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巴黎恐襲主謀阿巴烏德逃難中的“女人劫”

  • 發佈時間:2016-04-11 17:54:00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青箏】阿卜杜勒-哈米德·阿巴烏德,震驚世界的2015年巴黎連環爆炸恐怖襲擊主謀之一,數天后被巴黎警方在圍剿中擊斃。據美國《華盛頓郵報》10日報道,巴黎恐襲發生後,阿巴烏德在表妹的幫助下,找到了藏身之所和食物,卻同時被表妹的穆斯林朋友舉報,暴露了計劃和行蹤。阿巴烏德行動計劃的破滅,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兩個女人的意見相左。

  事情發生在巴黎恐襲後兩天,當時法國已經關閉了邊境,開始大規模搜捕。

  “衝著前面,直著走,好了停下來。” 晚上九點半,正在全世界都在尋找阿巴烏德的時候,有兩個女人正在一個神秘聲音的指示下,靠近著他的藏身之處。“他看到你們了,他會走過來。”

  阿巴烏德從一個草叢中鑽出來,向這兩名女士走去,好像這次會面沒什麼特別之處。2年來,阿巴烏德在敘利亞和歐洲之間不斷往返的能力令西方社會蒙羞。然而,他的計劃中,似乎也從來沒有對把他的家人牽扯到暴行中的擔憂。

  其中一名女士是阿巴烏德的表妹,她撲向了他的懷抱,“哈米德,你還活著!” 根據法國方面的資料,阿巴烏德的表妹哈斯娜?阿布拉森26歲,兒童時期遭遇家庭不幸,有一個虐待狂媽媽並缺乏父愛。而她短暫的成年生活,也被毒品和酒精佔據,與她的伊斯蘭信仰相距甚遠。

  而另一名女士,此前並不知道她們要見的是誰。當她看到阿巴烏德的瞬間,她想起看過的一個視頻。視頻裏,阿巴烏德從卡車裏脫出一具屍體。這名40多歲的女士,出於安全原因不願意公佈自己的身份,在西方媒體的報道中被稱作“表妹的養母”或者“朋友”。

  “2011年至2014年,她與我生活在一起。”這名女士説,“她經常離開家兩周,再回來住一個月,然後再離開。她吸毒,通常是可卡因,還喝很多的酒。”但是阿布拉森也有可愛的一面。她經常做家務,對收養她的家庭打心眼裏感激,並給他們帶來許多歡笑。

  2014年,阿布拉森的生活發生了很大變化。她開始與 “敘利亞朋友”頻繁聯繫,併發表宗教極端言論。而阿布拉森和阿巴烏德這對表兄妹似乎還擁有一段羅曼蒂克的感情。阿布拉森曾對朋友説,她期待“有一天可以嫁給阿巴烏德”。

  巴黎恐襲發生後,阿布拉森一直是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她認為那些死難者的傷痛是因為他們“不信教”。直到一天晚上,阿布拉森接到了一個電話,電話中的人告訴她,他的表哥需要一個藏身之地“待一兩天”。阿布拉森立刻興奮了起來,她很高興,“希望這不是一個玩笑,告訴我怎麼做。”

  於是開頭的一幕發生了。她們看到了阿巴烏德。他給了阿布拉森5000歐元,讓她找一個藏身之處,買一些新衣服和新鞋。

  當憤怒終於戰勝恐懼,與阿布拉森一道前來的這名女士開始質問阿巴烏德是否參與了巴黎恐襲,並問他為什麼傷害了這麼多無辜的人。阿巴烏德不以為然,聲稱“伊斯蘭國”(IS)還有很多“聖戰”分子跟他一起來到了歐洲,巴黎恐襲與未來將發生的襲擊相比“不算什麼”。

  回家後,這名女士試圖把阿布拉森灌醉,然後去報警。計劃並沒有成功,而家裏人都因為受到了阿巴烏德的威脅而不敢報警。直到第二天,阿布拉森出門後,這名女士報了警,法國反恐機構3小時後聯繫了她。

  法國警方在隨後的24小時沒有採取逮捕行動,而是在悄悄地進行部署。警察監控了阿布拉森的手機,發現她在“積極地為阿巴烏德和他的同夥尋找藏身之地”,當阿布拉森在聖丹尼斯租到了一間公寓時,裝有竊聽裝備的車輛也部署在了街邊。

  在阿布拉森最後一次離開家時,她告訴這名女士她愛她,“你是我的好媽媽,你會上天堂。”而當這名女士問起阿布拉森,晚上要不要去接她時,本著平日的信任,阿布拉森告訴她了地址。

  隨後,警方對該公寓進行了圍剿,並擊斃了阿巴烏德。圍剿場面“堪比一場戰爭”。起初有消息説,阿布拉森作為人彈自盡,但法國官方後來否認了這個説法。這場圍剿的一個視頻中有一個女性的聲音“我想出去”“我能出去嗎?讓我出去!”有文件稱,阿布拉森的死因是因為“機械性窒息”,意思是她因為公寓內部的爆炸坍塌而亡。

  很多公眾或許還不知道,阿巴烏德落網最關鍵的資訊來自一個穆斯林。“世界需要知道我就是一個穆斯林。”這名女士稱,“人們需要知道阿巴烏德那些人的所作所為不是伊斯蘭教所倡導的。這對我很重要。”

  《華盛頓郵報》稱,這兩個女人間的關係,從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歐洲穆斯林社會在對宗教的理解、對祖國的忠誠度,以及對潛藏著的“伊斯蘭國”吸引力這些問題上越來越緊張的現狀。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