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以電代柴,保康茶鄉不再煙熏火燎

  • 發佈時間:2016-04-07 16:29:37  來源:湖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湖北日報訊 記者 李玉麟 通訊員 陳泉霖 崔道斌

  春暖花開,綠茶飄香。

  清明臨近,素有“保康茶鄉”之稱的店埡鎮迎來“明前茶”採摘高峰。眼下,店埡各地茶農正搶抓晴好天氣,忙採明前茶供應市場。“茶香四溢,煙熏火燎”,這是以前店埡鎮在茶葉生産高峰時期經常出現的情景。今年,隨著保康縣供電公司大力推行“能源替代、以電代燃”工作,這樣的情景將逐步在茶鄉消失。

  煙熏火燎降低茶葉品質

  保康擁有茶園14.2萬畝,茶葉年産值近5億元,是當地農民致富主要産業。

  長期以來,茶場都採用當地特有的木柴做燃料,進行殺青、烘乾加工。正常情況下,年消耗量達20多萬斤。這樣不僅破壞生態環境,污染空氣,且煙熏火燎影響茶葉品質,降低效益。

  神農茶場是店埡鎮眾多茶葉加工企業中較大的一家,擁有有機茶基地1200畝,年産量50噸,年銷售收入500多萬元。

  今春,該場場長安世明和店埡鎮幾個茶企老闆一起前往四川考察,看到別的茶葉加工廠都改用電能加工茶葉後,觸動很大。考察歸來,安世明主動向店埡鎮黨委、政府彙報,並與供電所溝通,決定摒棄傳統燒木柴炒茶的陋俗,推廣“以電代柴”能源替代工程。

  茶場徹底告別“柴煤時代”

  接到安世明的申請後,店埡供電所立即向縣供電公司呈報並獲批。3月21日,店埡供電所組織員工到神農茶場進行現場勘察設計,經測算,該茶場需增加一台250千伏安的專用變壓器,加上專用線路,總費用21.6萬元。

  為服務企業做大做強,縣供電公司決定給予20%的費用優惠,僅此一項安世明就節約了4萬多元。“為什麼要改成用電呢?一是減少了對森林的破壞,保護了生態環境。二是用電後沒有黑煙,也沒有煤灰,提高了茶葉品質,也有了比較好的效益。”安世明説。

  在電力公司幫助下,神農茶場投資50多萬元,購買空氣壓縮機、茶葉揉捻機、烘乾機等茶葉加工設備,更新生産、加工為一體的新型現代化標準化廠房,從茶葉殺青、揉捻到毛茶,全部使用電能。至此,該茶場徹底告別“柴煤時代”。

  目前,店埡鎮正在實施設備更新改造的茶企有5家。

  保康縣供電公司總經理朱偉表示,今年公司將結合農網升級改造工程,優先安排資金改造産茶集中地村莊的配電臺區,提高供電可靠性。同時指導茶企改進生産模式,引進電制茶設備,提高電能替代率,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雙贏。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