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你的心情由微生物做主?

  • 發佈時間:2016-04-11 01:30:35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頓美餐之後,人的世界觀有時都會改變。這話雖是戲言,但從腸道菌的角度看,確實有一定道理。近來研究發現,腸道微生物能顯著影響人類的腦活動和心情,如此一來……

  去年10月在美國芝加哥舉行的神經科學協會年會上,愛爾蘭科克大學學院神經學家約翰·克萊恩和他的同事報告,他們讓22個人服用一種含有長雙歧桿菌的膠囊,連續4周後詢問他們的狀況。志願者們表示,覺得日常的壓力感減輕了,記憶也更敏銳了。在面對壓力時,他們皮質醇(與壓力相關的激素)水準更低。雖然大腦是否真能從中獲益還比較微妙,但這些結果受到了廣泛關注。

  動物和人體實驗均有結論

  最近研究發現,寄居於腸道的細菌能改變腦的工作方式。通過無菌鼠(在無菌環境中出生和培養的小鼠)實驗發現,這些小鼠的紋狀體、海馬體、杏仁核和下丘腦等關鍵腦區和正常小鼠有所不同,表現出各種奇怪行為,如反社會傾向、記憶問題、魯莽輕率等。此外,果蠅體內的微生物還能影響它們選擇配偶;刺蜂的微生物會影響它們繁殖,防止不同物種融合。這些實驗表明,微生物可能以複雜而廣泛的方式影響著動物行為。

  在另一些實驗中,研究人員通過移植腸道菌群,能使一些焦慮不安的小鼠變得大膽,讓羞怯的小鼠變得喜歡與其他鼠交往,移植了抑鬱症患者體內細菌的小鼠也會表現出抑鬱的症狀。

  還有一些對人類的小型研究表明,服用特殊細菌會改變腦活動,緩解焦慮。雖然這些研究還處在初級階段,但實驗結果也表明,腸道內合適的微生物會讓人情緒開朗,甚至還能對抗有害的精神障礙,如焦慮、抑鬱等;反過來,不合適的微生物會導致陰暗情緒。

  腸道菌能産生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也是腦細胞用來互相通訊的資訊素,從這一角度看,實驗結果有一定的合理性。這些研究提出了一個對精神健康有重要影響的問題:我們能通過調理體內微生物的方式來治療心理疾病,減輕精神痛苦嗎?

  腸道菌關聯腦通訊

  從化學方面説,腸道菌和大腦確實用同一種“語言”。許多細菌能産生腦內用於傳遞資訊的神經遞質。如芽孢桿菌(Bacillus)能産生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雙歧桿菌能産生γ-胺基丁酸(GABA),腸球菌能産生5-羥色胺,埃希氏菌屬能産生去甲腎上腺素、5-羥色胺,乳酸菌能産生乙酰膽鹼、GABA,鏈球菌能産生5-羥色胺等。克萊恩説,腸道菌是“生産多種神經活性物質的小工廠”。

  人體被淹沒在細菌之中。據最近一項研究估計,人體細胞和人體中細菌細胞的數量差不多。這些細菌是怎樣把資訊傳給大腦的還不清楚,不過科學家已經發現了一些可能的聯絡通道。

  腸道和腦之間的信號可以沿迷走神經傳遞,迷走神經是連接二者的高速路。2011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切斷小鼠的這一神經,細菌就不再影響它們的行為。此外,還可以由5-羥色胺等神經遞質攜帶,或經免疫系統分子傳遞。

  這種可能性給“自由意志”帶來了麻煩。這聽起來好像在説,我們的心情是由“細菌主子”控制的。

  微生物與人是個共生體

  微生物在我們變成人之前就存在,和我們一起進化,彼此適應,就像一對互相纏繞的連枝樹,成為一個基本和諧的生態系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胃腸病學家克斯登·蒂裏斯奇説:“我們身體的微生物,整體上叫做‘微生物組’(Microbiome),是我們與生俱來的。人們可能會想,它們控制著我們,或我們控制著它們。事實上沒有誰是主管,而是身體和微生物組之間在進行著會談。”

  微生物之間在説什麼?怎麼才能改變它們談話的方式以促進精神健康?要弄明白這些問題並不容易,人們還只是初學者。沒人知道一個健康的微生物群由哪些成分組成,而且這些成分還可能是因人而異的,簡單地把某些微生物植入腸道,它們還不一定能留下來。

  但我們的行為也能影響微生物組。一個最簡單的方法是食物:吃益生菌、酸奶或酸乳酒,選擇含有益生菌的飲食,如纖維食物、大蒜、洋蔥、蘆筍等。通過簡單的方法培養微生物組,反過來增進健康。

  蒂裏斯奇説,如果某人服用了一段時間抗生素,或感染某種細菌,甚至只是改變了飲食習慣,人們會發現他的情緒有了很大變化。反過來,良好的飲食帶來健康的身體。近年來,人們對細菌的態度大大轉變,從厭惡恐懼到把它們當成了健康衛士。從倉儲貨架的銷售情況來看,幫助培養我們的微生物群落已成為一大産業。

  美國范德比爾特大學進化生物學家塞斯·波登斯戴恩和同事在去年的《公共科學圖書館·生物》上發表論文,提出“我”的定義應該擴大,把微生物加入進來。“我”包括體內和體表的微生物,是個不同成分的大組合,可以叫做“共生生物體”。給這個複雜的多團體聯盟一個名字,有助於改變科學家對人這一高等動物的看法,進而導向更深入的認知。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