多少,再根據用戶使用的時間、地點、具體套餐等,進行流量的程式鑒定。

  中國移動的工程師汪先生告訴記者,從運營商後臺監控的數據來看,流量盜刷基本多是一些非正常應用導致的。

  他表示,非正常應用導致木馬盜刷流量的可能性極大。一般盜刷流量極其隱蔽,普通用戶很難發現。

  “很多人都片面的認為流量被盜刷是運營商的問題,其實運營商只是管道提供商,提供客戶與內容的連結,其本身與內容無關,有時候難免會覺得成了‘冤大頭’。”汪先生説,運營商從內容方面封堵是不現實的,目前註冊在案的內容提供商很少,也不知道哪些應用是非正常應用,實際在流量單子中,業務代碼基本默認。

  汪先生還表示,客戶的使用不當也是流量狂刷的主要原因。

  有著多年電信工作經驗的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告訴記者,當下消費者使用的WiFi網路可靠性普遍不強,在不關閉移動網路、數據流量的情況下使用,也可能會産生流量費用,尤其在觀看視頻的情況下,流量消耗會非常大。

  “微信、微網志等APP用戶體驗逐步完善,其推送必然會産生流量費用,雖然每一條的流量費用不高,但加起來也是不可小覷的數目。”付亮説。

  從運營商的角度説,4G提速以後網路較之於以前快了很多,肯定會産生比以前多的流量。“以前2G、3G網路沒有4G網路流暢,我們享受到了更快的網速,流量一定會有相對的提高。”業內人士分析道。

  此外,運營商網路出現故障的特殊時期也會造成“跑”流量。運營商偶爾會出現計費單位錯誤、套餐配置失誤、定向力量APN開啟失敗等,用戶的手機端都會不可避免的産生高額流量。

  流量監管路在何方?

  遲女士並不是第一個遭遇”天價流量費”的人。此前,廣州的龍女士“4小時耗23G流量”,某位女士出國旅行後流量費高達1.4萬元。“天價流量費”時有發生,流量監管路在何方?

  記者了解到,目前電信行業三大運營商針對流量超額問題都制定了一些規避手段。運營商可實時採取控制流量費用、分費用閥值等多措並舉,智慧控制流量使用。

  以中國移動為例,部分省份會啟動“雙封頂”措施,當用戶手機流量費用達到500元或者使用流量達到15G時,運營商會自行停用客戶的數據流量。

  汪先生表示,電信主管部門仍需加強對應用市場的監管,加大對盜刷流量的惡意APP打擊力度,整頓無序的APP市場。提倡公眾從安全的應用市場下載APP,“從正規的應用商店下載應用,是避免此類問題的好方法。因為應用商店是進行篩查的。”

  此外,促進APP備案制度也可降低流量被盜刷的風險。“目前,在運營商處備案的內容極少,只有像微信、百度等這些主流內容提供商服務代碼可以識別,以後可考慮到運營商處備案,運營商則有權利將接入的耗費巨大流量內容列為黑名單。”

  付亮則建議,運營商作為渠道商,可在後臺監控客戶的流量使用情況,在流量異常的情況下及時提醒用戶。如可考慮“武力攔截”,用戶流量使用異常的情況,運營商可短信提醒,用戶需給運營商回復短信“是”,才可以繼續使用。

  專家還建議,用戶也要逐漸改善使用數據流量的習慣。如在有WiFi網路的情況下,儘量關閉數據流量,並將手機裏的耗費流量的APP設置為僅在WiFi環境下使用。(參與采寫記者:吳慧珺、張旭東、張玉潔、張墨成)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