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堵稅制漏洞 迎健康發展
- 發佈時間:2016-03-28 22:30:30 來源:國際商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業內專家指出,跨境電商稅收新政最大的變化在於,一是把原來按照郵遞物品徵收改為按照貨物徵收;二是厘清跨境電商與一般貿易方式的關係,把跨境電商作為一個正常的産業來發展。新政出臺後,跨境電商低門檻時代將徹底終結,跨境進口電商將進入規範化、規模化、公平化的高速發展軌道。
歷時半年多,傳聞中的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稅收新政終於塵埃落定。3月24日,財政部會同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發佈通知,自2016年4月8日起,我國對跨境電子商務零售(企業對消費者,即B2C)進口商品將不再按郵遞物品徵收行郵稅,而是按貨物徵收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
對於新政實施的影響,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的業內專家指出,新政明確了跨境電商的貿易屬性,有利於減少灰色地帶的盈利空間,建立長效的稅收機制,在規範化的同時提升跨境電商可持續健康發展的能力,為行業創造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在價格優勢消失的情況下,行業洗牌在所難免。
促進+規範有利於行業健康發展
據了解,目前,個人自用、合理數量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在實際操作中按照郵遞物品徵收行郵稅,同時適用於50元的免征稅額。這使得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總體稅負水準低於國內銷售的同類一般貿易進口貨物和國産貨物的稅負,同時“鑽空子”進行稅收套利的現象也日趨增多,形成了不公平競爭。此次新政調整為按貨物徵收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同時取消了50元的免征額。
“新政最大的變化在於,一是把原來按照物品徵收改為按照貨物徵收;二是厘清跨境電商與一般貿易方式的關係,把跨境電商作為一個正常的産業來發展。”商務部研究院電子商務研究室副主任張莉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張莉認為,稅收政策調整最終的目的是建立一個長效的稅收機制,提升跨境電商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同時也為其與一般貿易方式創造一個健康和公平競爭的環境。
億邦動力研究院分析師李慧龍也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本次稅收新政再次明確了跨境電子商務的貿易屬性,結束了用行郵稅制代替徵收跨境電商稅收的歷史,今後的政策引導也將趨於市場化。“在過去的政策下,部分企業想方設法拆單利用免稅額避稅,以降低售價來爭奪市場,陷入只注重短期效益的不良競爭中。”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認為,新政有利於維護全國稅收政策,規範跨境進口電商行業發展。同時也有利於維護傳統進口貿易、商品流通渠道的合法利益,減少因政策不到位引起的對當下實體零售業的衝擊。
價格優勢不再行業洗牌在所難免
據商務部統計,目前中國各類跨境平臺企業已超過5000家。有分析人士指出,新政對中小進口電商影響很大,隨著價格優勢不在,將致使90%的中小跨境進口電商退出市場。
談及跨境電商稅收新政對行業的影響,李慧龍告訴記者,本次新政的調整主要集中在稅收上,其中母嬰、食品、保健品等品類稅負會有所增加,這會降低跨境電商在某些品類上的競爭優勢,不排除有商家利用保持低價的方式引發新一輪競爭淘汰的可能。
京東全球購總經理邱煌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稅收新政結束了低門檻跨境電商時代,高紅利期即將結束,跨境電商行業或將迎來新一輪洗牌;尤其是免征紅利消失,稅費增加擠壓了毛利空間,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部分商品客單價。對於垂直類目的跨境電商(尤其是以此次稅改影響較大的類目為主),可能在中長期經營上會出現一定困難。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路零售部主任莫岱青也指出,稅改後國內跨境電商要經過一個整合期。新政出臺後,跨境電商低門檻時期將徹底過去,跨境進口電商將進入規範化、規模化、公平化的高速發展軌道。
不過,由於調整後稅率暫按法定應納稅額的70%徵收,相比一般貿易仍具有價格優勢,對一些跨境電商利好明顯。邱煌表示,此次稅制改革從操作層面大大降低了企業的系統成本和運營成本,政策的穩定性為業務的穩步發展提供了保障。從長遠發展來看,跨境電商稅制改革對於跨境業務來説是利好。為適應此次稅收新政,京東全球購將優化各品類的業務架構,擴充優勢品類,對於稅改後優勢不明顯的品類將作適當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