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聚焦2016中國發展高層論壇 中外大咖解讀中國經濟

  • 發佈時間:2016-03-21 16:4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21日訊 (記者 康博) 為期三天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6年會”進入尾聲,本屆論壇以“新五年規劃時期的中國”為主題,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重點問題。然而,各位代表和參與者深入坦誠積極的討論,讓本屆論壇內容充實、成果豐碩,一些有代表性的閃光觀點和思想更是值得回味。 >>>點擊進入直播專題

  比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女士在她的演講當中提到,中國需要實行三項政策:開放、縮小、擴大。她概括的非常精闢,這三個詞分別用英文的第一個字母組合起來就是“ONE”。

  拉加德説,開放,就是需要中國經濟更加市場化和進一步密切與全球經濟的聯繫。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是中國承諾進一步與世界接軌的一個明證;縮小,就是縮小貧富差距、城鄉差距和更加注重綠色發展,這將確保持久和廣泛共用的繁榮;擴大,就是需要創新和企業家精神,擴大研發投入並提升價值鏈,這將帶來新的經濟增長源。她評價,中國新的五年規劃囊括了這些主要因素,ONE原則的實施將有利於中國實現更優質、更具包容性和更可持續的增長,從而實現“中國夢”。

  還有哥倫比亞大學薩克斯教授,他講到可持續發展的時候指出,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是克服單邊片面的發展,其三大支柱是:經濟發展、縮小不平等、環境可持續。而英國社會科學院院長、倫敦經濟學院教授尼古拉斯·斯特恩,也説到:“在未來發展過程當中,中國應當將全球減排目標、推進城鎮化和減少環境污染的目標綜合考慮”。

  橋水基金的創始人、CEO雷·達裏奧先生在論壇演講中提到的:“生産力的提升是對生活水準最具有決定性的因素”的觀點受到與會者的關注。他認為,“我們的生産效率馬上就要復蘇了,因為有一些顛覆性的技術,比如説像AI、大數據和超級計算等。”

  “而對於市場的生産率還主要取決於舉債,比方説舉債越多就可以花越多的錢,但是這個錢是必須要還的,所以我們看到債市的週期往往是和生産率的提升一致的。”雷·達裏奧説,“如果有人能夠最有效的借債並使用這些錢,他們就可以促進經濟的發展。”

  北京大學教授周其仁先生提到的“把體製成本降低是應對經濟轉型關鍵所在”的觀點讓人深思。在他看來,中國經濟在過去的數十年中取得了快速的發展,很大的一個因素在於通過改革降低了體製成本,但目前體製成本從快速降低後再次回升。

  周其仁將體製成本分為三類。一是法定成本,比如繳稅、社保。“降稅必須立法機關來推動,降稅就必須降低政府開支。”二是市場主體對潛在機會做出反應的成本。以醫療服務行業為例,要動員更多醫療服務資源增加供給,不是僅僅增加醫院就夠了,還要採取扎紮實實的措施,讓人們願意學醫、願意從醫、願意增加醫療服務。三是企業獲取關鍵要素的成本。以房地産行業為例,“僅僅用貨幣政策去調房價是不夠的,光有購買力而沒有土地撥過來,就會發生尷尬的局面。”

  周其仁認為,儘管經濟增速下行中很多市場成本都在下降,但體製成本如果不降的話,或許“很多企業沒有等到市場成本降到它能夠支撐下去的水準,就撐不住了”。

  對作為世界性創新公司的代表,facebook公司CEO馬克·扎克伯格先生提到:“創新的本質是從5—10年的時間跨度內來解決問題,而不只是解決當前的問題,1—2年內的問題靠産品就可以解決。”這也映對了耶魯大學校長蘇必德先生提到的:“創新不僅要顛覆舊秩序,更要創造性的建設”的觀點。

  蘇必德指出,人文教育就是注重通過“即興發揮、創新、合成以及團隊合作”,鼓勵學生發現新問題,並通過團隊合作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可以説,人文教育能夠打造更好的企業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