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2015年度中國房地産百強企業榜單發佈 一二線城市業績貢獻率超八成

  • 發佈時間:2016-03-25 12:2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周琳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3月25日訊 (記者 周琳)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清華大學房地産研究所和中國指數研究院日前聯合對外發佈2015年度中國房地産百強企業榜單顯示,僅7家中央企業上榜。

  2010年以來,數十家央企退出房地産、僅批准16家央企保留地産業務。6年後的今天,涉足房地産的中央企業,正在呈現“數量少但實力強、業務精”的發展勢頭。在公佈的中國房地産百強企業榜單顯示,僅7家中央企業入圍百強,分別是保利地産、中海地産、華潤置地、中冶置業、招商局、中糧置地、葛洲壩集團。

  儘管入圍數量不多,但此番入圍的地産央企實力了得。以新進入榜的中冶置業為例,作為中冶集團旗下唯一一家以房地産為主業的子公司,中冶置業在全國投資開發面積達到1000多萬平方米。

  “分析入圍中央企業業務發展情況,不難發現,相比其他房地産企業,涉足地産業務的中央企業呈現更加強調民生保障、科技創新以及站在區域性發展高度進行戰略佈局的特點。”中國指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瑜分析説。

  同樣以中冶置業為例:近幾年來,這家企業圍繞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在企業經營重心上不斷做“加減法”,一方面積極退出基礎設施等投資領域,另一方面明確提出“3+6”區域佈局戰略,圍繞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經濟圈,深耕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深圳、珠海六個核心城市,集中資源發展一二線城市。

  據悉,隨著三四線城市房地産庫存壓力的逐漸顯現,為數不少的房地産百強企業呈現圍繞市場需求的變化調整城市與産品結構。入榜企業中冶置業有關負責人表示,2015年,中冶置業的土地儲備幾乎都集中在一二線城市的中心城區,全年新增土地儲備121萬平方米,一二線城市項目超過土地儲備總量的80%。

  榜單編制方之一的中國指數研究院發佈研究報告稱,當前市場“二元分化”現象持續加劇,一線和熱點二線城市需求旺盛,呈現量價齊升局面,而部分二線和多數三四線城市市場需求表現乏力。報告顯示,“一二線主流城市仍為百強企業佈局重心,業績貢獻高達82.8%,其中一線城市佔比29.2%,二線城市佔比53.6%。”

  另一方面,諸多百強企業在土地和資源佈局方面,也呈現出更多關注改善性需求的傾向。統計顯示,百強前50企業在一線城市140平方米至200平米及200平米以上的中高端改善型産品銷售額佔比顯著上升,分別達15.9%和28.8%,較上年分別上升1.3個和0.7個百分點,二線城市90-140平米産品銷售額佔比上升4.8個百分點至46.9%。

  “在去庫存的一系列政策催化下,二線城市或將迎來發展良機。百強企業憑藉在二線城市充足的可售貨值和區域深耕背景,將為其短期及中長期增長添油加碼。”中國指數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蔣雲鋒分析説。

  盤點各大上榜企業住宅發展戰略,綠色環保和智慧化正在成為未來住宅的發展方向。在位於北京南四環、由中冶置業打造的名為德賢公館的住宅項目,記者看到,獨立新風系統、PM2.5過濾網已經得到大面積應用;不僅如此,樓內還採用同層排水、太陽能“雲集熱”系統、迴圈中水處理系統、節能遮陽系統等新設備,滿足客戶健康環保的居住需求。

  中冶置業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推動環保、科技、節能等新成果得到全面系統地應用,中冶置業正在加快“科技建築除霾專項課題”研究,與相關研究機構建立技術合作關係,在京津冀地區全面推廣PM2.5新風過濾系統。

  “這樣的案例並不鮮見。通過採用先進技術,提升居住者生活品質,同時增加住宅附加值,為開發商帶來新的利潤空間,這也符合國家住宅發展趨勢。” 蔣雲鋒説,目前逐步進入應用階段的健康科技大致包括置換新風系統、負氧離子系統、生態空調系統、外窗系統、排水系統及新型建材等。

  中國指數研究院的研究顯示,為了保持長期驅動力,不少地産百強企業基於主業溢出優勢,縱向挖掘産業鏈上下游發展潛力,橫向進行細分行業延伸。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