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春耕時節農民對金融支農有五盼

  • 發佈時間:2016-04-07 03:29:47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編輯同志:

  眼下正是春耕時節,筆者在山西省長治市部分縣區走村入戶調查發現,農民春耕備耕的積極性高,對農村金融服務的需求較為旺盛。歸納起來,農民朋友對春耕備耕金融支農的需求主要有以下期盼:

  一盼信貸資金早下鄉。希望金融部門能對春耕貸款早安排,在貸款規模和方式、營業時間等方面打破常規,解決春耕生産資金難題,不誤農時。

  二盼貸款期限適應農業生産週期。目前農業春耕貸款基本都是春放秋收,不能適應生態農業、設施農業等的生産需要,不少農民因為農産品沒有到出售期甚至糧食還沒打完和售出,貸款就到期了,特別是去年秋天許多農民玉米囤積嚴重,為還貸款有的農民甚至要向別人高利借款還貸。為此,農民普遍希望農業貸款週期能更長一點,減輕農民不應有的負擔。

  三盼簡化小額信貸手續。小額信貸是金融支農的“黃金品牌”,然而要“吃到”這道菜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評級、授信、辦證和審批手續繁瑣,時間偏長。農民希望適當減化手續,憑信用證,多放些小額信用貸款,讓農民隨到隨辦,少跑冤枉路。同時希望金融機構能結合鎮、村發展情況和農戶信用實際,讓守信用的農民得到更多實惠,合理減輕農民負擔。

  四盼保險政策早落實。當前,農村保險業務基本是“空白區”,農業作為市場、自然雙重風險的弱勢産業,應儘快通過建立農業保險制度為農民解決風險問題。但現在農村農業的保險業務基本沒有展開,農民無法依靠商業保險來分散風險,盼望農業保險等金融“惠農”政策儘快落到實處,為農戶、為農業生産繫上“安全帶”。

  五盼推出適合農民不同“口味”的“金融大餐”。農村金融機構應根據不同的客戶群體,推出適合不同“口味”的“金融大餐”,同時還應結合客戶的特點,按照不同的客戶群體,有針對性地做好金融産品業務推介宣傳,另外還要做好産品業務宣傳後的行銷服務工作,讓客戶知道怎麼辦、怎麼用這些産品。産品不但要“看著美觀”,而且還要“吃著對口”,讓農民想用能用會用,用了還想用。

  在走訪中,許多農民希望金融機構能著力改善農村金融支付環境,在向農戶送資金、送服務的同時,多推介、普及一些新的金融服務産品,經常到農村宣傳金融知識,幫助他們儘快學會使用匯票、支票、電話轉賬等結算工具,享受到現代支付的便利。山西省壺關縣樹掌中心校秦風明秦寧投稿郵箱:nmrbncb2014@163.com電話:010-84395112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