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北京市網貸行業協會發佈産品登記和資訊披露系統

  • 發佈時間:2016-03-24 11:33: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央廣網財經3月24日消息(記者馬文靜)網貸行業發展至今,“自律”與“監管”已經成為行業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3月23日,北京市網貸行業協會召開發佈會,正式發佈“産品登記&資訊披露系統”,以第三方登記形式,為網貸平臺的産品投資交易進行資訊固化,以加強網貸行業自律。

  據了解,該系統“産品登記”一項,旨在通過對網貸平臺的金融産品資訊進行登記,完成産品資訊登記及資金結算流水記錄。登記內容包括協會內平臺的散標産品(個人標/企業標)、理財産品和債權轉讓産品。

  資訊披露的內容則包括公司資訊、産品資訊、經營資訊等,公司資訊的披露包括經營範圍、股東、資質、證照、高管團隊、員工等。經營資訊則包括公司財務情況、業務經營、合作機構、評級、資金託管。

  據該系統負責人介紹,系統自去年開始試運營,目前已有18家平臺接入。在試運營至今的一年中,該系統登記網貸産品46萬個,散標34萬個,理財産品2萬個,債權轉讓産品9萬個,交易流水404萬條,借款人資訊11萬人次,投資人資訊102萬人次。累計交易額度1161億,産品的年利率範圍為7.5%-15%。

  對於數據真實性問題,北京市網貸行業協會秘書長郭大剛表示,該系統數據不是通過抓取獲得,而是平臺自己上傳的源數據。數據上傳固化後,將來可以作為司法證據。因而,一旦有人舉報,行業協會將徹查被舉報平臺的單條數據及所有數據,達到刑偵或檢察院要求時,就會被立案,平臺造假的難度和代價非常大。

  郭大剛還表示,北京市網貸行業協會對外發佈的數據並非原始數據,而是經過處理後公開的,對於達到特定條件的數據,協會將上報給監管層,“每個月收集到的數據和機構運營的情況形成報告給法務辦、網信辦、金融局”。

  宜信公司副總裁劉大偉表示,“我們發現行業最主要的風險並不是信用風險,而是欺詐風險和多重負債的事情。很多欺詐都是來自於外部,多重負債更是來自於外部,還有可能是來自於同行的。”他認為,北京網貸行業協會的産品登記、資訊披露、資金存管三項原則,將成為網貸行業正本清源,去除假金融、偽金融的核心手段。

  據了解,北京市網貸行業協會成立於2014年12月底,是由網貸機構以及相關行業機構自願聯合發起成立的行業協會,是非營利性的民間行業自律組織,致力於加強網貸行業交流和提供行業服務。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